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279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1 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马克思一、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1建立政党:1846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2参加斗争:1848年春回国参加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发表共产党宣言。3领导第一国际:1864年“国际工人学会成立”,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4支持巴黎公社革命:撰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公社的经验教训,回击对公社造谣诽谤。二、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理论成就:主编德法年鉴批判唯心主义、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1)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成就:资本论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问世: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1卷;恩格斯花费十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内容核心: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3科学社会主义(1)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三、马克思的优秀品质1不断自我否定和超越:通过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2坚持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史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探究根据史料一归纳马克思的贡献。提示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史料二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探究史料二中恩格斯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对此如何理解?提示马克思受到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提示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概括马克思的主要贡献1理论贡献(1)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晚年的马克思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部不朽的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2革命实践(1)1846年初与恩格斯一起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一起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2)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和恩格斯一起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3)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右图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A创建“第一国际”B创办新莱茵报C创立马克思主义 D研究垄断组织的出现解析:选D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不是马克思研究的范畴。2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是在()A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期间 B法国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C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 D伦敦定居期间解析:选B在波恩和柏林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主要被黑格尔的哲学所吸引,在1841年获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中就成功地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发表一些文章,这时期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国电视二台曾经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纪录片中称,“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材料二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这一观点。(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伟大人物”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马克思成为“伟大人物”主要得益于哪些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论证历史观点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该从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作答,尤其应结合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需要”“创造”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进行概括:主观因素是马克思的深入研究和大胆创新;客观因素包括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无产阶级斗争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答案:(1)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当代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具有强大生命力。(2)理解: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弊端日益暴露。无产阶级的斗争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19世纪以来人们在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取得了优秀成果。马克思勤奋学习、研究和大胆的理论创新。2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内容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成立布尔什维克党(多数派政党)。(2)意义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标志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2理论指导(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背景:俄参加一战,经济恶化,矛盾激化,反战反沙皇运动不断。内容: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意义: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内容: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意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革命问题;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依据。(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3实践指导: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巩固新生政权(1)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2)政治: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首都设在莫斯科。(3)经济: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2)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实行贸易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等。(3)作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3实行新经济政策(1)原因: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内容: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3)特点: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4)影响: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1)现代化:1920年,提出著名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公式: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全国电气化。(2)民族关系: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3)政权政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名师点拨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列宁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发展了一国胜利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史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全集探究史料一中列宁所说的“同下层脱离的”和“实行退却”的经济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史料二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探究史料二中列宁提出的经济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实施这一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提示着眼点: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成果,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功经验: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要有机结合。史料三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探究史料三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上述材料体现了列宁怎样的精神?提示依据:建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或巩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列宁的贡献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列宁的贡献(1)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2)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3)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4)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在政治上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少数或者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2)在经济上研究了帝国主义特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探索了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里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1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解析:选B通过对材料分析可知,文中的“一堵墙”指的是沙皇专制统治,1917年二月革命最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2列宁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选A“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反映了新经济政策中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正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列宁提出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解析:本题通过史料来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背景和决策的认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中“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可结合十月革命的结果来解答。答案:(1)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面临着一战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列宁提出的“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但实质是列宁根据临时政府只要继续参加一战,就会激起人民群众反对而提出的正确主张。(3)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们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实践证明了列宁的主张是合理的。3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1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1)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920年成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2)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19211927年(模仿俄国道路):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参加大革命;建立湖南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主张;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1931年(开创革命新道路):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领导秋收起义(1927.9);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革命胜利的奠定思想基础。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主义斗争,重庆谈判,与国民党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2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贡献(1)成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巩固政权:继续追歼反动势力,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引导人民进行工农业发展。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三大改造(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经济上,1956年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政治上,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错误: 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毛泽东的革命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求实品质1开创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创立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3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史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 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实力。井冈山的斗争探究史料一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依据材料指出其存在的可能性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提示工农武装割据。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史料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探究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于什么时期,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提示时期: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史料三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究史料三中“第二次结合”具体指什么?探索初期毛泽东有哪些著名论著?提示具体指: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论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面评价毛泽东1功绩(1)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初期的建设中,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对国际局势的正确分析和把握,使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2过失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路,犯了“左”倾错误,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发动“文化大革命”。但这些错误终究是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3总结: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解析:选A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国共两党能共同合作,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A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B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的中国的阶级斗争问题C如何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以防止个人崇拜不断滋长的问题D如何处理市场、计划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解析:选AD项是邓的功绩,首先予以排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中国共产党没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问题,个人崇拜盛行,以致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B、C两项的叙述不确切。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下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材料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材料三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1)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图片和材料一回答;第二小问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角度回答。第(2)问,首先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词句,然后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答案:(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围剿。(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发动群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4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一、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平反冤假错案。(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维护了毛泽东思想。(4)恢复高考制度:从1977年起恢复统一考试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三条路线”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3南方谈话,影响深远(1)内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计划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2)影响:南方谈话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2)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三、邓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1理论贡献:邓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2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史料一观察下列四幅图片: 探究请根据这四幅图片的线索总结邓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提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邓指出社会主义不但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解放生产力,要改革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并自20世纪80年代起,农村和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邓一再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主张全国开放,并致力于发展的对外关系。在祖国统一大业中,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史料二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理论。邓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摘编自论邓与近代中国的第三次变革探究邓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继承性体现在何处?提示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他们的思想精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他们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探究根据史料二分析,邓解决了中国的什么问题。提示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邓领导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关系思想路线上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拯救出来,走上正确的道路邓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党和国家从机会主义和“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选择上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工农革命时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领导的中国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极大成功后才推向城市;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催逼着城市经济的转型,这种独特的改革道路也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统一战线的运用上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用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等两者关系总体看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11978年邓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解析:选BA项,题干并没有说到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不符合题意;B项,本句话强调了立刻进行改革的重要性,与题干中“快”“催人跑”表达主张是一致的;C项,题干没有涉及致富,不符合题意;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称霸问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如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的游行队伍里的个场景。人群中打出的“您好”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A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 B希望“文革”早日结束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解析:选D图片反映了人民对邓的拥护,实质上就是拥护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一位政治家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注:图一是1978年12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英文的意思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该政治家的哪些重要内容?(2)这些活动对他的祖国和人民有什么意义?(3)在此基础上请你对这位政治家作出评价。解析:本题通过图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题时要仔细观察图片,从图片中提炼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问,根据图片内容即可作答,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图一:中美关系;图二:香港回归问题;图三:经济特区。第(2)问,实际是回答他的理论的意义。第(3)问,要结合图片信息概括其活动并进行评价。答案:(1)图一:努力促成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营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图二: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努力促成香港回归;图三:大力支持和倡导创办经济特区,有助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意义:邓的活动和理论指引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国家强盛起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评价:邓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邓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邓成功地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马克思和列宁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理论贡献1马克思(1)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在长期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研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转变。(3)在不断总结社会实践发展与无产阶级斗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4)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2列宁(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的梦想。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时间道路成就第一次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理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针对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邓文选(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解析:第(1)问,要求概括材料,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解答时应仔细审读材料,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的、关键的字词,即“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计划协调”“工业”及“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挖掘其内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计划性,由此便可组织答案。第(2)问,注意将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即“50年代”,由此可组织答案: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等相关知识。第(3)问,应从材料出发,第一句话反映的历史信息为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第二句话反映的是实行开放,第三句话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4)题,设问开放,但答案组织要依据材料反映的历史知识进行理论的提炼与概括,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某高二文科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小明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你认为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A共产党宣言B.神圣家族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解析:选D结合马克思著作的主要内容可知共产党宣言主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神圣家族中揭示了物质生产和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真正创造者,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的原理,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故选D项。2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解析:选C解题是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的影响”。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故选C。3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的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改良”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故选C。4列宁是影响整个20世纪世界历史的人物,他的英名和事业为人民永远铭记。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的最大贡献是()A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选D列宁的一生中,创立了光辉的事业,其事迹影响巨大、感人至深,题中四个选项都是他一生中事业的突出代表。然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一个极大的鼓舞。5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的提出了()A土地革命路线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析:选B注意本题提示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6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日本侵略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A B C D解析:选B中共活用“马列主义”应是指中共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的是城市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7“邓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的“新的理论”主要是指()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解析:选B邓的最大功绩就是提出了邓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A、C、D三项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8邓巡视南方,发表著名的南方讲话。该讲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最主要是()A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国家统一问题 D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解析:选D邓巡视南方是在1992年,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是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邓的讲话肯定了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9题13分,第10题13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论策略书材料三德国电视2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分别指什么理论?(2分)(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在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4分)(3)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7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不难回答。第(2)问,据材料“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很容易答出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举例根据十月革命的史实回答。 第(3)问,综合材料说明,从材料一可以得出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理论;从材料二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理论指导了各国的革命;从材料三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思想对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案:(1)唯物史观(如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亦可得分)和剩余价值学说。(2)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列宁结合俄国社会实际,提出“一国胜利论”,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如答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将和平过渡改变为武装夺权,亦可给分。)(3)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当代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已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材料二 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邓“南方谈话”(1)根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如何去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南方谈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在发展经济问题上,材料二图中的人物和邓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4分)(4)请指出上述人物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致性。(1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统治阶级”“夺取”“集中”“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主要历史贡献。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省略号后的内容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回答;第三小问抓住突破这一点进行思考。第(4)问,归纳前三问,从生产力角度作答。答案:(1)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发展生产力。(2)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发展与突破: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4)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