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7010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背景扫描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单元导读本单元的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编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材料均为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些文章,对于认知孔子思想、感悟现实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当仁,不让于师主要阐述孔子与弟子的关系,如孔子如何对待弟子,弟子如何看待老师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谈的是孔子的生存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论述孔子“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坚守;有教无类主要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则向我们阐明了孔子对于“学”这一概念的特殊认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释文题“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值得敬佩的。明主旨本课五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1词语理解(1)通假字长沮、桀溺耦而耕通“_”,_是鲁孔丘与通“_”,_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通“_”,_通“_”,_植其杖而芸通“_”,_使子路反见之通“_”,_答案杰形容高大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尔你避躲避耘除草返回去(2)一词多义见与易答案看见,望见/会见/谒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表被动,被/介绍,引见/显露/出现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连词,“与”“其”连用表选择/介词,跟/动词,参与换/改变/容易/轻视(3)古今异义遇丈人古义:_今义:岳父。子见夫子乎古义:_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子路从而后古义:_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_今义:明天。答案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第二天。(4)虚词归纳为而答案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动词,做/动词,担任,充当/介词,跟,同连词,表修饰/通“尔”,代词,你/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2词类活用(1)耰而不辍:_(2)子路从而后:_(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_(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_答案(1)名词作动词,用耰耕地(2)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留下(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3特殊句式(1)子路曰:“为孔丘。”(2)子曰:“隐者也。”(3)为仲由。(4)而谁以易之?(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6)奚自?(7)二三子何患于丧乎?(8)子路宿于石门。(9)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0)遇丈人,以杖荷蓧。(11)至,则行矣。答:_答案(1)(3)判断句,(4)(6)宾语前置句,(7)(8)介宾短语后置句,(9)(11)省略句。4语句翻译(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译文:_(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译文:_(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译文:_(4)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文:_答案(1)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不施行德政已经很久了。(2)人是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3)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伦理关系。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或主张。(4)就是那位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文本名句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文外名句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论语八佾)2.(论语微子)3.(论语微子)4.(论语微子)5.(论语宪问)1文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接舆的话中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对“往者”和“今之从政者”都失去了信心,可以说这正是他选择避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才说孔子是“何德之衰”。2你觉得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_答案类别相同不同孔子对混乱污浊的现实强烈不满力图改变现实,并且不屈不挠;重视社会道义的担当,对自我考虑较少面对现实,不想改变,选择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不太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消极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积极入世),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3你是如何理解子路“不仕无义”的思想的?这种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答:_答案儒家学说的支柱是伦理,试图用固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来维系社会的安定。朱熹说“人之大伦有五”,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子路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朱熹说:“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儒家认为“行义”和“行道”是不同的,“行道在君,必在遇而后行;行义在我,遇与不遇皆然”。4选文是如何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答:_答案正面体现:文中直接引用孔子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先哲形象,用人物自己的话来体现其内心世界,显得说服力极强。侧面衬托:所选的这几段文字以正反两方面的衬托阐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在文中仪封人和晨门的话语都是侧面叙述,交代出了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现实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这种悲剧性的执著。另外长沮、桀溺和接舆则作为孔子的对立面出现,他们消极避世的态度和孔子积极入世的观点形成强烈对比,凸现了孔子的崇高思想境界。除此之外,选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极富特色,往往三言两语,使之情态毕见,富有个性。如第2则中桀溺说完后“耰而不辍”,写出了桀溺的那种神态,使人物格外出色。接舆劝孔子一段,在他唱完后,写了一个场面:“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这之后便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是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的?答:_答案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在以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著。(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知道飞翔时会受风的阻力,鹰仍会冲向那片广袤的蓝天;纵使明白前行的道路上有乱石阻挡,溪流仍义无反顾地奔向海洋。人亦如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有知其不可而为之,永不言败,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1)像犹太人一样思考一书中曾提到“不要看别人都做了什么,而要看别人还有什么没有做”,(2)这是犹太人经商致富的一个秘籍。唯有开阔自己的视野,拥有创新思维,不断进取,才能拥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正如20世纪美国掀起的淘金热,当大多数淘金者空手而归时,却有一个男孩另辟蹊径靠卖水致富。人生一世几十年,为何跟从别人的步子而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别人骑马我骑牛,独辟蹊径自己走,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进发,即使困难重重又何妨?若没有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进取,怎会有如今机器轰鸣、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在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并向全世界宣告时,他知道自己必定会受到教会的打压,可他坚持着,从未放弃对这一学说正确性的证明,最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永不言弃,取得最终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毛泽东重庆会谈,即使最终和谈破裂,毛泽东也没有放弃,取得全国解放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知其不可而为之,需要勇气,需要坚持,需要积极进取,需要不畏流言,否则便只是一句空话而已。(3)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无畏,是一种精神。猪不可杀,曾子却为诚信依然将其宰杀;自己被禁止回国,钱学森却毅然踏上曲折的回国之路这是因为曾子有义,钱学森有情,因为即使各方否定,其决定也不动摇分毫,即使困难重重,也决不后退一步。当初有谁会想到落魄的中国会在几十年内雄起?没有!但中国几代领导人抱着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带领全中国人民将其实现。当初有谁会想到在跑道上会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没有!但刘翔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信念摘得了金牌。当初有谁会想到诺奖还有中国一份?没有!但莫言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念击碎了世人对中国的评价。没有人能否定你的梦想,即使是你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逆风追梦,就是成功!思悟亮点(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切题?提示文章开篇以类比切题,用“雄鹰突破阻力冲向高空”“溪流不顾阻挡奔向海洋”引入人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巧妙恰切。(2)引用像犹太人一样思考中的名言,有何作用?提示是为了论证“开阔自己的视野,拥有创新思维,不断进取,才能拥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个观点。(3)第段论证的角度有什么变化?提示运用假设的方法,从反面进行论证。(4)纵观全文,在事例的运用上有何特点?提示论据精当,而且详略结合,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是鲁孔丘与?B而谁以易之?C使子路反见之D长幼之节,不可废也答案D解析A项“与”通“欤”。B项“而”通“尔”。C项“反”通“返”。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B明日,子路行以告C子路从而后D鸟兽不可与同群答案D解析A项“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B项“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C项“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B何以战C作师说以贻之D遇丈人,以杖荷蓧答案C解析C项为连词,其他三项皆为介词。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而谁以易之?B晨门曰:“奚自?”C孔子曰:“何陋之有?”D子路宿于石门。答案D解析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第二节中与之相应的句子是“_,_?”(2)“_,_”这两句话表明了要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不能只纠缠于过去的得失。(3)儒家提倡长幼之节,但更重视“君臣之伦”,第四节中与之相应的语句是“_,_;_,_?”答案(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见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女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B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C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D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答案D解析“子曰然乎”有“曰”标志,显然要断开,“乎”表疑问,放在句末,因此排除A、C两项。“二三子由此乃服之”意思是“大家因为这个更佩服颜回”,显然不可再断开。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读音d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容量单位。10斗为1石。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B天井是汉族对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的称谓。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C“二三子”可以理解成“诸位,你们”,属于第三人称代词。D君子,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有时用作对人的尊称。春秋时期也用于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答案C解析“二三子”是第二人称代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在做饭时,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拣出来吃了。B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C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作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D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作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答案B解析“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错,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译文:_(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译文:_(3)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译文:_答案(1)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取出来吃了。(2)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样也许一定有缘故吧。(3)君子的修行啊,在没有做到的时候,欣喜满足于大道之意;在做到之后,又欣喜满足于实践这大道。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天的忧虑。参考译文孔子受困于陈、蔡边境,跟从的学生都七天没吃的了。子贡用带着的钱,偷偷出围,从当地人那儿买了一石米回来。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取出来吃了。子贡从天井中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饿得)偷吃了。进去问孔子说:“仁人廉士穷困会改节吗?”孔子说:“改节还称什么仁义呢?”子贡说:“像颜回,他不会改节吗?”孔子说:“当然。”子贡便把刚才看见的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样也许一定有缘故吧。你别张扬,我将问问他。”(孔子)叫来颜回说:“昨晚我梦见先人了,也许他们要保佑我吧?你饭做得怎么样了?拿来我先祭祀一下。”颜回回答说:“刚才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想放着不管就不干净;想丢弃它又可惜,我就吃了它,(已经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祀了。”孔子说:“那好,我也要吃饭了。”颜回出去拿饭了,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我相信颜回,不止是今日!”大家因为这个更佩服颜回。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虑吗?”孔子说:“没有。君子的修行啊,在没有做到的时候,欣喜满足于大道之意;在做到之后,又欣喜满足于实践这大道。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天的忧虑。小人就不这样了,他们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就忧虑得不到;如果已经得到了,又害怕会失去。所以小人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天的快乐。”三、语言表达10.某孔子学院对国外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这一项的统计结果如下图。请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孝: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俭:过日子能省则省。礼:对别人要以礼相待。勤:辛勤的劳动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谦:遇到别人的夸奖要表现得谦虚。面子观:孩子的成功就是给父母挣面子。(1)请根据图表的所有统计信息,概括出结论,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答:_(2)针对孔子学院老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内容,请依据相关信息,给出两条合理建议。答:_答案(1)调查对象对“礼”的认同度最高,对“谦”“俭”和“勤”和“孝”的认同度较低,认同度最低的是“面子观”。(2)教学中要理解并尊重外国学生的文化感受,这样才能赢得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认同度较低的价值观,如“面子观”“孝”文化等,在教学中教师不宜过于强调。11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对孔子的话作解读,要解读出一定的深度。答:_答案孔子的意思是说看到朋友做得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其实,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持。解析解答时,对文字的阐释必须尊重经典的本义,不能做任意发挥;价值评价,可以跨越古今,生发出人类共性的价值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