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50540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重点: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农奴制改革的性质。2.难点: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知识点一农民的“解放”1签署文件(1)文件签署: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2)主要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2主要内容(1)政治(2)经济(3)组织: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3改革结果(1)不仅使农民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陷于破产的境地。(2)农民在极度失望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新一轮斗争。知识精讲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农奴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变化(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2)经济上:农奴用高价赎得一块份地,但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3)组织上:通过建立村社,农民由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地方政权支配。知识点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1)进步性(2)局限性知识点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使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2内容(1)政治体制内容:1864年,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设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评价:是地方政府的辅助机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司法制度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3)军事改革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3影响(1)维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2)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知识点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工农业发展情况(1)工业(2)农业2发展特点(1)借鉴了西欧先进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法,发展迅速。(2)由于比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晚,发展水平落后。主题一“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史料探究】史料一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史料二1861年解放法令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史料三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史料四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思考(1)依据史料一,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3)如何理解史料三中的“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对俄国社会有何影响?(4)如果史料四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农奴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仍受由地主所控制的“村社”管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3)理解:农民在支付了高昂的赎金后变得一贫如洗;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耕作不便、数量少,不足以维持生计。影响: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4)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史论归纳】全面评价“二一九法令”1进步性(1)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2)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3)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1)“二一九法令”实质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2)农民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3)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4)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主题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探究】史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家)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 6007 9541879年18742 00051 937史料二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思考(1)史料一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史料二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企业发展较快、工人人数增多、经济效益增加。说明了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具有进步性。(2)农民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分得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史论归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1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是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2在俄罗斯的农村急于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农民的机构,如村社、乡理事会、乡法院以及选出的村长、征税官,这是因为()A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大量增加B农奴已经解放,需要设立管理机构C工业革命开展,需要设立征税机构D克里米亚战败,各地农村动荡不安答案B3“二一九法令”的宣言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很大损失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答案D解析改革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份地的多少由地主决定,地主得到了农民缴纳的远远高于当时地价的赎金,据此可排除A、C两项,1861年的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宣布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二是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得到一块份地,题目中的材料是针对后者而言。4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A项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错误,只能是对旧司法制度的改革,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项表述错误,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D项不属于1861年改革的范畴。5“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望着未来”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望着过去”是指维护封建主的利益。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从上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他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史实,说明“谣传是不公正的”。这对俄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问题:农奴制问题。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或农奴的反抗)。(2)史实:农民名义上获得了自由,但要出高价赎买土地,并仍受村社的控制。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解析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为了解决阶级矛盾,亚历山大二世要废除农奴制。第(2)问,首先肯定废除农奴制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其次说明其局限性。基础巩固11881年俄国沙皇说:“朕的父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建立了法院,并使他的臣民毫无区别地永远成了自由的人。”此言主要表明农奴制改革()A彻底解放了农奴 B损害农奴主利益C提高农奴的地位 D实现革命的目的答案C解析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领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在提高农奴的地位时并没有损害农奴主的利益,实质还是维护农奴主的利益。2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材料“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体现的是农奴制改革的掠夺性,B项符合题意;A、C、D项没有体现出掠夺性。3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答案B解析农奴制是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落后的根源。废除农奴制,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列宁却说它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答案C解析要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农民在改革后的几十年间,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这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资金条件。所以列宁如此评价。5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因为()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答案C解析1861年改革使俄国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金、市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项要注意,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并未确立,俄国仍是沙皇专制统治。能力提升6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D农奴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答案A解析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决了自由劳动力问题,这是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7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答案C解析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一切都变了”,他们还受着一定的约束,还要承担繁重的义务。因此,这个官员的话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变化。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C解析列宁的话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近代化,C项说法正确;A、B项分别从政治和经济方面表述俄国农奴制改革意义不够全面;D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据列宁全集材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答案(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二者的观点都较为片面。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从两则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俄国官员认为是有益于农民,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说明。第(2)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既要辩证、全面地评价,又要从当时历史的主要潮流角度认识。【学习思考】1请你指出这些农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教材第87页)提示(1)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2)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时限很长。(3)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4)“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地方政权的控制。2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教材第88页)提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及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教材第90页)提示农奴制改革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旧的上层建筑是不能够适应新生产关系的要求的,必须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稳定。4结合以前学过的关于工业革命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教材第91页)提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19世纪80年代,俄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并且用机器生产的大型工厂取代了小生产和手工工场。【自我测评】(教材第92页)1简述俄国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提示人身权利方面,获得人身自由,有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自由权,有经营权;财产权利方面,拥有继承权,享有财产权,可得到份地和宅边园地,但是必须付出高额赎金;管理组织方面,建立“村社”,处理地主与农民间的关系。2.农奴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主要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农奴获得解放,封建生产关系结束,农业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俄国的工业得到发展,市场日渐扩大;新生产关系带动了政治结构的变化,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阶层发生变化,部分农民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一些地主成为工厂企业主。3为什么说俄国工业发展的首要原因是农奴制的废除?提示农奴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农民为赎地支付的高额赎金成为俄国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本来源。由于农奴制的废除,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也得到扩大。【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92页)认真分析这两句话,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体会。提示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解放”的虚假性。农民为得到“解放”而付出的代价是巨额赎金、大量肥沃土地。农民经济上还是不能自立,他们还是无法摆脱地主的剥削和奴役。农民在表面的解放下却遭到隐蔽的更加残酷的剥削。亚历山大作为改革的领导者,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他的话道出了改革是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列宁和亚历山大代表着对立的阶级利益,却表达了同一个实质:农奴制改革在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并没有真正地解放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