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9周教学设计(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8683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9周教学设计(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9周教学设计(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9周教学设计(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9周教学设计(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时2考点、知识点1. 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2.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3.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4.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学习目标1.通过画热力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 2.会做热力环流的简单实验。3.通过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4.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教学难点:(1)等压面的凹凸变化规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调整记录 教学环节一 :大气受热过程活动一 引出本节课题,适当补充大气组成和作用,这为整个大气受热过程的分析打下基础,作用点到为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利用问题进行新课导入: 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喜欢去凉爽的地方避暑,比如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往往地势比较高。再就是俗语“高处不胜寒”,那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呢?调整:为学生补充铺垫相关知识概念:1、 气压是指某地在单位面积上垂直向上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重量。2、气压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递减。3、同一水平高度,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低。4、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空气冷却会收缩下沉。活动二: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学生分小组进行深化探究1大气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3受热过程(1)大部分A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被加热,并以B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深化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淡化对概念严密准确的解释。借助日常生活的现象以达到直观、动态呈现的效果。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环节二:热力环流活动三:理解了热力环流的概念,看了热力环流的小实验。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上第31页上的文字,小组讨论,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画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并请代表起来讲解自己小组的观点。活动四:学生通过来时的讲解和图示,自己动手画热力环流图,可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的记忆。1、播放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并告诉学生实验步骤如下:(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2)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洞。(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2、通过上一部分的讨论,学生已经对大气涌动的成因有所了解,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地面冷热不均就会导致大气垂直方向上有上升和下降运动,而大气的垂直运动又会导致大气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从而使大气从高压向低压运动,这样就形成热力环流圈,此部分内容一边讲解一边画图配合,并且要求学生也按步骤画图。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气压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画图时如果是遵循老师讲解的步骤,那么学起来就比较轻松。环节三:风的形成活动五: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只要存在合外力,物体的速度就会一直增大,风速会一直增大下去吗?(设问)不会,因为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还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同学们不知道地转偏向力,但一定看到过他的影响,在北半球,使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例如,水流向右偏,对右岸的侵蚀加大。活动六:让学生动手画出等压线任意一点的近地面风和高空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受力状况只受图中F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F2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风)深化探究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