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3新版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373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3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3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3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3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一、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解决问题二、圆柱和圆锥1、圆柱2、圆锥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例2、正比例3、反比例四、统计1、扇形统计图2、综合统计活动五、总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 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2、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确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们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带方格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的图像,会用正比例图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一些稍复杂的统计活动。6、全面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7、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4、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全面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意义单元备课教学内容: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解决问题 4、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2、知道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间的互化。 3、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历探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互化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2、知道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间的互化。教学难点: 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百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 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1) 学生自学课本第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2) 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订正。(3) 质疑: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4)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法。说一说怎样读百分数?怎样写百分数?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师强调: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相同,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5) 反馈练习。同桌两人互相读出第2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2、教学例1。(1) 出示例1。(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师巡视,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4) 总结百分数的意义。思考、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指名回答后,师总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三、拓展应用,促进发展:1、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1)在某市学校附近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2)按照规划,到xx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3)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2、汇报自己手中收集的百分数四人小组汇报自己收集的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四、当堂检测:1、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一1、2题,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巩固达标”。五、教学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吗?六、作业布置练习一第3、4题。七、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百分率教学内容:百分率 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练习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意义:(1) 六年级有70%的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2) 一条路已经修完了80%二、情景导入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技术工人。有2个人进入决赛,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绩。姓名生产零件个数合格零件个数张红10094李超8076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准备录用谁?为什么?引导学生说:比较合格零件占生产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谁高就录用谁。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有关百分率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率。板书课题:百分率。三、探索交流1、理解出勤率出示例2:比较两个年级某天的出勤率。年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五年级10096六年级200196提问:什么叫出勤率?怎么求出勤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2、学生试着计算,抽生板演汇报。小结:出勤率是指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96100=96%196200=98%因为98%96%,所以这天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3、小组讨论:以上两个年级缺勤人数相同,为什么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四、开放练习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求百分率呢?能举例说一说吗?1、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2、3题。2、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提问:产品检验只能计算合格率吗?3、比较各百分率的共同点(1) 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2) 题意: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都是要计算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五、当堂检测:1、求出勤率(1) 某班50人,今天缺席2人。求出勤率。(2) 某班50人,今天出勤48人。求出勤率。(3) 某班今天出勤48人,缺席2人。求出勤率。学生解答后,引导比较,深化认识:(1)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 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引导归纳:不管条件怎么变化,始终要从题意中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找出单位“1”的量。2、判断(1) 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2) 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3) 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4) 张师傅生产技艺十分高超,生产的产品合格率高达120%。引导思考:有没有超过100%的百分率?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巩固达标”。六、教学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一的第5,6题八、课后反思: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能应用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发现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出示教学情境图。 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引出算式,明确思路。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小组讨论解决方法,然后指名演板。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两种算法:一种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一种是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4、引入课题。 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必要性。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和分数的互化二、自主探索,总结方法1、教学例1(1)学生先独立将例题中的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2)抽各组板书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过程,全班交流。2、讨论: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小结:(1) 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2) 百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3、教学例2(1) 学生自学第8页例2,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方法。(2) 指名演板,并让演板的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和方法,全班交流。(3) 讨论: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小结:(1) 分数化百分数,先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2) 小数化百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三、练习运用,巩固升华1、三人活动,对口令(课堂活动第1题)三个同学一组,对口令,一人说百分数,另一名同学说分数,第三位同学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要求学生每个同学说两个后要互换角色)。2、完成教科书上的课堂活动第2题。涂好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的,为什么要那样涂?(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画)四、当堂检测:1、完成练习二的第1、2、4题。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课堂小结请学生独立反思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六、课后反思:解 决 问 题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1、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全班交流、订正。3、这节课,我们来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1。(1) 出示例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要求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3) 指名演板、讲解。(4)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要让学生说一说360300表示什么?2、即时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全班交流、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三1、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交流、订正。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其实百分数问题可以按照以前所学的分数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解决。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3、4、5题。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问题的分析方法在解决百分数问题中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农场有公鸡40只,母鸡25只,公鸡比母鸡多百分之几?母鸡比公鸡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决后,说说解题思路。2、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全班交流、订正。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2(1) 出示例2,获取信息,明确问题。(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要求“今年有毕业生多少人”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3) 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4) 思考:根据上面的线段图,你会列式计算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演板、讲解,并让学生说一说“1+15”表示什么意思?(5)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要让学生说一说20015表示什么?2、反馈练习:算一算,如果明年的毕业生人数比今年减少10,学校明年有毕业生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三、课堂活动,巩固反馈13页课堂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名演板,然后全班交流、订正。四、当堂检测:1、练习三6、7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再次总结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六、布置作业: 练习三8、9、10题。七、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例3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方法。2、能够灵活地采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能根据题意确定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学校体育组有排球X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个数的15。足球有多少个?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多少个?请学生独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各个数量。教师: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2、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差60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多少元?先请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讲评。3、思考:如果将“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改为“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70%”,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百分数问题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3(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提问: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3与复习题都是已知上衣与裤子价格的差,以及上衣价格与裤子价格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上衣与裤子的价格分别是多少。不同的是复习题是用整数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例3是用百分数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的。(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问: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认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方便?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指名演板,然后全班交流、订正。(3)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即时练习。 小明买了一套衣服共花了24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算法,再指名演板,然后全班交流、订正。三、课堂活动1、出示第16页“课堂活动”卡片:“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75%”,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用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1)齐读卡片上的内容。(2)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哪些关系?请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3)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请学生汇报。2、完成练习四第5题先请学生认真看统计表,在看懂统计表后提问:怎样求出妈妈的奖金是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四、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自己谈一谈。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1、2、3、4题。七、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纳税教学内容:纳税 例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纳税信息的收集处理,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税种。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自主探索出解决应纳税额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纳税的意义和解决应纳税额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1) 教师: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纳税的知识?学生汇报,了解纳税相关的知识。(2) 教师: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参与并指导讨论。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纳税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税率提问:什么是税率?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板书:应纳税额。3、揭示课题并板书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纳税的有关问题。(板书:纳税)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例4情景图。提问:从情景图中你收集到什么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分析信息。思考:什么叫赢利? 按营业额的5%纳税的意思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3、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指名演板,并讲解。4、全班交流,订正。5、指导看书第19页,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6、小结:正确解决有关纳税问题,关键在于理解税率即百分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中找准单位“1”。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书第21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全班交流。2、书第21页第2题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四、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五、学生质疑,教师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尽纳税的义务?3、教师总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解决有关纳税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税率,与前面所学的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完全相同,从税率的概念中去找准单位“1”。六、布置作业: 导学案14页“巩固达标”。七、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算利息教学内容:算利息 例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储蓄资料,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用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利息的一些资料。(1) 提问:你收集到哪些有关利息的知识?学生汇报,了解利息相关的知识。(2) 提问:存款有什么好处?存款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利率相同吗?本金指什么?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利率。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储蓄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学生自学例5的利率表,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前5小题。提问: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汇报。2、思考:你能说一说,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4.1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指出:年利率4.14%就表示整存整取一年,利息是本金的4.14%。3、提问:零存整取三年,年利率3.78%表示的意义呢?学生回答后,师强调:年利率3.78%表示零存整取三年,一年的利息是本金的3.78%。4、思考: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利息?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师小结,并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5、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提问: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吗?6、出示例5问题,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7、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8、议一议:利息税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第(6)小题,指名汇报演板。全班交流订正。师小结,并板书:利息税利息5% 税后利息利息(15%)或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5%三、当堂检测:1、20页课堂活动,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2、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谈谈你有什么收获。2、关于算利息的问题,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怎样计算利息,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之一。要求利息,必须知道本金、利率和时间。从今天的学习中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3、4题。六、课后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2、能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百分数单元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百分数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整理复习,形成网络1、小组合作,系统整理(1)独立整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百分数单元知识整理在作业本上,注意突出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整理,教师巡视,对不会整理的学生给予指导。(2)小组交流。整理好的同学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整理的。2、汇报展示,交流评价。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三、复习巩固: 1、练习六第2题。(1) 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小数是怎样互化的?(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流。(3)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2、练习六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3、练习六第5题。(1) 说一说:上座率指什么?(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流。(3)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4、练习六第6题。(1) 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交流。(3) 说一说:选择哪类土壤比较合适,为什么?5、23页算一算:(1) 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说一说解题思路。6、练习六第7题。(1)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强调“一成”表示的含义。(2) 思考:“增收一成”是什么意思?(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并说一说解题思路。四、全课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关于百分数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单元备课教学内容:1、圆柱2、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3、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4、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1、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2、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圆 柱第一课时 圆柱的认识及侧面积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及侧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理解侧面积的含义,掌握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特征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各种实物,引导学生从中挑出长方体、正方体,并指名说说他们各自的特征。师指出: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立体图形圆柱。(拿出一个圆柱的实物)像这样的物体都是圆柱体。板书课题:圆柱。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1、说一说:让学生看29页主题图,说一说图中哪些物体是圆柱。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2、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1) 自学教材30页,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2题,小组内交流。(2) 让学生拿出一个圆柱实物,指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3) 指名演示,师小结:圆柱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侧面。圆柱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3、测量圆柱的高。观察实物,讨论: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相等。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各种圆柱进行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4、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沿着易拉罐的一条高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后再展开,观察一下是什么图形?(1) 小组讨论、交流后,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3题。(2)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 思考: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5、出示例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交流、订正。四、教学小结今天我们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大家说一说,圆柱有些什么特征?五、布置作业:完成导学案“巩固达标”。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拿出圆柱模型,指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2、说一说圆柱有什么特征?3、指出圆柱的侧面,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侧面展开图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联系?4、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了解了圆柱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圆柱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二、小组合作,探索方法1、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 观察实物,理解表面积的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圆柱的实物,说一说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2) 讨论: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全班交流。(3) 引导学生总结出: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教学例2(1) 出示例2,让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6题。(3)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3、课堂活动完成书第32页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测量数据,并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三、当堂检测:1、完成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全班交流、订正。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内交流、订正。3、拓展练习工人叔叔把一根长是1m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0.8平方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表面积。四、教学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汇报后,师指出:应用圆柱的表面积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来计算各部分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3、4、5六、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过程与方法:倡导交流、合作、实验操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一说圆的面积公式。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3、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小组内互相交流。4、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知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二、自主探究新知:1、议一议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2、全班汇报交流(1)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的回答后,师用圆面积教具再次演示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 思考:既然我们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求出了圆的面积,那对于怎么求圆柱的体积,你们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我们虽然不会算圆柱的体积,但我们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如果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就好了。(3) 思考:怎样才能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学生操作教具,进行拼组。(4) 教师再次演示拼组的过程,将圆柱底面等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如果继续分下去,你会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圆柱底面等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5) 小组讨论:圆柱和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1、2题。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要求圆柱的体积,就是求出切拼后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了。(6) 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7)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VSh3、 提问:要求圆柱体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么求圆柱的体积?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求圆柱的体积,一般要先求圆柱的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4、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 出示例3,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3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八1、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讨论。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第3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八3、4题。六、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圆柱的哪些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2、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圆柱二、指导练习:1、练习八第5题(1) 读题,说一说从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求的是圆柱的什么?(2) 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明解题思路。(3) 指名演板,并讲解,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八第6题(1) 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一说从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 指名演板,并讲解解题思路,全班交流、订正。3、练习八第7题(1)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2) 思考:削成的最大的圆柱体和原来的正方体有什么关系?(3)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明解题思路。(4) 指名演板,并讲解,全班交流、订正。三、当堂检测: 1、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讨论。2、判断:(1) 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2) 一个圆柱形玻璃杯的体积就等于它的容积。 ( )(3) 圆柱的底面积和高都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 )3、完成导学案“巩固达标”第2题。四、全课小结有趣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你们做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相信你们都能成功。把观察、思考当作一种习惯,把习惯用在你的学习之中,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五、课后反思: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感知,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2、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二、引入新课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后,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都是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三、探究新知:1、认识圆锥。自学教材38页,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一题。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2、完成39页试一试,指出哪些图形是圆锥,哪些不是,为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3、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1) 猜想。先让学生想一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全班交流。(2) 实验。师演示,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全班讨论、交流。(3) 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二1、2题,小组交流,指名汇报。(4) 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板书: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5) 引导学生写出字母公式:VSh4、教学例1:(1) 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5、教学例2:(1) 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 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3)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4)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三、当堂检测:1、练习九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并说出为什么,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九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订正。3、练习九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为什么,全班交流、订正。4、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交流、订正。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3、5、6、7题。六、课后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和圆锥。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这一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指导复习: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 提问:你能说一说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吗?(2)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计算公式:(1) 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计算公式?(2)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3)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完成课本44页算一算: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各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2、练习十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3、练习十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40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倒出壶中的40的水”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4、练习十第8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求圆锥的底面积”,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说说你的感受。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4、5、6、7六、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备课教学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3、反比例4、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确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3、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正比例图像。4、能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及其应用的学习过程,了解正、反比例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正、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6、在学习中体会具有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确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难点:能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 例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经历探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一辆汽车4时行160kM,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多少?这个比表示什么?(指名回答)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