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637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 蚯蚓B. 神经细胞C. 细菌D. 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蚯蚓属于动物个体,属于个体层次;神经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细菌由于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它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综上所述,选C项。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 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不是所有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A错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错误;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C正确;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表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细胞细胞细胞壁有有核糖体有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有光合作用有无细胞呼吸有有A. 细胞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B. 细胞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 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D. 细胞没有线粒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表中细胞没有细胞核,应属于原核生物,又因为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生物可能为蓝藻,A正确;B、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又因为其具有细胞壁,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B正确;C、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真核细胞中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等,C错误;D、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D正确故选:C4. 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的是A. 基粒B. RNAC. 膜结构D. DNA【答案】C【解析】基粒是叶绿体具有的结构,线粒体和内质网没有,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RNA,内质网没有,B错误;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都是具膜细胞器,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内质网没有,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5. 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 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 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答案】D【解析】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生产者;酵母菌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或二氧化碳和乙醇,都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所以D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常见微生物的基础知识。6.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由于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血红蛋白主要是运输氧,在氧浓度较低时,血红蛋白的含量应增多,这样都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所以A选项正确。7.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 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 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 蛋白质合成时会有水的生成D. 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区分不同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以及过程细菌都有自己的一套表达系统,转录、翻译都可以在菌体内进行,无需借助外源核糖体,而病毒需要借助宿主的表达系统(酶类、核糖体、tRNA等)合成自己的蛋白【详解】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是寄生在细胞上的,通过宿主的合成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A正确;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合成过程,需经历转录和翻译,在翻译时,tRNA在携带氨基酸时会脱去水分子,因此会产生水,C正确;肺炎双球菌自身含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蛋白质,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以及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作用,考生关键是能够区分病毒和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区别。8.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的是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氨基酸脱水缩合反的考查,回忆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明确肽键的形成,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由肽键(CONH)连接形成的,蛋白质水解时肽键断裂,图中属于肽键的化学键是C故选:C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9.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42H65N11O9,此多肽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下3种氨基酸,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H2NCH2COOH(甘氨酸)A. 2B. 3C. 5D. 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和结构简式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考查,回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和结构简式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题中每个氨基酸中都只含一个羧基,根据氧原子数先求出氨基酸数目设氨基酸数为x,则2X-(X-1)=9,则X=8。赖氨酸有两个氨基。根据N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赖氨酸的数量为11-8=3,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首先要求考生能分析四种氨基酸得出共同点;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简单计算,能根据氧原子数目计算出氨基酸的数目。10.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B. 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C. 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D. 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内,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能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结构又决定功能,所以蛋白质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如催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等【详解】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A正确;合成的分泌蛋白质运到细胞外,胞内蛋白不运到细胞外,B错;合成的蛋白质有的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如RNA聚合酶等,C错;合成的分泌蛋白质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错;综上所述,选A项。【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合成、种类及功能,掌握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能采用反例法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蛋白质分为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1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 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 水解D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考点: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点评:难度较小,熟记“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12.下表研究的是骨的成分与特性实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 min,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现象骨能弯曲,有韧性脆,易碎坚硬而有弹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与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B. 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与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C. 综合分析实验、,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D. 综合实验、,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II和III的单一变量是否含有有机物,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故A正确。实验I和III的单一变量是否含有无机盐,由实验现象可知I中能弯曲,而III坚硬,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故B正确。实验I、II只能说明骨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但不能说明只含有,故C错误。综合三个实验说明骨的性质与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13.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表示显色,“+”表示显色更深;“-”表示不显色。A. 甲溶液含有淀粉B. 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 混合溶液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淀粉遇碘变蓝色表中乙溶液加碘液后显色且较深,说明乙是淀粉溶液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但颜色较浅,说明有部分淀粉已被甲水解甲和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甲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结合以上分析可推知甲是淀粉酶溶液甲、乙加入斐林试剂都不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甲、乙都不含有还原性糖【详解】甲遇碘液不变蓝,说明甲不含淀粉,A错误;乙溶液加碘液后显色且较深,说明乙是淀粉溶液,而淀粉不是还原糖,B错误;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C错误;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但颜色较浅,说明有部分淀粉已被淀粉酶水解,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14.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该酶去折叠的巯基乙醇和尿素,再将没有活性的该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该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活性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考查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特定的功能,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改变。【详解】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将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规则卷曲结构,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A项错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因素之一,B项正确;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规则卷曲结构后无任何活性,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项错误;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或D项,错因在于:(1)对蛋白质变性机理理解不正确。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不会破坏肽键;(2)对决定蛋白质结构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理解不清。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由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15.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 )A. 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B. 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关系密切C. 与细胞的遗传有重要关系D. 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故本题答案选C,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16.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3H亮氨酸首先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中,最后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后排出细胞外。所以放射性颗粒数依次增加的顺序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17.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 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A错误;蛋白质类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成熟,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有些细胞器没有膜结构,如中心体与核糖体,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同时消耗能量,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膜泡运输及细胞结构间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人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的识别等过程,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在血浆中的出现说明细胞膜能够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B.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 排泄功能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识别、抗原的呈递都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详解】抗体的产生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后合成并分泌的,没有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功能,A错误;抗体的产生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后合成并分泌的,没有体现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B错误;抗体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排泄功能,C错误;人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上的糖蛋白进行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19.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活细胞内呈透明的胶质状态B. 在活细胞内呈特定颜色的电解质溶液状态C.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组成D.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详解】细胞质基质呈透明的胶质状态,也称为细胞溶胶,A正确;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是呈不断流动的透明胶质状态,并无特定颜色, B错误;细胞质基质是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C正确;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20.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两者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相似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线粒体、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上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部均具有增大膜面积的解构,化学成分上均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遗传物质DNA,其中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表达出来,A项正确;线粒体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中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二者能量转换过程不同,B项错误;为增大内部的膜面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项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项正确。【点睛】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项目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增大膜面积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形成基粒生理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相同点均具有双层膜;都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2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高尔基体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所以属于分泌蛋白的抗体从合成到分泌需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详解】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特点:具有流动性。高尔基体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并且蛋白质镶在表面或贯穿于其中。细胞膜的外表还有一层糖蛋白,又称糖被,故ACD均正确,B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22.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对所需离子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当细胞内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出现质壁分离;液泡膜上有载体帮助离子的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23.图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细胞膜对某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A. 氧气B. 叶绿素C. 花青素D. 生长素【答案】D【解析】【分析】氧气在类囊体腔产生,而图示为细胞膜;叶绿素存在于液泡中,但液泡膜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一般不能进行跨膜运输,只存在于细胞内。【详解】植物细胞的正常生活过程,氧气在类囊体腔产生,A不符合题意,叶绿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B不符合题意,花青素属于细胞液中的溶质,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能分泌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符合题图中该种物质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综上所述,选D项。24.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 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人工膜和生物膜对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的通透性一致,说明这些物质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协助;生物膜对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水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含有这些物质的运输载体。【详解】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更大,说明生物膜存在水的载体蛋白,A正确;生物膜对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故具有选择性,B正确;据图只能判断离子跨膜运输需要载体,不能确定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C错误;图中分子大小不同,人工膜的通透性不同,D正确。故选C。【点睛】易错点: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协助。人工膜只含磷脂分子,不含载体蛋白;生物膜含磷脂分子和蛋白质。25.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乙组用蒸馏水处理后细胞液浓度会下降,即乙bc,def三组失水且失水程度fed。由分析可知,a组细胞吸水比b组多,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f组细胞失水,b组细胞吸水,B错误;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cd两组之间存在比值为1的数值,此时浓度为0.40.5molL-1之间,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0.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详解】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的Na+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是被动运输,因此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判断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31.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的问题:(1)图中所示结构通过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此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填标号)。(2)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3)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和_。(4)细胞核中的DNA主要存在于_(填序号),细胞核是_和_的控制中心。(5)如果该细胞能产生分泌蛋白,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_(填名称)。(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 。(7)1、3、7、8、9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_。【答案】 (1). 电子 (2). 9 (3). 9线粒体 (4). 糖类(或葡萄糖) (5). 液泡 (6). 叶绿体 (7). 4 (8). 遗传 (9). 代谢 (10). 内质网 高尔基体 (11). 13中心体 (12). 生物膜系统【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基质,3是高尔基体,4是核液,5是染色质,6是核仁,7是核膜,8是内质网,9是线粒体,10是核孔,11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12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13是中心体。【详解】(1)图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属于亚显微结构,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此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9线粒体;(2)结构9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呼吸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3)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4)细胞核中的DNA主要与蛋白质结合以染色质形态存在于4核液中,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5)如果该细胞能产生分泌蛋白,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初步加工)和高尔基体(深度加工);(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13中心体;(7)1、3、7、8、9都是膜结构,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生物膜系统。【点睛】本题结合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与水解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至少答3种)。(2)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_。(3)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物质)。【答案】 (1). 高尔基体 (2).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水解病原体中的大分子物质 (4). 糖蛋白【解析】【分析】本题图为溶酶体吞噬消化病原体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过程图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水解酶的合成又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详解】(1)由图可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溶酶体内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再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整个过程还需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溶酶体中水解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病原体中的大分子物质,因此能消化病原体.(3)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点睛】细胞器的相关问题的解答技巧:一是能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能够根据是否有膜、是单层膜还是双层膜,正确识别各种不同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特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如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细胞器,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等。3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CH4N2O)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尿素含量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细胞中_(填“氨基酸”或“葡萄糖”)的代谢废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作用,为细胞提供_。(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4)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答案】 (1). 降低 (2). 升高 (3). 氨基酸 (4). 合成蛋白质 (5). 呼吸 (6). 能量 (7). 肝细胞受损或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8).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而培养液中的尿素在培养开始,培养液中没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肝细胞排出尿素。【详解】(1)据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下降,尿素的含量增加;开始时没有尿素,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尿素,说明尿素是细胞中氨基酸的代谢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合成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3)根据题意可知,转氨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若在细胞外检测到转氨酶,说明肝细胞可能受损,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4)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点睛】分析题图实验结果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4.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有人认为把蔬菜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后浸入纯水30分钟后1000g蔬菜农药残留量0.196mg0.086mg0.123mg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图曲线。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 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正确的洗菜方法是_。(2)分析实验(二)曲线,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_。【答案】 (1). 农药溶解在水中被带走 (2). 用水冲洗 (3). 植物细胞渗透吸水 (4). 植物细胞吸收溶解在水中的农药分子【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喷洒农药一般是喷洒在叶片,刚用水浸泡时可以去除细胞表面的农药,但是如果浸泡时间长了,外面的农药反而可以进入细胞内,使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浸泡时间短还多植物吸水的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的渗透作用,当吸水时细胞液浓度下降,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而当农药进入细胞内又使细胞液浓度升高。【详解】(1)实验一用纯净水冲比用水浸泡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要少,说明农药主要残留在蔬菜叶片表面,用纯水冲洗时大部分农药被冲走了,能被水冲走的农药存在于蔬菜表面,而有的是进入到了细胞内的农药是冲洗不掉的;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正确的洗菜方法是用水冲洗。(2)实验二的曲线说明刚把蔬菜浸入纯水中时,AB段细胞液的浓度是快速降低的,说明在纯水中,细胞应该吸收水分,结果是细胞液浓度减小;BC段反而是增大原因,农药溶于水,植物细胞吸收溶解在水中的农药分子,使细胞液浓度有所增加。【点睛】本题以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为素材,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彼得阿格雷由于发现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获得xx年诺贝尔化学奖。我们知道,人体有些细胞能很快吸收水,而另外一些细胞则吸水很慢。早在19世纪中期,科学家就猜测细胞膜有允许水分和盐分进入的孔道,每个通道每秒种有几十亿个水分子通过,但这一猜想一直未得到证实。 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红细胞膜和肾脏微管上的一种膜蛋白,后来他认识到这个蛋白有水通道的功能,这就是科学家们长期搜寻的水分子通道。他画出了清晰的水通道蛋白的的三维结构图,详细解释了水分子是如何通过该通道进入细胞膜的,而其他微分子或离子无法通过的原因。罗德里克麦金农由于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制的研究也获此奖。离子通道是细胞膜的另一种通道。他提示了当离子穿过细胞膜时,不同的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同时,离子通道通过过滤机制,只让特定离子通过,而不让其他离子通过。(1)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_,功能特性是_。(2)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膜上的_。(3)水通道、离子通道和离子载体运输物质时的共同特性是_性。(4)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能迅速吸收原尿中的水,最可能的原因是_(5)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分布。 该实验设计有很大的问题,其原因是缺少_。经过完善,本实验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判断实验结果,也可以通过 _判断实验结果。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是_。【答案】 (1). 流动性 (2). 选择透过性 (3). 蛋白质 (4). 专一 (5).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大量水通道 (6). 对照实验 (7). 记录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耗费的时间 (8).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加【解析】【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2)为了探究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需要设计正常温度(37)、低于正常温度和高于正常温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可用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或者比较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时间的长短。本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加快加强。【详解】(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2)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膜上的蛋白质;(3)水通道、离子通道和离子载体运输物质时的共同特性是专一性,即只允许特定的物质通过;(4)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能迅速吸收原尿中的水,最可能的原因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大量的水通道蛋白,从使重吸收水分的效率大大提高;(5)缺少对照组,对照组设计如下:A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细胞放于37度以下的温度下培养;B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放于37度以上的温度下培养.其余条件都相同;经过完善,本实验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判断实验结果,也可以通过记录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耗费的时间来判断实验结果;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加。【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