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诗词-寒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2057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气与诗词-寒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节气与诗词-寒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节气与诗词-寒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诗词 猜节气 找活动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 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 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 冬夏色苍苍 元稹寒露九月节 物候变化 菊渐黄风扫叶雁随阳鸟化蛤早霜 寒露节气常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 太阳到达黄经195 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说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地面的露水更冷 快要凝结成霜了 白露后 天气转凉 开始出现露水 到了寒露 则露水增多 且气温更低 此时大部地区天气凉爽 雨水减少 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 由于寒露的到来 气候由热转寒 随寒气增长 万物逐渐萧落 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 北方已呈深秋景象 白云红叶 偶见早霜 南方也秋意渐浓 蝉噤荷残 寒露节气常识 寒露节气常识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 雀鸟都不见了 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第三候的 菊始黄华 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节气常识 一候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 季秋后至者为宾 通书 作来滨 滨 水际也 亦通 意为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栖息南方的潮湿水滨 寒露节气常识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 小鸟也 其类不一 此为黄雀 大水 海也 国语 云 雀入大海为蛤 盖寒风严肃 多入于海 变之为蛤 此飞物化为潜物也 蛤 蚌属 此小者也 深秋天寒 雀鸟都不见了 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寒露节气常识 三候菊有黄华 草木皆华于阳 独菊华于阴 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 而独菊言者 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时到季秋 大自然阴升阳降 百花渐凋零 而独菊却在此时普遍开放 明艳如霞 会意 外面是 宀 即房屋 中间是 人 人左右两边是四个 草 表示很多 下面两横表示 冰 寒冷是一种感觉 人们虽能感觉到 但是却看不见 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 人踡曲在室内 以草避寒 表示天气很冷 本义 冷 寒冷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贫困 如 寒门 寒女 贫穷家庭的女孩 2 卑微 低微 如 吾本寒家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 3 谦词 如 寒第 对自己家的谦称 寒族 谦称自己的家族 4 冷清 如 寒山 冷落寂静的山 寒月 清冷的月光 金文 小篆 楷体 三 字源 形声 从雨 路声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 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 水 白 2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 酒 枇杷 3 在室外 无遮盖 天 宿 4 表现 显现 袒 揭 暴 小篆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楷体 楷体 寒露习俗 1 登高节到寒露 天高气爽 晴多雨少 最宜远足登高 加上重阳在即 许多人选择登高 以讨彩头 一些著名的观红胜地 如北京香山 南京栖霞山 苏州天平山 长沙岳麓山等 都成为吸引游人的登高地 寒露习俗 2 吃糕农历九月九重阳节 是寒露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日 按 易经 的阴阳理论 物极必反 九已盛到极点 再往下便要九九归一了 为讨吉利 所以要登高 插茱萸 吃重阳糕 饮菊花酒等 寓意步步高 重阳节最早记录始见 西京杂记 每逢九月九 宫中 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云令人长寿 此处的 蓬饵 为重阳糕 有时人们还会在糕上放置小鹿数枚 号为 食禄糕 魏文帝曹丕 九日与钟繇书 有重阳宴饮的描写 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寒露习俗 3 赏菊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与春夏盛开的花不同 菊花是反季开的花 越是霜寒露重 开得越艳 菊始黄华 成为节气的候征之一 赏菊花 也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古书记载 九月九日 采菊花与伏苓 松脂 久服之 令人不老 关于寒露的谚语 枯山寒露惊鸿雁 吃了寒露饭 单衣汉少见 白露身不露 寒露脚不露 吃了重阳糕 单衫打成包 大雁不过九月九 小燕不过三月三 重阳无雨一冬干 晴天寒露冬雪少 春雨多 冀 寒露无雨 百日无霜 湘 寒露起黑云 岭雨时间长 湘 桂 寒露有雨冬雨少 寒露无雨冬雨多 桂 寒露多雨 芒种少雨 闽 寒露多雨水 春季无大水 闽 寒露有雨 以后多雨 湘 寒露若逢下雨天 正二月里雨涟涟 湘 寒露雨风 清明晴风 冀 关于寒露的谚语 农事谚语寒露时节人人忙 种麦 摘花 打豆场 寒露到霜降 种麦莫慌张 霜降到立冬 种麦莫放松 秋分早 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秋分种蒜 寒露种麦 寒露收豆 花生收在秋分后 白露谷 寒露豆 寒露三日无青豆 寒露不摘烟 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 必定心里空 寒露柿子红了皮 苏幕遮 宋 范仲淹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萧疏桐叶上 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 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 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 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 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 将晞聚更难 萧瑟稀疏的梧桐树叶上 借着刚刚升起的满月 露水泛出闪亮的光茫 闪亮的光线装扮了这朴素的寒夜 秋风摇动树叶像摇摇欲坠的白玉令人愁怅 枝干上微微挂着露珠 这寒冷的气温让人怀疑是不是秋天已经过去 细小的声音都能在这夜里被人察觉 月光流遍空气中 被露水湿润的东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见 不厌烦的看着外面的景色可以让我抛开的疲倦 将这美好的景色都聚在一起更是难能可贵的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 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 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 谈笑明月相与闲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唐 韩翃 h ng 城中金络骑 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 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 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 梅山道路长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村行宋 王禹偁 ch ng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 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 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 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 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暮江吟 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饮酒 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菊花 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寒菊 宋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和寒露相关的诗词 寒露时节养生之道 寒露以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谚语云 白露身不露 寒露脚不露 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 所以 可以把凉鞋 单衣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 交替时节 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衣秋季凉热交替 气温逐渐下降 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 一场秋雨一场凉 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 但添衣不要太多 太快 俗话说 春捂秋冻 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 对安度冬季有益 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 另外 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寒露时节养生之道 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明确指出 秋三月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所以秋季宜早睡早起 保证睡眠充足 注意劳逸结合 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 深秋寒气袭人 既要防止受寒感冒 又要经常打开门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条件许可情况下 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 生机勃勃 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 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 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寒露时节养生之道 食自古秋为金秋也 肺在五行中属金 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 金秋之时 燥气当令 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 如果调养不当 人体会出现咽干 鼻燥 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 肺 为宜 古人云 秋之燥 宜食麻以润燥 饮食养生方面 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 适当多食甘 淡滋润的食品 既可补脾胃 又能养肺润肠 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 柿 香蕉等 蔬菜有胡萝卜 冬瓜 藕 银耳等及豆类 菌类 海带 紫菜等 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 莲子 山药 鸭 鱼 肉等食品 寒露时节养生之道 中央电视台 寒露节气拓展 重阳节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 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代 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 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 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 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 嫁与贫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 在皇宫中 每年九月初九 都要佩茱萸 食篷饵 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 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 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 九日与钟繇书 中载 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赏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