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2817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 考纲考情 系统构建 考向突破 微专题 考纲考情明确目的 把握考向 系统构建知识重组 整体提升 考向突破精研高考 综合提升 考向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真题回顾 1 2018 北京卷 4 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 回答问题 图中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思路点拨 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 受岩浆高温作用影响 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C项正确 甲为花岗岩 属于岩浆岩 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A错误 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 断层 上覆沉积物 岩浆侵入 变质作用 因此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 B项错误 石灰岩中的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 D项错误 答案 C 2 2018 江苏卷 5 6 如图为 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 P C D S2 S1 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思路点拨 第 1 题 根据等高线可判断从甲至乙 海拔先升高后降低 为凸地形 C D错 从地层分布看 从甲至乙地层分别是C P C 其地层年代分布是老 新 老 属于向斜构造 岩层应该向下弯曲 A对 B错 答案 1 A 2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 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 思路点拨 第 2 题 据图可知 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东南翼 丙处地表岩层为D 因而从丙处向下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应该比D老 最可能是S1和S2地层 对照图例可知为志留系 A项正确 答案 2 A 考向透析 1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 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 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017 江苏卷 5 6 下图为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乙甲D 丙甲乙 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 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B 2C 3D 4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 具体如下所示 答案 1 B 2 B 命题角度二三大类岩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8 广东佛山二模 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 埋深3 10千米的高温岩体 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 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 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 乙B 丙C 沉积岩D 甲 解析 第 1 题 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属于岩浆岩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分析可知 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 丙是变质岩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 甲是岩浆 经 冷却凝固作用 形成乙岩浆岩 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乙 A正确 答案 1 A 2 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是因为这里 A 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 地壳的厚度较薄C 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 玄武岩地层广布 解析 第 2 题 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岩浆活动频繁 C项正确 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高海拔的高原不是主要成因 A项错误 地壳的厚度较厚 B项错误 玄武岩是喷出岩 不是干热岩的形成条件 D项错误 答案 2 C 3 可燃冰多形成于 A 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 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 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 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解析 第 3 题 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 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B正确 A项错误 三角洲附近的浅海 高纬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 C D两项错误 答案 3 B 考向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真题回顾 1 2018 全国 卷 6 8 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 T1 T2 T3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 T0 T2 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回答 1 3 题 1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B T1C T2D T3 思路点拨 第 1 题 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 对应T0 T1 T2 T3四个平坦面 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 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 或堆积 T0的面积仍在扩大 由于T1 T2 T3平坦而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 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 故A项正确 答案 1 A 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B T2形成时期C T1形成时期D T0形成时期 思路点拨 第 2 题 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通常 流速大 沉积物颗粒较大 流速小 沉积物颗粒较小 砾石的平均砾径T3 T0 T2 T1 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 河流流速最大 故A项正确 答案 2 A 3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B 持续抬升C 间歇性下降D 间歇性抬升 思路点拨 第 3 题 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 有几级阶地 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 而且图示河岸坡度陡缓相间分布 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故D项正确 答案 3 D 2 2013 全国 卷 36节选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 河边和海滨 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 多风 植被稀疏 如图所示区域中 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 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 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思路点拨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知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黄土高原东缘 温带季风气候区 本题为开放性探讨题 观点A主要从风沙堆积 流水沉积和人类活动加剧等方面分析 观点B则主要从气候 水文及人的环保意识增强等方面分析 答案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 北临内蒙古高原 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 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 风出风口后 在M地速度降低 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 位于半湿润区 降水较丰富 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 面积较小 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 位于山区 附近有水库 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选其中一种观点 并提供论据即可 考向透析 1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判断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某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的类型 往往需要综合许多因素 2 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形态 3 典型地貌的判读 1 堆积地貌类型的判断方法 地貌类型判断法 根据材料显示的地貌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类型如下 a 风力堆积地貌 沙漠 沙丘 黄土等 b 流水堆积地貌 洪积 冲积扇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河中或河口沙岛 河流入海口处的沙坝等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见下表 根据地区不同进行判断 a 在干旱地区 一般以风力堆积地貌为主 b 在湿润地区 一般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根据沉积岩层的特征判断 岩层中含有水生生物化石的为水湿环境的堆积 2 风积地貌与风向的关系 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 如下图 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堆积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 如下图 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 2017 全国 卷 9 10 洪积扇是河流 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 除甲地洪积扇外 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回答 1 2 题 1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 坡度和缓B 岩石裸露C 河流 沟谷众多D 降水集中 解析 第 1 题 据材料信息可知 洪积扇主要形成于山口 是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说明河流 沟谷众多 山口密集 读图可以看出 贺兰山东麓河流 沟谷众多 故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答案 1 C 2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 解析 第 2 题 图中图例显示甲地洪积扇上游地形以低山为主 地势起伏较小 水流速度较慢 搬运能力弱 且河流较长 大颗粒的砾石容易在中上游沉积 故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答案 2 B 命题角度二风力作用与风力地貌 2014 安徽卷 32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 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 湖面辽阔 枯水期水位下降 水流归槽成为赣江 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 29 5 N附近 形成于2万年前 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 脊 槽 谷 相间的地形 读图 回答问题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C 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D 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解析 由材料可知 沙山由松散的沙粒组成 故沙山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而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的形成主要是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答案 C 微专题强化技能 素养提升 地貌形成过程分析1 分析思路 2 地貌景观图的判读 1 整体规律 先确定该地貌景观以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为主 还是内外力作用兼有 岩石类地貌景观判断时一般先形成该岩石 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 沉积岩经过沉积 固结成岩 花岗岩经过侵入冷凝作用 玄武岩经过喷出冷凝作用 后地壳抬升 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 2 典型景观图的形成分析 提升训练 2018 安徽宣城二模 湖北省恩施市城中及郊区 分布着独特的丹霞地貌 其中之一俗称 赤壁墙 陡崖绝壁 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经长期外力作用 形成了许多崖洞 由于砂岩质地疏松 易于修整开凿 自古以来 土家族人多以崖穴为家 下图为恩施市六角亭街道瓦店子村的丹霞崖穴民居 据此回答 1 2 题 1 该处崖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动物挖掘 解题思路 第 1 题 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湖北省恩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丰富 气候湿润 流水作用显著 故B项正确 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故A项错误 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海拔 高纬度地区 故C项错误 动物挖掘不属于外力作用 故D项错误 答案 1 B 2 由材料可知组成该地丹霞地貌的岩石属于 A 岩浆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大理岩 解题思路 第 2 题 由材料可知 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红色砂岩为砂岩的一类 属于沉积岩 答案 2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