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案 新人教版【摘要】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希望通过欣赏歌曲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改编造型作为切入口,让学生把听到的感受通过造型或动作来表现,经过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为后面的创编英雄的造型做好铺垫。【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戴红领巾、学敬队礼的活动,激发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渴望及对红领巾的热爱。2通过创“英雄塑像”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即兴创作造型的能力以及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歌表演1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指导学生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 结合图示,模仿、创作造型来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的歌词。3. 歌表演只怕不抵抗二、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初听并回答问题歌曲的名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复听(第一段)找出歌曲中最喜欢歌曲中的一句歌词3再次复听(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的照片)4学戴红领巾、敬队礼5完整表演唱三、即兴合作,创作主题造型1导入师:的确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些英雄故事,还请你们课外去收集了一些。谁愿意为我们讲讲你收集的英雄故事?2个别学生讲故事,分组交流收集的英雄故事3. 结合故事内容创作个体英雄造型4. 教师小结并出示“造型主题”(四个主题)5小组排练、展示主题造型6互相评价表演内容(评价标准:是否与主题相符)四、综合表演表演唱“只怕不抵抗”塑英雄造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反思】学生在一开始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时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在结合图示,模仿造型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歌词的环节中。学生对模仿英雄造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主动提出:歌曲中出现了两句“只怕不抵抗”可以用两种不同的造型进行表现。这个提议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于是,第二次的歌表演采纳了学生们的意见。学生在这次的演唱中不仅准确地演绎了歌曲的情绪,同时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唱准了两处“只怕不抵抗”的旋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学生的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但本课的教授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学生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很多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拿捏不准的话会出现脱离音乐课变成班会课的现象。因此老师们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背离音乐性的前提下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与感悟,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叫我唱歌我唱歌教案 苏少版【学习内容】唱 叫我唱歌我唱歌听 对鸟x k b 1.c o m奏 竖笛接龙【文本分析】一、叫我唱歌我唱歌是一首南京六合地区民歌。歌词采用打比方、用衬词等方式,体现不同特色。这首歌是五声徴调式,两个乐句的节奏及结构相同,全歌占了一大半的衬词加入,不仅增强了歌曲的地方色彩,还提供了“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的可能,教学中可以采用“劳动号子”来丰富演唱效果。二、浙江民歌对鸟为表现鸟类的歌曲,结构短小简单,旋律优美流畅,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唱与欣赏。通过对这两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到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三、本课可以通过与老师一起做“竖笛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逐步掌握发音、手指动作的基本要领。【学习目标】1、学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2、通过学习对鸟感受鸟儿的音乐形象,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3、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导学过程】一、 律动二、 发声三、 学习新歌1、导入请同学们观赏“隔上段”(让同学感受音乐情绪及劳动情景。)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2、范唱。老师演唱一首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间劳动过程的歌曲。3、学唱1)我们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2)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3)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4)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劳动的心情。5)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自主学习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四、 欣赏对鸟1、仔细听该歌曲有什么显著特点?歌曲的节奏(散板式的山歌)旋律(舒展优美)形式(对山歌)2、听用浙江方言学唱。五、竖笛练习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精彩五分】竖笛精彩表演。【导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