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说课稿.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0791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测量力的大小一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处于本单元的中间。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题。认识和使用一种工具来解决问题,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这一课分成了三个部分,首先是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先决条件。教材上提供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图片,以及关于力的单位的文字介绍,那么这就是一份很好的“说明书”,我们需要做的就要让学生去阅读这份“说明书”,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测力计的原理。而第二部分是使用测力计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同时也用文字提示了学生使用注意事项,学生需要在文字提示的指导下来实践测量方法,同时进一步感知力的单位概念。第三部分是让学生做橡筋测力计,这个是对测力计种类的一种拓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制作知道不同的测力计可以测量过轻或者过重的物体,但是这不是对力的深入学习理解,与这个单元的主题设计联系不紧密,因此,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研究。教材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对于一种未知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说明资料、动手实践等方法去学习掌握。但是对于学习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进行检验。而人们检验认知的办法往往是通过继续实践,但是在继续实践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已经认识的东西进行反思和发现问题。因此,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汇报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二、学情分析:因为本课是学生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而弹簧测力计的核心部分是弹簧,学生在生活中和前几课的学习对弹簧是有定的感知和了解的,而这节课是要求学生知道力量大小对弹簧长短的影响效果,以及利用这个效果来准确表示力的大小,因此通过让学生观察和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知识点。而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对物体结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保证学生自主完成对弹簧测力计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认识。而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由于学生具备的阅读图片和文字的能力,可以按照文字图片的示意以及实验记录表格的提示进行实验,但是对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去理解,因此,这里需要学生在动手实验后,通过汇报和交流来反思这些操作方法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验后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来反思和提醒自己对使用方法的理解。当然,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出现交流无序或者不能主题鲜明的进行交流,那么我们在交流前可以为学生设计好交流要点,让学生的交流围绕要点开展。这样不仅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民主、尊重。学生对于一种新工具的学习常常还是期望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而没有学会自己去研究,长久造成学生学习的不自信与探究的不勇敢。而我们利用任务驱动,用“合同”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学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心,促进了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一、 教学目标:1. 学生在观察阅读的过程中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受力大、伸长长”;2. 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知晓弹簧测力计的单位和使用注意事项;3. 学生在测量物体重力大小过程中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 学生在预测与实际检测物体重力过程中建立“牛”大小的实际概念;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认识使用陌生工具的方法和信心。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学生倾听1. 我们学习了“重力”,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重力”。2. (老师出示木块、钩码、钥匙等物品)它们的重力大小一样吗?3. 它们的重力大小是多少呢?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测一测。4. 分发“合同”1.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2.老师设计统一的几种测试物品,有利于学生对检测结果的汇报和交流;3.在检测物品中有很轻的纸片和很重的铁块,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同时也让学生去寻找检测超出范围的测量工具。二、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按“合同”进行学习(见“合同”)5. 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A关注学生阅读进程;B关注学生合作情况C关注学生实验记录D关注学生汇报准备让学生在“合同”的帮助下,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而教师的关注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利用的资源,他们可以向老师询问,但询问的前提是自己在动手与思考过程中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三、汇报1.学生汇报;2.听的各个小组按照老师公布的汇报要点进行点评3.学生点评点:A指针调零;B读刻度的角度;C纸片的重力测试结果出现差异,说明这个测力计无法准确测出太轻物品,即超出测量范围;D铁块太重超出测量范围;E对于测量结果有微小差异,需要我们进行估读;F重力与质量单位是不同的。6. 现在请大家汇报你们的检测结果,请按以下几点进行汇报:a我们怎么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检测的b估计重力大小与实测重力大小c估计和实测的差距有什么变化。7. 老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于学生的点评点说出自己的看法:A指针未调零,造成结果偏大或者偏小;B读刻度的角度不水平,造成结果偏大或者偏小;C纸片的重力测试结果出现差异,说明这个测力计无法准确测出太轻物品,即超出测量范围;D铁块太重超出测量范围;E对于测量结果有微小差异,需要我们进行估读;F重力与质量单位是不同的。汇报要点既是让汇报的学生理清汇报思路,也是给倾听学生关注点,让学生的交流主题和针对性更加的明确。四、拓展学生倾听8. 纸片太轻、铁块太重,都超出了今天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那么我们该怎么去测量它们呢?请大家仔细阅读书上第78页的方法,看看你能不能测量出来。引导学生课后制作与探究。三、 学案设计: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合同1. 合同目标:A学习弹簧测力计的结构;B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C学习力的单位;C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测量老师提供物体的重力大小。2. 合同步骤:A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请到观察一下弹簧测力计,并结合书上第77页右边的图片,了解弹簧测力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和同学猜一下各个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B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出力的大小呢?我们动手来试一试。先用一个很小的力拉弹簧秤,看看弹簧的形状有什么变化,指针在什么位置;然后再用一个大一点的力拉弹簧测力计,再看看弹簧的形状和指针位置。C这个实验说明拉力越大,弹簧会被拉的越 ,而指针会指到数字更 的刻度上。D那么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小格的力是多大呢?请和同学讨论一下。E力的单位应该是多少呢?请看书第77页左下角灰色方框里的文字。F用手在测力计上拉1牛的力,感觉一下是多大的力。G接下来我们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物体的重力,在测量之前请先阅读书上第78页上面“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和下面的测量记录表,看看我们的测量需要注意什么,需要记录什么。H测量完毕后,准备汇报,汇报时请注意汇报以下几点:a我们怎么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检测的b估计重力大小与实测重力大小c估计和实测的差距有什么变化。3合同作业: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测量不同大小的力会有什么变化?B力的单位是什么?1牛的力大约等于多少克物体的重力?哪些物体大约是1牛?C使用测力计时为什么需要先调零?D使用测力计读数时为什么视线要和指针相平?E使用测力计时为什么不能超过测量范围?F请按书第78页下面的方法制作测力计,并想想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六、板书设计: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第9课的内容,原课题为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在学生经历了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管理鱼和蚯蚓的栖息地的基础上,将汇集、整理、整合观察到的事实和收集到的资料,进一步建立起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一看法扩展到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因此,本单元的标题生物与环境似乎更贴切于本课的教学。本课与其他实验活动探究课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对前一阶段的实验探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教学难度也比实验活动探究课大。教学内容分两部分:讨论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这一部分有两项内容。一是“香蕉、松树、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二是关于天鹅、白鹤的形态、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找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通过深入认识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设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认知目标:1 通过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了解植物的叶与环境的适应性。2、通过比较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3. 通过相关视频、图片,学生更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能力目标:1 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获得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协作能力。情感目标:1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品德。教学重、难点:了解动、植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并能自己总结出以上结论。三、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新好奇,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水平,与小组成员共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以来,学生一直在接受科学探究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在科学探究方面所需要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都比三、四年级有进一步的发展。四、 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我设计本课主要构建以“探究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只有切实以活动为基础,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可供研究的材料,直观的教学产生感性的认识。(一) 创设情景,激疑导思科学探究始于疑问,但科学问题的提出,需要有一定客观基础与求真创新的精神。松树、香蕉、仙人掌都是学生熟悉的植物。我设计本环节时先出示这三种植物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很多学生都认为太简单了,但真的说起来才发现自己对这些植物只有片面、大概的了解。这样老师很自然地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二)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必须要通过交流,没有一个人能单独一人进行研究,必须和同伴进行交流,信息互相沟通,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讲科学探究从表面意义上讲就是探索研究,探索是去寻找证据、寻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研究是和同伴一起切磋交流,甚至是辩论,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探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收集事实进行探究,我设计了下面一些环节:1、观察松树、香蕉、仙人掌的叶。每6人为一小组,为每小组都都准备了这三种植物的叶。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叶,比较三种植物叶的不同,讨论这三种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它们的叶的形态有没有关系。2、公布网址,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查阅松树、香蕉、仙人掌的资料,主要观察它们的叶的特点,比较它们的生活环境,小组讨论叶的特点和生活环境之间有没有联系,是怎样的联系。验证同学们讨论的结果。3、“植物的其他器官、其他植物也会与环境适应吗?”当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松树、香蕉、仙人掌的叶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后我又提出了以上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收集足够的事实进行全面地研究,所有植物的形态结构都与其生长的环境适应。这一环节是通过进入资源库参观实现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事实资料。4、研究动物。天鹅和白鹤是平时少见的动物,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进行教学更直观,更生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适当地记录,听取学生的讨论。重点提示观察、探讨天鹅、白鹤的颈、腿、喙(告诉学生课文中“嘴”的说法不科学)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然后邀请学生进入资源库中学习交流其他动物的特点。5、整理归纳。把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贴在黑板上,向全班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不同,是学生主动地在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下得到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怎样让学生在40分钟内经历人类历史上,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研究呢?这就是我们做老师的艺术。(三) 汇报成果,学习评价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鼓励学生对前一阶段的研究作书面的总结与反思。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学习评价栏目讨论并填报。然后以竞赛形式汇报本小组在参与整个活动中感受,各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学生们畅所欲言,各书己能,整节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最兴奋的是他们发现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通过参与自主探究教学活动,学生在思维方法、看问题敏锐程度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有较大的提高。(四) 生动表演,活跃气氛整整一节课的查找资料、归纳整理前一阶段活动的记录、结果,虽然也有讨论、交流和汇报,但内容、气氛似乎较严肃。为此我设计了有趣的表演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扮演鱼和蚯蚓,表演鱼、蚯蚓和“我自己”在遇到危险时的反应。学生们的表演都搏得了大家轻松一笑。最后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鱼能在蚯蚓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吗?”“人能够在鱼和蚯蚓的生存环境中生存吗,为什么?”,以此来归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五、 教学评价1、 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师:天鹅、白鹤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此问题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能从“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方面思考,同时,直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2、 自评与互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老师都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每一步的付出都得到肯定,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课后还进行这样的自评与互评:我很棒仍需努力有待改进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积极探究主动参与认真思考小组合作积极发言与汇报在评价的同时学生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在评价中获得了进步。六、 教学体会1、通过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设制教学网站,既使教材原有的魅力尽情地发挥出来,也使一些不太符合教学实际的内容通过调整有了落脚点,达到了教材与教学的有机融合。2、在网络中进行科学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参与性强。利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学习,让交流与分享更广泛,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七、 板书设计生物与环境 香蕉 松树 仙人掌叶 宽大 针形 刺适应生活环境 雨量多 干旱寒冷 干燥天鹅 白鹤形态结构 颈长 喙宽扁 脚有蹼 颈长 喙尖 腿长适应生活环境 水面游泳 浅水岸(设计意图:将植物、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进行对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