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备课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0263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备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备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备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备课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建桥梁教学目的:认识桥梁的分类。 研究不同桥面的承重力大小的实验。 知道拱吊桥、斜拉桥的承重力比平板桥的承重力大,而拱桥的承重力最大。 从建瓜皮桥的的实验中体会建桥的喜悦和艰辛,培养创新精神和大胆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研究不同桥面的承重力大小的学生实验和建瓜皮桥。教学方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引出新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水里看是一个洞,岸上看是一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东。(打一建筑物)。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3 建桥梁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桥的分类1分类: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桥梁,像东大桥啊,北洋桥啊,还有铁路桥等等,那你知道这些桥都是由那两部分组成的吗?(桥面和桥墩)。那你能把这些桥分分类吗?(出示幻灯片)(1.)桥的结构形状:平板桥,吊桥,拱桥. . (2.) 桥的建筑材料:木桥,石桥,混凝土桥,铁桥. .(3)、桥跨越的对象:跨河桥,跨谷桥,高架桥 (4 ) 桥的用途: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 2.画桥桥的分类标准不同,桥的名字也就不同,可是桥的结构形状却是万变不离其中。如果老师用一条直线做桥面,两条直线做桥墩的话,你能画出平板桥吗?那吊桥比平板桥多了什么?怎样画出来呢?拱桥的桥墩是什么样的形状呢?你能把他画出来吗?3建桥。这三名同学的桥画的真好。那你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搭建一座简易的桥呢?你搭建的这座桥是什么桥?活动二:桥的承重力与什么有关1.看了同学们搭建的桥梁,我有一个疑问,那种桥的承重力大些呢?谁的承重力最大?请同学们猜测一下。(讨论,猜测) 2.到底哪种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比较大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你的猜测是否准确。3.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找同学读温馨提示,理解其中重点词语。 4.小组演示,教师巡视点拨。 5. 小组汇报你在这三种不同形状的桥面上各放了几枚硬币?你发现了什么?6.新知运用:受伤的小象想到河对岸吃鲜嫩的青草,走哪一座桥最好?为什么?(出示幻灯片)活动三:制作瓜皮桥拱形的承重力大,由很多个拱形组成的大拱形的承重力更大,所以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赵州桥,我们城东公园里美丽又结实的拱形桥。同学们你想搭建一座这样的拱桥吗?下面我们就来建一座瓜皮桥。瓜皮桥很难建成的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你们组的瓜皮桥建成了吗?是怎么建成的?心情怎么样?你们的瓜皮桥为何没有建成?能找出原因吗?三、总结归纳,大胆创新。 同学们在这节课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能运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母亲河设计一座既美观又结实的洋河桥吗:?这位同学的桥很有创意,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设计?板书设计 3 .建桥梁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一、思效(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观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之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的。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他们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吸纳相关教学素材,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在学生汇报认识和见过一些桥的基础上,我增加教师在备课时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更为丰富的一些各式各样各个国家的桥梁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桥,所采取的方式是幻灯片的播放,先分散再集中。这样在较短时间内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视野,通过学生的了解,教师的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众多桥中找出各种桥的特点。课的最后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让学生解决,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热情,不仅让他们能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而且能让他们自主的设计桥。(二)改变教具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教师的智慧来自哪里?智慧来自敬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维护生计的手段,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由此带来的是情感上的冷漠和无奈,工作上的应付和松懈,也就没有什么激情,谈不上什么创造,”我虽然不是智慧型的教师,但我是教学中的有心者,会在课堂中及时记录孩子们在实验操作、探究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进行反复思考,也会在听课时记录上课教师在活动材料、教具等方面安排的合理性,这些为我制作和改进教具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建桥梁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时间用来动手搭建桥梁而不是去准备布置建桥梁所需的用具,于是我改变了教材原有的搭建桥梁的材料,改用可循环使用的木块作为桥梁,吹塑板作为建桥梁的底座,卡纸作为桥面,胶带纸作为反复使用的黏合剂,此教具集中凸现以下几个特点:操作方便,形象直观,效果明显,携带方便,循环使用利于课内外探究,同时节约资源,制作成本低,教师可省下很多无用之功。以前总是有人说作文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用在制作自制教具中也恰当不过了,制作教具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二、思得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非常的兴奋,走出教室大家还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突然第三组同学走到我身边,“老师,我还想知道校门前的立交桥他建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她扑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满怀期望地看着我,出乎意料之外,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我停住了脚步,回身看看其它同学,请问谁能帮她解答?同学说:“你回家之后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帮助你查。”同学说:“还是上网查找速度快,内容还多!我愿意帮助他查,我家有电脑。”同学说:“我可以问问我爸爸,因为他是搞设计的,经常和建筑打交道,也许会知道。”看到已经走出了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还这样高,看到学生又开发了新的学习资源,我想我应该推波助澜,促进“资源共享”,于是我鼓励身边的孩子们回家后继续进行探究,保证下次创造机会让他们来相互交流。 静下心来,由此我想到了,是啊,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可以在心中划上一个句号,带着一种满足感走出教师;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或问题,带着许多问题走出课堂,这使我对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要把下课铃声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尽心功课学探究活动的广阔天地,科学探究没有终点。 同时,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自身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环节,去发现探究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过程了充分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储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教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恐怕学生学习什么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科学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三、思失(一)板书上的阴差阳错往往象这样的评优课大家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也例外,可以说样样都是亲历亲为,数来数去,早早的都将上课所需物品分类包装,但是却在板书上发生了问题,因为课上我要围绕三种桥进行研究,课前我用电脑打印出三种桥梁的名称,只注重了外观的颜色、大小,却没有看到三种桥梁的名称是否正确,造成课堂上既有文字板书,又有粉笔板书,比较杂乱。(二)欠缺随机应变上过多次公开课,但到现在为止一上公开课就会紧张,课前紧张,课上紧张,致使有时候教学衔接上语言不够灵活,虽然课前已经试教过,可以说心理很有数,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衔接可以说非常熟悉,但到了新的环境,就显得有些被动和紧张,可能是心理素质不够好,有时候总是担心脱课,所以在课的最后学生讨论和汇报比较匆忙。四、思改(一) 改教学过程“首尾呼应”开课前每组出示一张图片,不同场景的画面,请学生思考,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桥,开门见山。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听听他们原本自己最为原始的想法,教师作为一个了解,从而引入到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在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自己最初的设计有没有改变,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并把他用笔把你的想法设计在开课时发给你的纸上,这样学生就会在意境中有针对性对画面上的场景来设计,同时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首尾呼应。(二)改板书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力求在简约精当的文字、简笔画上尽可能多的反映丰富的内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三)加强心理素质为了更好的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要有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首先要硬着头皮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首要态度;2、加强学习。学习本学科知识要精而深,同时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关的其它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做到旁征博引;3、保证提前有充足的时间备课。要做到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举例以及补充辅助内容,力求具体到每一个设问和提问等细节环节,唯有详尽之至,方能克保较好的教学效果;4、在课下实战训练。可以让家人、学生、朋友或同事作你的听众,业余时间经常进行课堂教学实战训练,可以让他们临时向我提出突发问题,锻炼我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坚持下去我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五、思考在我与学生共同经历了这节课之后,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我去思考的,也是我将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思考一:小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是丰富的,是不可限量的。我们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其闪光。小玩具所引发的就是该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大脑中知识的外化现象,是学生在“用科学”。而学生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必须是书本上的知识,即“大科学”被学生所接纳,内化为学生大脑中知识的一部分。“大科学”也蕴藏在教具里。教具中隐含着“大科学”。故而,教师对教具的开发和改进,也就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开发。这有助于激励和促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性循环。思考二:越是学生的东西,越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越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事物、一现象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时,才可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事物和该现象的活动中去。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来解决,从学生中来,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必然感到亲切、可信,必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事实证明如此。基与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选取激趣材料或实验材料,应尽量从学生周围、生活中去选取。建桥梁课后教学反思西 岗 区 香 三 小 学安 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