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881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反思一、思效(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观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之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的。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他们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吸纳相关教学素材,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在学生汇报认识和见过一些桥的基础上,我增加教师在备课时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更为丰富的一些各式各样各个国家的桥梁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桥,所采取的方式是幻灯片的播放,先分散再集中。这样在较短时间内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视野,通过学生的了解,教师的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众多桥中找出各种桥的特点。课的最后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让学生解决,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热情,不仅让他们能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而且能让他们自主的设计桥。(二)改变教具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教师的智慧来自哪里?智慧来自敬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维护生计的手段,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由此带来的是情感上的冷漠和无奈,工作上的应付和松懈,也就没有什么激情,谈不上什么创造,”我虽然不是智慧型的教师,但我是教学中的有心者,会在课堂中及时记录孩子们在实验操作、探究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进行反复思考,也会在听课时记录上课教师在活动材料、教具等方面安排的合理性,这些为我制作和改进教具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建桥梁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时间用来动手搭建桥梁而不是去准备布置建桥梁所需的用具,于是我改变了教材原有的搭建桥梁的材料,改用可循环使用的木块作为桥梁,吹塑板作为建桥梁的底座,卡纸作为桥面,胶带纸作为反复使用的黏合剂,此教具集中凸现以下几个特点:操作方便,形象直观,效果明显,携带方便,循环使用利于课内外探究,同时节约资源,制作成本低,教师可省下很多无用之功。以前总是有人说作文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用在制作自制教具中也恰当不过了,制作教具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二、思得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非常的兴奋,走出教室大家还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突然第三组同学走到我身边,“老师,我还想知道校门前的立交桥他建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她扑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满怀期望地看着我,出乎意料之外,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想过,我停住了脚步,回身看看其它同学,请问谁能帮她解答?同学说:“你回家之后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帮助你查。”同学说:“还是上网查找速度快,内容还多!我愿意帮助他查,我家有电脑。”同学说:“我可以问问我爸爸,因为他是搞设计的,经常和建筑打交道,也许会知道。”看到已经走出了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还这样高,看到学生又开发了新的学习资源,我想我应该推波助澜,促进“资源共享”,于是我鼓励身边的孩子们回家后继续进行探究,保证下次创造机会让他们来相互交流。 静下心来,由此我想到了,是啊,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可以在心中划上一个句号,带着一种满足感走出教师;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或问题,带着许多问题走出课堂,这使我对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要把下课铃声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尽心功课学探究活动的广阔天地,科学探究没有终点。 同时,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自身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环节,去发现探究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过程了充分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储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教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恐怕学生学习什么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科学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三、思失(一)板书上的阴差阳错往往象这样的评优课大家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也例外,可以说样样都是亲历亲为,数来数去,早早的都将上课所需物品分类包装,但是却在板书上发生了问题,因为课上我要围绕三种桥进行研究,课前我用电脑打印出三种桥梁的名称,只注重了外观的颜色、大小,却没有看到三种桥梁的名称是否正确,造成课堂上既有文字板书,又有粉笔板书,比较杂乱。(二)欠缺随机应变上过多次公开课,但到现在为止一上公开课就会紧张,课前紧张,课上紧张,致使有时候教学衔接上语言不够灵活,虽然课前已经试教过,可以说心理很有数,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衔接可以说非常熟悉,但到了新的环境,就显得有些被动和紧张,可能是心理素质不够好,有时候总是担心脱课,所以在课的最后学生讨论和汇报比较匆忙。四、思改(一) 改教学过程“首尾呼应”开课前每组出示一张图片,不同场景的画面,请学生思考,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桥,开门见山。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听听他们原本自己最为原始的想法,教师作为一个了解,从而引入到认识桥、了解桥、搭建桥,在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你自己最初的设计有没有改变,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并把他用笔把你的想法设计在开课时发给你的纸上,这样学生就会在意境中有针对性对画面上的场景来设计,同时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首尾呼应。(二)改板书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力求在简约精当的文字、简笔画上尽可能多的反映丰富的内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三)加强心理素质为了更好的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要有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首先要硬着头皮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首要态度;2、加强学习。学习本学科知识要精而深,同时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关的其它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做到旁征博引;3、保证提前有充足的时间备课。要做到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举例以及补充辅助内容,力求具体到每一个设问和提问等细节环节,唯有详尽之至,方能克保较好的教学效果;4、在课下实战训练。可以让家人、学生、朋友或同事作你的听众,业余时间经常进行课堂教学实战训练,可以让他们临时向我提出突发问题,锻炼我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坚持下去我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五、思考在我与学生共同经历了这节课之后,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我去思考的,也是我将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思考一:小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是丰富的,是不可限量的。我们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其闪光。小玩具所引发的就是该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大脑中知识的外化现象,是学生在“用科学”。而学生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必须是书本上的知识,即“大科学”被学生所接纳,内化为学生大脑中知识的一部分。“大科学”也蕴藏在教具里。教具中隐含着“大科学”。故而,教师对教具的开发和改进,也就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开发。这有助于激励和促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性循环。思考二:越是学生的东西,越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越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事物、一现象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时,才可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事物和该现象的活动中去。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来解决,从学生中来,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必然感到亲切、可信,必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事实证明如此。基与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选取激趣材料或实验材料,应尽量从学生周围、生活中去选取。建桥梁课后教学反思西 岗 区 香 三 小 学安 焱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实录 长阳实验小学 万松青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桥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设施,而“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桥梁为什么可以建得那么长”等问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桥梁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他们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素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把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用卡纸自行设计桥梁,并研究桥梁的承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部分又有两个活动组成:研究不同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研究同一种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施考虑,我选择两个相同的新华字典作为桥墩、用相同材料和大小的纸制作桥面,勾码作为重物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并比较它们的承重力。二、教学理念: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设计桥梁、进行预测、实验验证、分析数据等等,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的。2、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过程与方法:1、会自己设计搭建几种桥梁。2、学会在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清楚的表达研究过程和结论。3、能够应用课内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获得全新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意识到作科学研究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教学难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桥梁课件(有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也有长阳的一些学生熟悉的各种桥梁)、纸桥、卡纸、勾码、桥梁承重统计表,实验报告单、实验篮、剪刀、记号笔。学生准备:卡纸、勾码、剪刀、新华字典、一次性筷子、一样长的稍粗的绳子、透明胶、课前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桥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桥吗?能说出它们是属于哪种桥吗?(也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桥梁的图片,拿到课堂上展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桥的种类,教师相机指出其中有一座石桥是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杰作赵州桥。)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桥的图片,你能不能根据它们的形状再来给这些桥分分类?(学生会说出很多种分类的方法。教师引入到按形状分成拱桥、平板桥、斜拉桥上面来)课件展示按形状分的三类桥师:你能分别给这三类桥起个名字吗?所以按形状分类还有几种,这儿老师就不说了。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查一查,因此要在后面加个省略号(师板书)。(二)进行预测,研讨实验规则师:预测一下哪一种桥的承受力最大?(指名回答)师:要比较这些桥谁的承受力大,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较?师生研讨总结出以下几点:1、一张纸做一座桥。可以任意折叠或剪裁。2、要用统一的重物来测试承受力,不能借助外力。3、桥墩之间距离要统一。4、用来搭桥的纸应该完全一样。(三)搭建桥梁,知道桥梁的承受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设计桥梁师:老师现在给你一些卡纸做桥面,用你们的新华字典做桥墩,还有一些辅助材料,你能设计出这三种桥梁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搭建才坚固,在白纸上画设计草图,画好以后全班交流。)师:你们的设计都不错,能说说你是如何考虑的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师:因为一节课时间少,所以,我们搭建的时候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学生分组动手搭建预测桥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学生搭建完毕,首先要对自己设计的几种桥梁进行承受力的预测。)师:我们的桥梁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力呢?还是请大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一次预测吧。(发表格)桥的形状预承受的重量实际承受的重量实际测试师:在测试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引导学生说出:放重物时要放在桥梁的中间;要轻轻地放;注意桥面的变化,做好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比较不同形状桥梁承受力的不同。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用摄象机拍下桥梁坍塌的镜头)(四)分析数据,发现问题。1、各组将实验数据填写在班级大统计表上。2、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上数据发现了什么?跟我们原来的预测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表意见)组织学生将不同形状承重力差距最大的桥进行展示。(教师回放拍下的桥梁坍塌的镜头)师:什么原因使他们承受力差距如此之大?(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发现:桥梁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五)向课外延伸1、学生观看桥梁课件。师:与我们今天的桥梁设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身边的桥梁说一说、谈一谈。2、观看教师设计的纸桥,鼓励学生在课外设计出更好的纸桥来。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老师给大家的材料不多,你们回家以后可以找到更多的材料,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的桥梁呢?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有关“桥梁”知识方面的网站,你们可以课后查找有关资料。bridgechampion/http:/www.sinobridge.net/http:/www.cnzhaozhoubridge.com/http:/www.doctorbridge.com/website/教后反思:本课是“力”单元的第三课,在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验,发现纸桥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通过探究了解,认识桥梁的作用。本课教学通过观察认识各种桥梁、探究体验纸桥与形状的关系、思考桥梁发展与人类的关系等一系列研究活动,感受、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本课内容是由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从学生熟悉的小桥开始,使学生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感受桥梁的结构。通过动手设计搭建纸桥,了解桥梁的作用。通过探究体验纸桥与形状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当教师在让学生自己设计桥面时,需要注意,不用提出任何要求,寻求答案的方法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意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学生在记录纸桥的承受力与形状的关系时,这里主要由学生自己将发现填写下来,他发现什么,就填写什么,不一定统一为一种形式。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物体,哪些应用了本课所学的科学道理。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桥梁,引导学生对桥梁的整体和局部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桥梁的一般组成,对桥梁的结构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同时介绍各种桥梁,如:十七孔桥、铁桥、廊桥、立交桥、石桥、斜拉桥、浮桥、铁索吊桥、高架桥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亲自动手探究纸桥桥面的不同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通过小组和班级的交流,归纳、概括出“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学生在实验、记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现什么,就填写什么。3.实验前的方法知道到位,包括一些细节。 课前我也亲自做了实验,最后决定用字典代替桥墩,用卡纸代替桥面,从学生的预测到设计实验,再到实验探究,看起来程序清晰,但是,本节课也明显的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在让学生说桥的分类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以至于后面没时间让学生交流。第二没有给学生一个充分记录、整理事实、分析事实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