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8课时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5189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8课时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8课时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8课时 走进法治天地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时走进法治天地河南中考题组1.(xx河南中考A卷,2,单选)“爸爸,我一直想对您说:想让你陪我玩一会儿,你却总在玩手机,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爸爸,请放下手机!”近日,一篇小学生作文刷爆网络,不少家长看了后直呼“脸红”“惭愧”。这告诉我们()A.家庭保护很重要,依赖父母最可靠B.网络世界乐无穷,沉迷手机好心情C.家庭需要正能量,亲情陪伴助成长D.兴趣爱好各不同,换位思考互尊重2.(xx河南中考A卷,2,单选)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河南模拟题组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xx郑州二模,1)我国现有中小学生约1.8亿,调查显示,xx年参加课外辅导的近1.4亿人次,大量涌现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xx年2月26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不良行为,促进校外培训行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上述举措()A.表明我国将全面取缔校外培训机构B.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C.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有利于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xx漯河一模,2)据媒体报道,郑州市一些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偷偷向学生销售电子烟,在“电子烟不是烟”的鼓动下,不少中学生购买后“吞云吐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小学生年龄小,社会保护需做好B.电子香烟不是烟,新闻媒体管太宽C.电子香烟危害大,谁再销售处刑罚D.不良行为需改正,全民执法齐行动3.(xx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期末,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始终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苍蝇老虎一起打”体现的法律特征是()A.法律以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同道德一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4.(xx漯河一模,2)xx年1月18日,周立波在美国深夜开车“蛇行”,后被警方拦截搜查,警方从车上搜出古柯碱与枪支后逮捕周立波和副驾驶座上的唐爽。北京时间1月20日,周立波在美国当地接受法院传讯,在缴纳5000美元保释金后获得保释。造成周立波如此结局的根源在于()A.寻求精神刺激,借以激发灵感B.个人信仰缺失,法治观念淡薄C.从众心理严重,盲目猎奇跟风D.逃避现实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5.(xx说明与检测)辍学引发“官告民”。因听任孩子辍学,某地5名学生家长被镇政府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其立即送子女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经法庭调解后,双方当场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等事宜达成共识。这一事件说明()A.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B.政府权力至高无上,往往能够一告就赢C.送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义务D.各方应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6.(xx说明与检测)右图中该学校这种行为()A.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B.维护了其他同学的正当权益C.侵犯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D.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7.(xx说明与检测)仔细观察右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有()A.闯红灯违法,要受到惩罚B.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守法C.父母要为子女树立好榜样D.曝光闯红灯有点小题大做8.(xx安阳一模,5)xx年11月11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学校应该()A.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B.加强学生法治教育C.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二、辨别与分析(10分)9.(xx郑州四十七中联考,9)自北京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因虐童事件被曝光以来,网上一片哗然,也有部分家长“添油加醋”编造传播虚假内容。目前,当事人刘某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被刑事拘留,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家长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教育部副部长对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做出回应:我国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目前已经启动相关程序。三、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0.(xx信阳一模,11)材料一张某(女)与郑某(女)都是某中学在校学生。张某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升入初中后,面对相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思想上开始松懈,并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十四五岁的郑某同样比较叛逆难管,不服从学校和父母的管教,有时间就玩游戏。xx年某日,二人因琐事发生纠纷后,相约在校外打架。之后,张某联系多名同学及好友约四五十人到达约定地点与郑某打架。最终郑某被殴打致身体十几处皮下出血,头部外伤引起颅脑损伤死亡。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材料二我国发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目的是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提高青少年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某学校开展了“法治教育进校园,学法守法我当先”的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请你为同学们写一句守法宣传口号。(不得与材料重复。2分)(2)结合材料一案例,你在自身成长方面能得到哪些启迪?(两方面即可。4分)(3)为什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两方面即可。4分)11.(xx郑州二模,11)材料一从个人信息保护到财产安全,从婚姻家庭到缴纳物业费,每个人从生到死的一切衣食住行、经济活动等,都与民法紧密相关。我国198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许多规定已不合时宜,完善民事法律和制度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材料二xx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亮点主要有:增加了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明确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禁止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规定见义勇为致受助人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等。本部法律被表决通过充分体现了国家立法理念、立法精神的进化和立法制度的创新发展。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阅读材料一,谈谈你的感悟。(两方面即可。4分)(2)请结合材料二具体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的意义。(三方面即可。6分)四、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2.(xx安阳七中月考,12)xx年7月19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某校九年级(2)班为此举行了“中学生与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调查展示】班会课前,社会调查小组以此为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下图是班会课上他们部分调查结果的展示:(1)请你分析上面的图表,归纳其中蕴含的信息。(至少两条,4分)【提出建议】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2)班会上,大家围绕如何拓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途径展开了讨论。请你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分别向学校、家庭、社会各提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建议。(6分)13.(xx洛阳一模,13)xx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到如今的民法总则,一字之变,背后却是立法理念、立法精神的变化和制度的创新发展。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等等。据悉,你校正在举行普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谈谈民法总则体现了哪些新的立法理念、立法精神?(三方面即可,6分)(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落实民法总则的理念、精神?(两方面即可,4分)答案精解精析河南中考题组1.C本题考查家庭保护的相关知识。题中小学生作文的内容说明了家庭保护、父母亲情对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作用,C符合题意。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但依靠不是依赖,依赖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A错误。沉迷手机危害大,B错误。D观点明显与材料的寓意不符,排除。故选C。2.D材料主要说明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趋势明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学校加强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所以D符合题意;A是错误的观点;只有执法机关才能依法行使执法权,B本身说法错误;解决问题少年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共同努力,C观点片面。故选D。河南模拟题组一、比较与选择1.D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错误。A说法错误。B与题意无关。D是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的积极作用。故选D。2.A文具店偷偷向中小学生销售电子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违反了社会保护的相关规定,A符合题意。B是对文具店偷偷向学生销售电子烟行为的错误认识。只有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C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D错误。故选A。3.C“苍蝇老虎一起打”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正确。A、B观点不符合题意。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等力量保证实施,D错误。故选C。4.BB是造成周立波如此结局的根源。A、C、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5.ACD辍学引发“官告民”体现了A观点。C、D是对未成年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B说法错误。故选A、C、D。6.CD漫画中学校清退差生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A、B认识错误,C、D是对该行为的正确评价。故选C、D。7.ABC漫画中父亲因闯红灯被曝光,体现了A、B观点。漫画中儿子看到父亲因闯红灯被曝光说明父亲没有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和引导孩子,C正确。D是对闯红灯被曝光事件的错误认识。故选A、B、C。8.ABCD本题要求回答学校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应采取的措施。A、B、C、D都符合题意。二、辨别与分析9.答案(1)红黄蓝幼儿园的虐童事件侵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使家长和全社会倍感痛心。(2分)(2)家长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要用合法手段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部分家长传播虚假内容已经触犯了法律,没有正确维权,应受到法律的制裁。(3分)(3)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学前教育立法可以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律保障。(3分)(4)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少年儿童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分)解析解答辨析题,首先要依据教材知识和试题的背景材料对观点进行正误判断,然后分别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虐童事件痛人心”正确,写出虐童事件的危害即可。可以从受虐待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方面分析其危害。依据背景材料的相关内容,可知“家长维权理应当”片面。写出家长应依法维权,不能采用非法的手段维权,否则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即可。“学前教育需立法”正确,写出学前教育立法的作用即可。“儿童健康可无忧”错误,写出儿童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即可。三、观察与思考10.答案(1)遵纪守法心常有,幸福生活跟你走;遵纪守法是抵达自由人生的前提;自由之花,永远为遵纪守法者开放;知书达礼,学法修身;知法守法我积极,一生一世我受益;知法守法全民事,和谐文明大于天;知法守法不犯法,学法懂法有办法;等。(2)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应杜绝网瘾;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学会自主学习,适应中学学习的节奏;青春期要善于调适逆反心理;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要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3)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建设让法治意识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影响从而违法违纪;法治教育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需要。解析第(1)问,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学法守法我当先”,审设问,要求写出一句守法的宣传口号,因此围绕守法的要求、作用、意义写出一句宣传口号即可。第(2)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应杜绝网瘾;“联系多名同学及好友约四五十人与郑某打架”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叛逆难管,不服从学校和父母的管教”要善于调适逆反心理;“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要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等。第(3)问,要求回答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教育的作用、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薄弱等。11.答案(1)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法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等等。(4分)(2)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促进法治建设;适应时代变化,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或: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道德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等等。(6分)解析第(1)问,找到材料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题的关键。“每个人从生到死都与民法紧密相关”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民事法律和制度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法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第(2)问,找到材料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题的关键。“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促进法治建设;“增加了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明确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见义勇为致受助人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四、活动与探索12.答案(1)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很广泛,学校、家庭、媒体等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多数中学生具有一定维权意识,但部分学生在面对不法侵害时不能做出正确选择;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运用能力不高;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多数不能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老师教授是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仍需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力度;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等。(不论从一个图中还是从两个图中,只要能答出2点符合题意的信息即可。每点2分,共4分。)(2)学校: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创新法治教育课堂,力求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法治教育,不失时机地进行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如知识竞赛、法治教育园地、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公开审判;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创造法治教育的氛围;将法治素养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实行学校法治教育岗位责任制;等。家庭: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树立良好家风,带领孩子参加普法教育活动;注重家庭文化建设,树立平等观念,使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重视心理品质教育,加强心理沟通,培养自主、自立、守法意识;创设家校共育制度,积极参加家校普法共建活动;制定家庭法治教育手册,及时督促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树立榜样,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等。社会:倡导文明新风,创造学法守法的氛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法治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开展与社区的共建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街道开展法治宣传,在实践中学法、用法;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专题法治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管理,鼓励弘扬法治精神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等。(考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分别答出1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仔细分析图中的数据蕴含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一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中: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有老师教授、新闻媒体、父母传授以及其他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很广泛,学校、家庭、媒体等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老师教授45%”通过老师教授是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体22%”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父母传授15%,其他途径18%”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仍需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的力度。图二“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中:通过向老师、家长和司法部门反映84%多数中学生具有一定维权意识;选择忍气吞声的16%部分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采取的是向老师、家长和司法部门反映或忍气吞声,这些都属于被侵权后的做法面对不法侵害不能做出正确选择,没有做到依法办事,多数不能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等。第(2)问,审设问,要求向学校、家庭、社会各提出一条拓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创新性建议。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提出即可。如:学校方面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家庭方面带领孩子参加普法教育活动,社会方面创造学法守法的氛围,等。13.答案(1)民事活动不得违背道德原则;民事活动应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时代性,个人信息、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等。(6分)(2)在民事活动中,自觉遵守道德,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依法履行民事义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实施与年龄、智力相符的民事行为;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等。(4分)解析第(1)问,找到材料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如:材料中的“不得违背公序良俗”道德原则;“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体现时代性;等。第(2)问,审设问,要求从青少年的角度回答如何践行民法总则理念、精神。结合上问中民法总则体现的理念、精神,分别写出自己的做法或行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