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照相机和眼睛3教案 青岛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9035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照相机和眼睛3教案 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照相机和眼睛3教案 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照相机和眼睛3教案 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照相机和眼睛3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知道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认识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简易照相机。3.乐意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眼睛视觉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眼球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分组材料:每组一个凸透镜片、两张硬纸卡、一张半透明纸、一把剪刀、一个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好,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的步伐去欣赏各地的美景吧。(课件出示照片)大家说这些风景美吗?世界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对,是照相机.(板书: 照相机)二、新授(一)照相机的构造1.提问:相信大家都拍过照片,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看来,同学们对照相机特别得好奇,都想进一步了解它,那就让我们和照相机交个朋友,来了解他。好吗?3.观察照相机的构造老师给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照相机,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照相机有哪几部分组成?注意轻轻地拿,细细地看,不要损坏咱们的好朋友照相机,好吗?4.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照相机有几部分组成了吗?谁来说一说。这面凸透镜实际上就是照相机的镜头,(板书:镜头)这是照相机的光圈 决定光线经过的量,光圈越大,光量越多进入软片;光圈越小,能进入的光线越少。(板书:光圈)对,这是照相机的胶片。(板书)用来显示物体的像5.请看示意图,讲解。6.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动手都脑,知道照相机的主要构造了,那么谁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猜想一下。(二)做照相机刚才同学们对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进行了一些猜想,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接下来你们的表现会更精彩.那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对,进行验证,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任何的猜想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想不想亲自作一个照相机来探究一下?1.老师为你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从材料袋里拿出来.这是两张硬纸,一张半透明的薄纸,一面凸透镜,请参照课本69页的提示以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小照相机,好吗?制作之前,要先干什么?对,研究一下制作方案,请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准备怎样做.2.交流方案。3.进行制作。4.展示照相机。(三)玩照相机1.同学们真棒,又快又好地做作完了照相机,让我们来玩玩自己亲手做的照相机吧。可以到位下,到窗边,请用你的相机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看有什么惊奇的发现?注意想办法看的更清楚些,看清楚后让听课老师和其他同学也看一看,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来分享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2.通过玩照相机,你觉得你的照相机做的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通过做照相机、玩照相机你认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四)眼睛的成像原理刚才同学们通过玩照相机,了解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学得很投入,下面请同学们轻松一下,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照相机,好吗?(媒体放图片)同学们看的很入神,看了后你有什么感想?想不想要一台高质量的照相机?其实,这台照相机就在你自己身上,猜猜看,是什么?对,是眼睛.(板书眼睛)1.猜测眼睛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他把美丽的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你知道眼睛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猜测一下。(或许和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有相似之处吧)2.观察眼睛的构造让我们用自己身上的相机互相拍摄同学的眼睛,在拍摄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对照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你们猜测一下,眼睛应该有什么构造和照相机有相同之处?(两人为单位观察讨论) 3.交流:你认为眼睛应该有什么构造和照相机有相同之处?(眼睛应该和照相机一样有镜头、光圈等类似的东西吧。)4.你们的猜想很有道理,请看老师为你制作的眼睛剖面图吧。(课件演示眼睛剖面图)这是瞳孔,这是晶状体,这是视网膜,你知道眼睛的构造了吗?5.眼睛究竟是怎样看到物体的?让我们来进行模拟实验吧。请同学们看老师为你们提供了眼球模型,这是瞳孔,晶状体,这是视网膜,还有一根蜡烛,一盒火柴,实验时注意要把用过的火柴放桌子边上,不要往地上乱丢,请同学们开始研究吧。6.学生实验。7.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眼睛和照相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8.是的,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请看录象.9.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了吗?你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吗?(解释一下为什么视网膜上是倒像,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正像)三、总结这节课咱们共同研究了照相机和眼睛,你有什么收获?你还学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转眼间过去了,你能评价一下你们组同学的表现吗?老师也想评价一下同学们的表现,这节课对老师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节课,老师很惊喜地发现同学们会观察,会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相信未来的科学家将从你们当中诞生,有信心吗?现在就让我来为小科学家们照张相作为永久的纪念吧,请同学们往中间靠一靠好吗?请把你最灿烂的笑容展现给大家好吗?同时请你们记住有一位莱州的科学老师,她的名字叫侯美玲,(出示屏幕)她的愿望是未来的科学之星从你们中间诞生!谢谢大家!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教案 教科版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课从观察身边物体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鼓励他们在活动中自己猜测、了解、解决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本课教学主要研究的是物体的沉浮和物体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五年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学很容易展开。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猜测、实验、验证以及通过现象寻找原因等思维方法,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沉和浮,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基本方法。 2.物体沉浮是在一定条件下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判断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无关系。难点:物体的沉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它的大小有关。教具准备:小组观察用:木块、石子、小纸片、瓶盖。小组观察用: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纽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小组观察用: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材料一组(5个);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圆柱体材料一组(5个)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 明确目标(师出示西红柿)这是什么?还有别的名字吗?现在老师把它放到水里,在水中西红柿会怎么样?(板书课题:沉 浮)学生做出猜测之后,教师设疑: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试试看。(师演示)【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实验的目的在于利用学生喜欢猜测的心理,使学生在似知非知状态下的思维快速进入积极的兴奋状态,在渴求的欲望中明确了“沉”、“浮”的意义】二、亲自实验 获得真知实验1:教师质疑:这个西红柿在水中是浮着的,同学们看桌子上的物体,(石子、小纸片、瓶盖、木块)认识吗?它们在水中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呢?(小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演示放置瓶盖的不同方法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小结:同学们采取的方法不同,所得出的观察结果也就不同,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两种观察方法,也是同学们采用的方法:(出示幻灯片)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指名读)教师强调:这也是我们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基本方法。同学们就利用这两种方法去验证一下,瓶盖究竟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提问:通过观察,同学们想一想,在观察物体沉浮是采用那种方法比较好呢?为什么?【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故意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产生不同结论,引发争议,在“知道了,但又不敢肯定”的时候调动学生探究精神。】教师引语: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学生拿出1号袋的物体: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橡皮泥、钮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在观察之前先推测他们的沉浮,并根据推测把物体分为“可能沉的”一堆、“可能浮的”一堆,在验证推测。(小组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这不但符合科学课的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一旦在实验中验证了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他们会获得更强烈的成功感,培养学生探研精神。】提示:1.有没有推测错误的?谁来汇报? 2.你是根据什么推测这些物体沉浮的? 3.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板书:大小 轻重) 4.谁能举例说明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呢? 5.根据同学的回答提问: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设计意图:几个问题的提出,有意在学生头脑中制造“知与不知”的矛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教师置疑:究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我们逐一地进行观察,下面我们先来观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观察1:学生:把胡萝卜、铅笔、自动笔、橡皮、橡皮泥、纽扣、曲别针、蜡烛头、牙签、石子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列,并用卡片在下面标出它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然后再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中掌握和应用“比较”方法和能力,为下一个环节的再实验搭桥铺路。】实验2: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拿出2号袋的材料(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提问: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称一称(板书:轻重一样)学生把这组材料按大小顺序排列,先推测它的沉浮,再放进水中观察,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板书: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提问:为什么用前面的材料观察时,却没有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系呢?【设计意图:设立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严谨科学观察事物的意识形成,也是对学生前面观察结果的肯定。】教师引语: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在轻重一样时,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那么,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我们继续来观察。观察2:学生:把按大小排列的物体重新按轻重排序排列,也在下面标出是沉的物体还是浮的物体,看一看。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提问:验证物体的沉浮到底与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观察呢?实验3:学生拿出3号袋的材料,观察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板书:大小相同)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观察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采用逐一攻破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先扶后放,力求科学性,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不断冲突的问题,不断修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攻歼精神。】三、巩固所学 灵活运用教师提问:如果现在有人问你,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你会怎样回答呢?师:现在老师问一问同学们: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浮?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沉?【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一举两得,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又灵活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为什么重几十吨的轮船能够在大海中航行呢?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物体的沉浮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学生下节课继续探究“沉”、“浮”知识投石激浪。】板书设计: 轻重一样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沉 浮 大小相同时,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教学反思: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课教学时深深的体会到:在科学课上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因为学生是科学学科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引领者,当学生的思维矛盾时应及时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具有充分感知研究对象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观察现象,通过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探究欲准确总结概括出来。当学生在研究物体的沉浮和物体大小、轻重的关系时,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观察、比较、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