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两首 3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936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两首 3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两首 3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两首 3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两首 3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一课时情境引入教师介绍鹳雀楼。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展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旳登鹳雀楼自读文本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1.教师范读2.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学习生字交流研讨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楼:l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独体字,两笔。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m,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ng,读后鼻音。独体结构。有7笔。层:cng,读平舌音,后鼻音。2.导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大意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指名试读试讲后,教师精讲点拨:第一句:白日:此处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第二句: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更;再。这句诗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也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质疑答疑 这里没有大海,怎么会有入海流呢?专项训练 、体会诗的意境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课堂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综合训练1.指导朗读,背诵课文白日 / 依山尽,黄河 / 入海流。欲穷 / 千里目,更上 / 一层楼。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2.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第二课时情境引入同学们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展示目标学习一处风景。-庐山 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讲解题意自读文本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生词2. 再读古诗,尝试理解不认识的字词。交流研讨齐读古诗,纠正读音:找后进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范读古诗,讲读法: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生朗诵,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合作指导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1.一句一句的研究,先说说字词的意思,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2.解决不了的可以联系上下文试着解释。3.课堂预设: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二轮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生汇报。质疑答疑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老师在黑板画上的简笔画,让学生找一找画中的峰、岭。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专项训练1.古诗可分为所见和所感两部分,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2.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3.诗人眼中的庐山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4.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背诵:生背诵古诗课堂小结:讲故事盲人摸象。想一想,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综合训练1.组词 壁( ) 横( ) 侧( ) 岭( ) 庐( ) 缘( )臂( ) 衡( ) 测( ) 领( ) 炉( ) 原( )2.选择正确的一项“欲穷千里目”中“千里目”的意思是( )A 眼睛能看到以千里的地方B 眼睛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C 千里眼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情境引入展示目标自读文本交流研讨质疑答疑专项训练课堂小结综合训练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情境引入展示目标自读文本交流研讨合作指导二轮交流质疑答疑专项训练课堂小结综合训练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授课时间 年 月 日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21古诗二首 2教学反思 冀教版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幼儿园甚至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背了,学生早就滚瓜烂熟了。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对于熟悉的古诗,他们早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越是学生熟悉的简单的东西就越难上好,他们个个都认为自己都会了,不学了。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却要让他们不仅仅停留在背诵上,还要能理解诗意,体会意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体会古诗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录像的运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结合资料去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在这节课中还存在不足:比如,在评价学生时,语言也显得苍白,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地方要加以改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得更多。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是苏轼五首记游庐山诗中的最后一首。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复习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字词落实比较扎实,但是也存在些不足,在课后我也进行了反思,也得出了一些个人体会,主要有下面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扶放结合,不能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代教学不应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师为中心,不应该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理解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体会,尊重他们不同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点评,不能含糊不评,这样极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教学古诗重在领会大意,习得方法。领会古诗的大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学的长远目标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古诗乃至课文的方法,以便学生以后能够自主阅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一个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那么这个学生的思路就会狭窄,学习的内容也是老师自己的体会,学生就成了老师的“克隆”。相反,如果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就能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长远发展。3.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4.教师上课需要激情,语言要能够抑扬顿挫,不能够平平淡淡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一节课都是同一个语调,没有起伏的话,学生就不会激起多大的学习欲望,课堂氛围可能也会死气沉沉,甚至会出现学生开小差,打瞌睡的现象。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能重能轻,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话,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会跟随你语言的抑扬顿挫,绽放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爱上你的课,渴望听你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