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151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概括和进一步发展 内容包括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一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物质上 精神上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变革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二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 三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历史体现 四 现代科技革命引发一系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呈现升级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变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一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一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社会建制 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 要素 价值观念 行为规范 组织系统 物质支持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 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 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 二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 贝尔纳 1954 历史上的科学 社会职业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核心 科学技术的职业化1 古代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前史2 近代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肇始近代科学家角色 大学教师 艺术家 工匠1662年成立的皇家学会是欧洲第一个获得官方承认的科学组织 这时英国是世界的科学中心 科学家 最早提出是1834年英国哲学家惠威尔近代技术专家角色 3 现代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确立科学家角色 进入20世纪以后 科学成为社会的建制 从而科学家角色被确立起来 因素 大学改革 工业实验室 国家直属科研机构现代技术专家角色 科学技术一体化 4 科学家角色类型 根据默顿的理解 1 研究角色 2 教学角色 3 管理角色 4 把关者角色科学家会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时间量和精力状况 以自己的方式把四类角色结合在一起 角色分配 角色磨擦 角色保持著名科学家会有更多角色要求 弗朗西斯 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为了应付洪水一般涌来的各种要求 曾设计了一种通用的谢绝书 上面写道 克里克博士对来函表示感谢 但十分遗憾 他不能应你的盛情邀请而 给您签名 为您的事业出力 赠送照片 阅读您的文稿 为您治病 做一次报告 接受采访 参加会议 发表广播讲话 担任主席 在电视中露面 充当编辑 赴宴后作演讲 写一本书 充当证人 接受名誉学位 三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 内涵1 科学技术投入体制统计中国科技查询子专题数据图形 对比模式 htm2 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3 科学技术的法律调整立法4 科技研究的管理体制我国 二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一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1 社会分层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是两类 1 按人的属性如性别 年龄来分层 2 依据人的社会属性如收入 权力 权威和声望 教育程度 职业等来分层 2 科技界的社会分层 科学社会学家对科学中的分层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美国的科尔兄弟在他们的著作 科学中的社会分层 中指出 在科学界 显然有 富有者 和 一无所有者 科学史家普赖斯在他的 小科学 大科学 一书中 根据科学家的论文生产率 把他们分为高产者 低产者 贡献大的 贡献小的 并据此得出科学家的宝塔形的分层现象 在最下面的是发表论文最少的大多数人 在最上面的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极少数人 洛特卡 平方反比关系朱克曼在其著作 科学界的精英 中在讨论科学精英及奖励制度时也描绘了科学中的分层现象 她根据具体统计数字得出美国科学界分层现象中那个基础宽广的金字塔 权威结构是科学界的分层结构主要形式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现象 是一种由社会承认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体系 3 科技界的社会承认主要通过学术职位承认和学术声望承认表现出来 学术职位指科学家在学术单位所担任的职位 学术职位承认根据学术职位的高低来获得承认的 学术声望的大小 主要用 知名度 来反映 知名度 有关因素 1 机构声望的光环效应 即在高声望机构工作的科学家更容易被关注 更容易获得学界的高评价意见 2 科学奖励的声望效应 3 科学家论文数量及其被引证的状况 4 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的金字塔结构 美国社会学家哈里德 朱克曼描述了科学界的分层现象 各个层次的科学家人数比例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的结构 在我国 科研人员通过评定技术职称形成等级结构 包括初级 如实习研究员 助理工程师 助教 中级 如助理研究员 讲师 工程师 和高级 如副教授 副研究员 高级工程师 教授 研究员等 科研人员的最高荣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2016年止 科学院院士750人 外籍院士78人 工程院院士827 外籍院士49中国科学院 路甬祥个人认为 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对院士制度的批评 5 科学权威的作用 1 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做出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通过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促进科学进步 2 保证科学正确的普遍主义原则及民主精神 3 促进科学思想的有效交流 4 科学研究领域之外的作用 二 科学技术界的互动 1 科技界的互动及形式社会互动 简称互动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 或人们对他人的行动和反应过程 一般认为 德国社会学家G 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 社会学 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 科技界的互动 是指科技界内部 科学家之间的交互作用 科技界的互动有学习 交流 合作与竞争 冲突等形式 其中交流是最重要的互动形式 学习包括知识的传授 模仿 暗示 科学交流系统与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的进步有赖于科学思想的有效交流 交流系统是科学的神经系统 它接受到刺激又把刺激传递到科学的各个部分 剑桥大学的下午茶60诺奖 正式 非正式竞争与合作 资源 大科学 科学界存在三个方面的冲突 来自科学活动固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科学争论和优先权之争 来自于科学成为社会建制后产生的不同的社会分层之间的矛盾 主要是科学权威与非权威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来自于科研组织行为的冲突 2 科技界的互动的功能正面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负面作用表现为某些背离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原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提出 五个不希望 不希望出现什么都参加的 社会活动 院士 不希望院士为了论文能在更高一级的杂志上发表而在别人的成果上挂名 不希望院士压制不同的学术观点 轻率否定别人的科研成果 不希望院士参加一些商业炒作和商业包装活动 不希望或就是明确反对院士参加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 三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实体性1 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2 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 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3 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4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 四 科学共同体1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 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 是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 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 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 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 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 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20世纪40年代 英国科学家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M 波拉尼就探讨过科学共同体的某些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R K 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知识 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 1962年 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T S 库恩的 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版后 科学共同体更加引起科学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 按库恩的说法 科学共同体遵守同样的 范式 paradigm 所谓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 包括共同的信念 共同的价值标准 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等 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 传统 理性和方法 2 科学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1 清晰可辩的核 2 相当数量可见度高的成员 3 崇高的科学集体威望 3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1 共同的学科观和方法论观念 2 共同的基本理论假设 基本理论原理和基本理论观点 3 共同的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理论主题 4 内部专业交流比较充分 5 保持相对稳定 6 规范对科学理论和科学家的评价 4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能形成持续的科学研究能力 对科学成果进行同行评议 为科学家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的机会等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作用 是通过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社会效果和在科学共同体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表现出来 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的互动主要方式是科学交流 通过交流使科学家获得学术承认 马太效应 强化科学分层 5 科学共同体的效应分析 1 马太效应默顿以 马太福音 中的 因为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 叫他有余 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 来命名 马太效应 其含义为 凡是在事业早期即表现出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家在从事研究的训练和设备上都被给予较好的机会 而只要其能力不低于其他科学家 其终将在个人成就和获得报酬上遥遥领先 能否获得有利条件和设备往往关系到成就的质量 进而关系到报酬的多少 而报酬反过来又能化为用以从事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从一开始就占优势的科学家就得到更多的机会去获得进一步的成绩和报酬 相反却使未能获得有利条件者越来越贫乏 对获奖者来说 马太效应 从荣誉 人力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揭示了存在于奖励系统中的优势累积效应 2 光环效应在科研论文中 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 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非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最初作出了重要发现 以后他们的工作也被频频引证 而被引证的程度可部分地表明一位科学家的 可见性 科尔兄弟称之为 光环效应 该效应是马太效应在论文引证方面的表现 3 回溯效应 当一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得到承认以后 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科尔兄弟称这种现象为 回溯效应 4 波顿克效应 bordertown 经常被用来解释科学家们因在机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不佳而造成的承认不利 该效应最严重的受害者是那些在低声望和边远地区机构任职的科学家 他们很难获得同行的承认 即使是其应得的奖励也是如此 5 棘轮效应 默顿发现 科学家荣誉的获得是一种 棘轮效应 即科学家一旦因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 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现象恰如棘轮装置 故被称为 棘轮效应 这也是马太效应起作用的基础 五 学派 无形学院 学会 1 学派 1 一种重要的社会内在形式 由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组成 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带头人 有的学派还有世代相继的师承关系 甚至有广泛的国际性 内聚性 权威作为组织的核心 整体性 形成有竞争力的集体 传承性 形成学术思想的历史继承关系 排它性 学术思想上的党同伐异 2 学派的形成条件 有一位有威望的学派领袖有共同的研究纲领良好的交流 协作氛围有补充新人员的渠道有实验室有经费支持 3 学派的功用 培养杰出科学人才的摇篮 如名师 带头发展科学的重要力量 新的科学生长点 纽带作用非正式的形式 如波尔学派的午餐讨论会 李比希学派 李比希 1803 1873 德国化学家 创建有机化学理论 发明实验室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 开创农业化学 化肥工业把Giessen建设为世界化学的 圣地 吸引各国青年学子 名师出高徒 人才脱颖而出 形成李比希学派 是跨国学派 李比希科学家族 发现苯环结构的Kekule是李比希的学生 发明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是李比希学生的学生 截至1955年 出现40位诺贝尔奖得主 功勋卓著的哥本哈根学派学派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巨大的科学能力 富有生命力 但有师徒冲突 过分排它形成门户偏见时也会影响科学的发展 2 无形学院 圈子 1645年 英国一些学者 医生每周在伦敦举行集会 讲座 讨论学术 1646年在牛津大学活动 化学家波义耳 物理学家胡克 雷恩 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等也加入了这个群体 旨在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波义耳称他们为 无形学院 Invisiblecollege 后来演变成 英国皇家学会 美国的普赖斯教授 把某一研究领域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群体称为 无形学院 意指那些从正式的学术组织派生出来的非正式学术群体 这些小群体的成员彼此保持不间断的接触 彼此传阅手稿 相互到对方的机构中进行短期的合作研究 以优秀科学家为中心 以学术思想的沟通为宗旨 以学术讨论 通信交流为形式 立足于自由联合的科学家非正式团体 内在社会形式之一 往往是多学科的 强调交流借鉴 所以排它性不强 任何大学科中都有这种小规模的 百人左右的 无形学院 他们互送未定稿 通信 交流信息 或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互访或合作来加强联系 在科学前沿 往往是由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的 无形学院 创造出新知识 然后由正式的交流系统来评价它 承认它 传播它 现代沟通手段 Email 六 技术共同体与 创新者网络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技术范式 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一定的原理 解决一定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 技术共同体 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 三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一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爱因斯坦把科学家分为三类 第一是功利型 大多数人从事的科学事业只是一个职业 为了谋求自己的收入 名誉 地位 倾向于争取有直接效应的成果 第二是兴趣型 少数人从事科学事业是出于个性化的爱好 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 从好奇心出发 因而能获得更出人意料的发现 第三是信仰型 极少数有着执著信仰的人把科学作为神圣的事业 以宗教般的使命感 忘我的天职感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往往能获得最大的发现 跟踪 式的科学家显然是第一种类型 他们通常不会有创造性成就 科学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 以及这种知识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时的作用 技术的体制目标则是功利的 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 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1 科学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精神气质 公有主义 communalism 普遍主义 universalism 无私利性 disinterestedness 独创性 originality 怀疑主义 scepticism 简称CUDOS 公有主义 科学知识的共有性 科学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Publicknowledge普遍主义 科学标准的一致性 人们评价任何科研成果都应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 而不应该考虑政治的 人种的 社会的 文化的 宗教信仰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无私利性 要求人们在知识生产中要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大最高利益 而不应以此谋私利 独创性 独立思考 提出新知识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要求人们对任何科研成果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2 技术的社会规范研究不多齐曼技术的社会规范的研究 所有者 局部的 权威的 定向的和专门的 3 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冲击及其应对 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特点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2 科学 技术 生产 的体系结构 二 科学技术社会化1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2 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 三 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1 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2 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 二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一 区域 空间 运行的不平衡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是不平衡的 1939年贝尔纳在 科学的社会功能 首先提出科学的主流即科学中心的概念 并认为科学中心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间流动的概貌 1962年神户大学汤浅光朝运用历史比较法和数量分析法进一步揭示了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 他认为如果把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同期内全世界科学成果的25 作为它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标志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 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上按如下顺序转移的 意大利 1504 1610 英国 1660 1730 法国 1770 1830 德国 1875 1920 美国 1920 汤浅现象告诉人们 一个国家保持科学兴隆的平均周期为80年左右 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 并不意味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的科学规模的绝对下降 而只是表明另一个国家科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得更为迅速 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 理性精神 海外贸易 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 产业革命等 经济中心的转移英国 德国 美国经济中心转移与有正相关 二 过程 时间 运行的不平衡性 科学发展的加速规律 科学的指数增长率 恩格斯 科学也是按照几何级数发展 科学的发展速度 可以说是与其出发点起的 时间的 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 20世纪50年代 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用科学家人数 科学文献数 科学经费为指标 提出了科学的指数增长率 进一步具体了恩格斯的思想 普赖斯在 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中 以科学杂志和科学论文为科学知识发展的重要指标 分析了从1665年世界出版的第一份科学期刊 伦敦皇家学会的 哲学论坛 以来科学期刊增长状况 发现1750年全世界出版的科学期刊只有10种 到1800年有100种 1850年为1000种 1900为10000种 1960年为10万种 由此普赖斯得出结论 科学杂志每隔50年数量增加10倍 而文摘杂志自1830年以来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据此他得出一个科学知识 按指数增长的规律 即著名的 普赖斯曲线 其表达式为 Y AeKtY代表现有的科学知识量 A代表初始知识量 k是常数 取决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生产力水平以及其他因素 t代表时间 一般以年为单位 三 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整体 一 二 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苏联科学史家 哲学家凯德洛夫1970年代初提出带头学科 在一定时期内 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走在其它学科前头 并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 凯德洛夫描述了带头学科从近代到现代的更替过程 1 力学 17 18世纪 2 化学 物理学和生物学 19世纪 3 微观物理学 20世纪前50年 4 控制论 原子能科学和宇航学 20世纪50年代 70年代中 25年 加速性 Tn 200 2n 1他预言新的带头学科是分子生物学 下一个带头学科将是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 凯德洛夫指出了带头学科更替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 如 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 等 这部分给出了带头学科产生及更替的原因 科学中心与带头学科 四 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 1 技术引进2 技术转移3 技术贸易4 境外技术开发5 技术联盟合作开发不同国家要据此制订出适合自身条件的科学技术运行的目标 体制与保障措施 打破和利用这一不平衡性 三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一 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是通过研究与发展促进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组织和制度系统 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系统建立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衡量指标 二 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战略方针的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区域示范探索 三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1 科学奖励制度默顿在发表于1957年的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一文中 通过对科学史上大量存在的科学家相互争夺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 开创性地引入了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 并力图表明科学奖励系统是理解科学建制如何运行的基础 科学奖励是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对具有创造性认知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科学活动的积极肯定 即对科技工作者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及其为社会进步作出的创造性贡献予以承认和荣誉 以激发他们竞争进取的积极性 科学奖励方式 1 命名法 2 奖金 奖章 荣誉职位 荣誉称号的授予和科学史家的记载等诺贝尔奖 2 技术专利制度3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