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0612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史试卷(文科)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 命题人:班级 姓名 考号1、前 817 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 B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C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 D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2、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 ;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A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阶层固化,等级森严3、 “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 ”该思想提出者是A荀子 B韩非子 C秦始皇 D董仲舒4、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 ,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5 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产品种类非常丰富C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生产管理特别严格6、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 厩苑律 仓律 金布律 关市律 工律 工人程 均工 徭律传食律 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这表明秦朝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7、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丞相是金印紫绶、俸禄万石,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俸禄二千石。这说明了A “汉承秦耐”说法错误 B御史大夫几无实权C汉代“三公”是虚设 D丞相一职位高权重8、在今湖北云梦睡虎地所发的秦墓竹简中,出土了一些法律文书,其中一份资料记录户籍,写着:“某里的无爵平民甲的家外、妻子、子女、奴婢、家财、畜产如下:家屋一栋二屋,各有人口,室皆瓦盖,设有木造的门;种有桑树十株;妻某在逃,不予查封;成年女儿某,未婚;未成年男子某,身高六尺五寸;奴婢:未成年女子某;雄犬一只。该制度旨在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C巩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9、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 。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 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10、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尚书官位低微,但“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同时设中常侍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A进一步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 B降低宰相在中央机构中的地位C确保皇帝诏令按照程序来实施 D完善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官制11、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强化中央集权 D小农经济发展12、西汉司马迁在 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A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 B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C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 D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1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 、 “(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14、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 、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5、唐代手工业行会都有从业者共同议定的行规,对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据此可知,唐代A手工业规模与前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 B政府对手工业行会的管理非常严格C行会对技术垄断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 D个体手工业者数量较前代大量增加16、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 ,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A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C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D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17、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掘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人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上,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18、根据表 1 可知唐代表 1 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类别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总计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制科 88 657 10 74 36 9 134A土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B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C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D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19、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 ,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 ,主张“农末皆利” 。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据此可知,上述思想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 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20、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 ,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21、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 庄子来诠释论语 ,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 中庸 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22、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23、 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A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等级森严,制度矛盾C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重视理学,以备顾问24、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25、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此外,丘陵、山地还种上了北方传入的粟、豆等。北宋从印度洋半岛引进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原产西域的西瓜在北方较多栽种,并传入南方。两宋时期,还培育出豆芽和韭黄。摘编自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材料二 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这些物品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 1800 到 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摘编自唐建光舶来的盛宴 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口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物种交流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两宋时期的物种交流相比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的不同之处,并加以评析。(12 分)26、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太学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最高学府。 史记记载:“公孙弘请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为博士官(专研究诗 书 礼 易 春秋的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 (汉武帝)制曰: 可。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基本情况。(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12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2018 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B C A D A A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B D C D D A D A21 22 23 24 A C C D 25 题(20 分)(1)南北物种交融(2 分);南方逐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2 分 );外来物种的引进(2 分);新物种的培育(2 分)。(2)不同: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经济作物交流为主;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品牌化的包装。(每点 2 分,任答4 点即可,共 8 分)评析:全球物种交流,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1 分) ;促进了品牌消费意识的形成(1 分) ;加强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分)。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1 分)26 题(20 分)(1) 基本状况:继承先代教育传统;主要传授儒家经典;由朝廷在京师创办,地位高;选拔学生的依据是德、才、貌兼备;有年龄要求,没有严格等级限制;学校规模不大;目的是为维护统治培养人才。 (任答四点即可 8 分)(2) 特点: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日益完善与规范;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明辨义价值观) ;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答出四点即可 8 分)原因:政治上: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重文轻武,崇尚文治,社会相对稳定(2 分)经济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1 分)思想文化上:理学的兴起于发展。 (1 分)27 题(12 分)示例一: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3 分)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 (8 分)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 (1 分)示例二:论题: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3 分)论述: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经济义务。 (6 分)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