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62742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 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C. 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 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答案】C【解析】A. 干冰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周围温度急剧降低,使水蒸气液化,能够形成人工降雨,故A正确;B. 常温下,碘酸钾在空气中很稳定,因此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故B正确;C.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C错误;D.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其中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D正确;故选C。2.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据此判断。【详解】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中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A错误;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利用的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利用的是吸附作用,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正确;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利用的是漂白粉的强氧化性,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C。3. 下列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 氢氧化铁胶体 B. 硫酸溶液 C. 食盐水 D. 漂白粉【答案】A【解析】【分析】胶体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据此解答。【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B、硫酸溶液形成的分散系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错误;C、食盐水形成的分散系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错误;D、漂白粉是由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形成的混合物,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答案选A。4.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aC2 B. Na2CO3 C. CO D. CO(NH2)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属于有机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不属于有机物。考点:有机物点评:CO、CO2、H2CO3、碳酸盐、Al4C3、SiC、KSCN、HCN等虽然也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性质相似,一向把它们归为无机物研究。5. 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FeCl3+3KSCN=Fe(SCN)3+3KCl B. 2HClO2HCl+O2C. SO2+H2O2=H2SO4 D. Fe2O3+3CO2Fe+3CO2【答案】A【解析】【分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6. 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照易分解B.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降低C. 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D.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答案】D【解析】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不稳定性,还具有强的氧化性等。所以A、光照易分解是其不稳定性的表现,故A正确;B、露置于空气中因其挥发导致溶质减少,溶液浓度降低,故B正确;C、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能氧化几乎所有的金属和绝大多数非金属,所以能与碳反应,故C正确;D、常温下铜可在浓、稀硝酸中发生反应,而铁、铝在浓硝酸中才能发生钝化,所以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7. 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A. C2H5OH B. CCl4 C. C2H6 D. CH3CO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烃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选C。考点:考查了烃的概念的相关知识。8. 为了鉴别某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A. 滴加浓硝酸 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 点火灼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则鉴别某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点火灼烧,浓硝酸只能使部分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不能鉴别,答案选D。考点:考查有机物鉴别9.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要用阴阳离子的电子式表示,为,故A错误;B.氮原子的孤电子对未标出,故B错误;C.正确;D.水是共价化合物,要用共用电子对表示,为,故D错误。故选C。点睛:书写电子式,首先需要明确物质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要用阴阳离子的电子式表示;共价键要用共用电子对表示。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 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 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C.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D. 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答案】A【解析】分析:A项,NH4SCN用于检验Fe3+;B项,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C项,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D项,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详解:A项,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项错误;B项,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B项正确;C项,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项正确;D项,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D项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Fe3+的检验、盐类的水解、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Cu与FeCl3的反应,熟练掌握典型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答案】D【解析】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3+3NH3H2O=Al(OH)3+ 3NH4+,A不正确;B.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2H2O+ CO32-,B不正确;C. 碳酸钙溶于醋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CH3COO-,C不正确;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12=2Fe3+2C1-,D正确,本题选D。12. 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B. 甲、乙氢氧化物溶液碱性:甲CSiC. 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氯化亚铁溶液应用苯隔绝空气,否则即使生成氢氧化亚铁也被空气氧化而变质,故A错误;B验证非金属性ClCSi,应用高氯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C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品红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如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合理,故C正确;D为防止试管炸裂,则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14.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4 C+2H2 B. 2HI+Cl22HCl+I2C. CH4+2O2 CO2十2H2O D. C2H6+Cl2C2H5Cl+HCl【答案】D【解析】依据取代反应的概念判断。15.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 K B. Na C. Fe D. A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K、Na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表面不能形成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的氧化膜,Fe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名师点晴】本题主要是考查无机化合物间的转化(反应),考查学生对重要无机物之间反应的掌握程度,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做到对常见反应非常熟悉。本题的答题策略是采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解答,要注意反应的条件为“常温下”,注意掌握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常识,题目难度不大。视频16. 对于10%H2O2的分解反应,下列措施能减慢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加入MnO2 B. 加水稀释 C. 加热 D. 加入30%H2O2【答案】B【解析】【分析】使用催化剂、增大浓度、加热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详解】A加入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B加水稀释,H2O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缓,B符合;C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D加入30%的H2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不符合;答案选B。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正确;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B错误;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其它能量的变化,例如电能、光能等,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18.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只有(甲) B. 只有(乙) C. 只有(丙) D. 除(乙)均可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因此不能构成原电池。乙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没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丙中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了原电池。丁中没有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考点:考查原电池构成的判断的知识。19. 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2-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 XY2 B. X2Y3 C. X3Y2 D. X2Y【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则元素X为Al,在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在化合物中显+3价,元素Y2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子数=18-2=16,则Y为S,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在化合物中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Al2S3,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的构成与化学式的确定。20. T230h和T232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T232h可以转化成U233。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 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 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 T232h转化成U233是化学变化D. T230h和T232h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ATh元素有2种核素;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C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详解】ATh元素有2种核素,T230h和T232h的质量数分别是230,232,A错误; B不知道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含量无法求出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错误;C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原子不变,而T232h转化成U233的原子发生变化,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D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以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核素、同位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而不是质量数的平均值,选项B是易错点。2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氢氧键的数目为0.2NAB. 足量Fe在3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Fe3O4失去电子数目为8NAC.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HCl溶液中H+数目一定等于NAD. 0.1mol的SO2与1mol 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0.2NA【答案】D【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其中氢氧键的数目不是0.2NA,A错误;B. 足量Fe在3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Fe3O4时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1分子氧气得到4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铁失去电子数目为12NA,B错误;C.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HCl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则其中H+数目不一定等于NA,C错误;D. 0.1mol的SO2与1molO2充分反应,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物转化率达不到100%,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0.2NA,D正确。答案选D。22.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 C3H8O B. C3H4 C. C2H6 D. C2H4O2【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燃烧通式CxHyOz(x+y/4z/2)O2xCO2y/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取决于(x+y/4z/2)值的大小,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选项AD中(x+y/4z/2)的值分别是4.5、4、3.5、2,因此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3H8O。答案选A。23. 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Na+Mg2+Al3+Cl-Na+ Al 3+C. NaMgAlSD. CsRbKMgAlS,故C错误;CsRbKNa,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微粒半径比较。24. 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HCl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 3:1:1 B. 6:3:2 C. 1:2:3 D. 1:1:1【答案】A【解析】【详解】钠和稀盐酸、水都反应,镁和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0.3molMg、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实际上n(HCl)=1mol/L0.1L=0.1mol,所以镁和铝都剩余,根据2NaH2可知,0.3molNa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5mol,镁和铝都剩余,所以二者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根据氢原子守恒得生成氢气的量是0.1mol2=0.05mol,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mol:0.05mol:0.05mol=3:1:1。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计算,注意钠性质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进行过量计算,以不足量的物质为标准进行计算,为易错题。25. 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中。在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_。(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3)硬度最大的单质是_。(4)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5)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6)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7)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_。(8)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9)含氢量最高的气态氢化物是_。(10)常温下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氧化物是_。【答案】 (1). K (2). F2 (3). 金刚石 (4). F2、Cl2 (5). KOH (6). HF (7). HCl (8). H (9). CH4 (10). Al2O3【解析】【详解】(1)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则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K。(2)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F2。(3)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单质是金刚石。(4)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5)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则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6)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HF。(7)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盐酸,其气态氢化物是HCl。(8)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H。(9)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量最高的气态氢化物是甲烷,化学式是CH4。(10)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中常温下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26. 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1)选用_为负极材料,_为正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为_。(2)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答案】 (1). 铜 (2). 石墨(或铂等) (3). FeCl3溶液 (4). Cu-2e-Cu2+ (5). 2Fe3+2e-2Fe2+【解析】【分析】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发生氧化反应的金属Cu作负极、不如Cu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FeCl3为电解质,据此设计原电池。【详解】(1)反应中铜失去电子,则选用铜为负极材料,可以选用石墨或铂等为正极材料。由于铁离子得到电子,则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2)负极是铜,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铁离子得到电子,则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设计,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设计原电池难点,一般来说,还原剂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氧化剂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27.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的化学式_,D的化学式_。(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FeCl2 (2). KCl (3). 4Fe(OH)2+O2+2H2O=4Fe(OH)3 (4). Fe3+3SCN-=Fe(SCN)3 (5). 2Fe3+Fe=3Fe2+【解析】【分析】分析流程图可知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化为红褐色沉淀F,说明E为Fe(OH)2,F为Fe(OH)3,F+HCl=G,推断G为FeCl3,B+C=Fe(OH)2+D溶液,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溶液焰色反应隔着钴玻璃为紫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D为KCl,证明C溶液为KOH,B溶液为FeCl2,G+A=B判断A为Fe,依据分析判断出的物质分析选项回答问题。【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是氯化亚铁,化学式是FeCl2,D为氯化钾,化学式为KCl;(2)E转变成F的反应是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G溶液为FeCl3,用KSCN鉴别的离子方程式是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向G溶液FeCl3加入Fe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的特征现象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28. 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甲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 mL,乙醇3 mL,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_。(2)浓硫酸的作用:_,_。(3)试管乙中盛装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长导管的作用是_。(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6)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7)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见,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填“大”或“小”),而且_。【答案】 (1). 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2). 催化剂 (3). 吸水剂 (4).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5). 防止倒吸 (6). 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 (7). 分液 (8). 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9). 上层产生油状液体,并闻到水果香味 (10). 小 (11). 不溶于水【解析】【详解】(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所以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2)为加快反应速率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又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浓硫酸的另一个作用是吸水剂;(3)生成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则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4)乙酸、乙醇与水均是互溶的,因此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长导管兼有冷凝的作用,可以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5)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因此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6)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暴沸现象,因此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7)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并闻到水果香味。【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该实验要关注制备的细节如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使用及其产物的除杂提纯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