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V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53093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VII)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2古代中国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颁布均田令,给农民分配露田、桑田;唐贞观年间,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明清统治者减免赋税、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上述史实说明A统治者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推行均田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C重视农业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3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A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4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5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A.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 B.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 C.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 D.商业兼并之风盛行6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7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强化了海禁政策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C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8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 B法国和西班牙C荷兰和英国 D法国和英国9“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新航路的开辟C郑和下西洋 D英国成为海上霸主10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11时人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家庭手工业破产C松、太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12.下图是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1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近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事业是A铁路运输 B近代航运 C航空运输 D电报通讯1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15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16“人民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缓和了社会矛盾 吸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再生产适应了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现了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愿望A BC D17.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C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1818.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19.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 对抗马歇尔计划 B. 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C. 打破冷战僵局 D. 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20.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21.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 C科技进步 D知识经济22.“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论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 D新经济的出现2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恢复二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C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24.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5.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 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 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6分,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10分)(2) 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4分)27.(20分)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材料一: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吴恩远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1)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列宁的教导”?(4分)材料二 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是怎样使“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4分)简述“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4分)材料三 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俄罗斯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3)材料三主张用怎样的方法评价斯大林?(2分)运用这一方法说明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4分)28. (16分)美国建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经济发展的罕见奇迹。它在不断变革和政策调整中,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9年,洛克菲勒以标准石油公司为基础,联合了全国40家主要炼油厂,组成了一家以卡特尔形式构成的同盟,从而控制和垄断了全国精炼油生产和销售市场及石油管道业务的,成为无人敢与其竞争的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联合企业集团。 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材料二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行使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弗兰克林罗斯福(1936年)材料四 xx 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球股市从一轮大牛市行情中迅速溃堤,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大动荡。危机不仅在虚拟经济中蔓延,更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1分)(2)材料二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导致这一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特点有哪些?(4分)(3)材料三中,“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他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新模式”指的是什么?从他的实践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5分)(4)据材料四概述xx 年金融危机的特点。(3分)(5)从美国经济的发展史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xxxx下学期6月月考高一xx历史试卷答案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 DBA B B DACC BADD B16171819202122232425ACBB BBBCCD26、 (1)特点:唐朝,坊市分离;交易时间、地点、规模受到限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督。(3分)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督;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纸币交子。(4分) 发展: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3分)(2) 现象:西方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物美价廉;中国传统手工业滞销(2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27、 (1)特点: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2分)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反对私有制经济的存在(2分)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经济的存在(2分)(3) 斯大林经济:建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2分)政治:领导苏联打败了法西斯,成为世界强国,领导了社会主义阵营(2分)戈尔巴乔夫: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效果不佳,导致经济滑坡。(2分)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2分)历史的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2分)苏联成立初期,经济落后,政治上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形式危险,需要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尽快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以维护社会主义政权,从这点讲,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是合理的(4分) 28、 (1)出现了垄断组织。(1分)(2) 大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1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4分)(3) 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干预。(1分)乐观,果断,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等。(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酌情给分)(3分)(4) 特点: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由金融领域波及到实体经济:破坏性强。(3分)(5)以改革求发展,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科技等(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