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349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1、 单选题(120,每题1.5分,2145,每题1分,共55分)1、达到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该系统处于幼年到成熟的过渡阶段该系统内生物种类及其数量比例相对稳定有完整的营养结构和典型的食物链关系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大体相同能量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而波动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A.B.C.D.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3、“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只有捕食一种B.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4、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5、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6、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稳定性是因为有以负反馈为基础的自动调节能力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高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7、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A.B.C.D.8、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9、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10、下列对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分析,合理的是( )A.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是逐级递减的C.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鱼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D.该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1、图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 )A.和的数量保持“”型增长B.与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和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一定高B.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利用,逐级递减的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C.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含氮的无机化合物被植物利用14、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长期保持稳定C.分解罐中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遗物分解,为藻类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15、鱼类在遭受捕食后,受损的表皮会释放出大量的报警信息素,警告其他个体作出反捕食反应。例如白斑狗鱼捕食过胖头鱥(gu)之后,它的粪便、尿液及分泌物中都可能带有胖头鱥的报警物质,导致其他胖头鱥主动回避这类白斑狗鱼,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胖头鱥的报警物质会吸引其他的白斑狗鱼,从而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胖头鱥可以趁机逃走。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胖头鱥遭受捕食后释放报警信息素并对白斑狗鱼进行标记属于种内互助B.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和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特征C.报警信息素使同伴回避并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胖头鱥的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16、邻水脐橙闻名中外,生态橙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橙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选项措施原理A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种植能散发气味去除害虫的苦楝,防治害虫进入橙园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保护橙树虫害的天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17、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18、下列有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C.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摄入的能量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能量的输入,但无需输入物质19、下面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利用等原理C.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一样的20、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1中,分别属于分解者,生产者B.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2,3,4,5C.如果发生瘟疫,的数量将不断增加D.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值代表兔与狼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和分别是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21、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4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 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 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合小鲫鱼和水稻的生长周期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C.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鱼会大量捕食浮游植物22、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B.种群在第57年间个体数下降是由的增加和的减少所致C.和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降低了物种多样性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生物构建了一条食物链C.同等干扰强度下,沙漠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快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24、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例如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贝类和海带提供养料。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贝类是分解者,海带是生产者B.不利于物质循环再生C.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产品D.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远大于野生种群,是由于笼养区域的生产者数量更多2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鱼因污染死亡后,尸体腐烂导致污染加重,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的事例D.流经农田生态系统和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26、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27、下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B. 经2、3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28、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的使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9、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见下图。其中表示磷;表示氮;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人工湿地可将生活污水完全净化 B.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去除效果好于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与的减少都是同步的D.从12月份的曲线变化分析,微生物对污水有较大的净化作用30、下列处理方法或政策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增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近年来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31、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B.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由光照条件决定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32、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A数量极多,分布广 B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C分解者的营养级别最高 D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3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Z1、Z2和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D.X1过程需要通过绿色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细菌共同完成34、科研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和温度B.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具体表现C.四个月份中,9月份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其他月份高D.当水深超过0.6m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低于其他月份35、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图判断图2中的E相当于图1中的1B.能够表示光合作用固定CO2的过程是图1中的6C.若图1中1、2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3.0108kJ36、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B.图甲中所示的全部物种再加上分解者就是生态系统C.从图乙中可知,物种2的种内斗争最剧烈D.若生物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 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 130kg3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开始沿食物链(网)最终流至分解者B.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因物质循环的中断而崩溃C.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专以大象粪便为食的某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38、下列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施放性引诱剂,诱捕害虫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D喷洒保幼激素,让农作物上的蝴蝶幼虫延长生长期39、下列有关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样方的大小B.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中,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C.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打破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0、以下关于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4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鼠,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B.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自我循环C.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D.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42、几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 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C.该生态系统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43、我国南方山区某河流上游河畔有一农场,进入农场就看到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的鱼塘,成片的毛竹林和果林,成群的牛羊和家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竹林中竹子长势整齐,该群落内没有垂直结构B.鱼塘捕捞时在鱼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一半时捕捞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C.该农场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强D.负反馈是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44、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C.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4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定较乙长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营养结构会变得更简单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D.二、填空题(共45分)46(7分)、 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1.93(干重)/年均1.02(干重/) 10131015个/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2.浮游藻类数量 ,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能力。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其代谢类型主要为。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47(8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_。2.牛与鸡之间(填“有”或“无”)竞争关系,理由是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的玉米1/2作为饲料养鸡,1/2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1/4的玉米养鸡,3/4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是原来的倍(传递效率10%,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8(16分)、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请回答问题: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J的太阳能。4.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如图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三、实验题49(14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号;在、号瓶内加等量的水,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中各加入1条,并在、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1.记录结果如下表。瓶号瓶瓶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31125、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水、温度、空气等。和瓶相比较,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物种组成、 和 等。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号瓶,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瓶作对照。第二步:。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B解析: 达到稳定状态系统必须具有的特点是该系统内生物种类及其数量比例相对稳定、有完整的营养结构和典型的食物链关系、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大体相同、能量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而波动、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整和恢复能力;而系统处于幼年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属于增长型。故符合,不符合。故本题选B。2.答案: B3.答案: D解析: 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中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4.答案: C5.答案: C解析: 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A、B错误;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的是生产者,D错误。6.答案: C解析: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则低。7.答案: B解析: 由于该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错误,正确;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处于相对平衡,故正确;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正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不一定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故错误。8.答案: C解析: 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A正确;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差,生态系统的稳态不容易维持,C错误;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一旦出现虫害,由于缺少该昆虫的天敌,易爆发虫害,D正确。9.答案: C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故A错误;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B错误;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故C正确;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故D错误。10.答案: A解析: 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往往需要外界输入饵料等有机物,所以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由于每一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较多的能量,还有些能量流向了分解者,只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能量流动逐级递减,B错误;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鱼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C错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错误。11.答案: C解析: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和会因为食物充足数量急剧增加,但因为它们也有天敌,不会一直呈现“”型增长,故A错误。和会因为食物丰富竞争减弱,故B错误。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可能引发赤潮,会引起其他生物死亡,故C正确。的食性和营养级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12.答案: B解析: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弱,A错误;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C错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13.答案: C解析: 分解者分解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以及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利用其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描述,故A正确;蜜蜂跳舞、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是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描述,故B正确;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故C错误;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含氮的无机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描述,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答案: D解析: 图中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飞船中的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需要太阳能的注入;分解罐中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遗物分解,为藻类植物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答案: B解析: 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种(内)间关系、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6.答案: A解析: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利用了种群数量变化规律,B正确;苦楝散发气味去除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C正确;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利用种间制约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17.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群落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该水库中的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甲是生产者,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并不是个体数量的比值,D错误。18.答案: C解析: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 B.可以提供给分解者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区域生态系统不一定能循环,例如鱼塘、农田19.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该庭院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提高了经济效益,A正确;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B错误;延长食物链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约10%20%) ,C错误;沼气池中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态缸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所以生态瓶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D错误。20.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由题图可知,图1中属于分解者,属于生产者,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2、3、4、5表示呼吸作用, 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故A、C、D为提供物质和能量,B正确;如果发生瘟疫,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在图2的食物链中,表示兔的同化量,表示狼的同化量,是兔未同化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 (草)的同化量,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 /的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和分别是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21.答案: D22.答案: D23.答案: D24.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贝类利用的是鲑鱼的粪便属于分解者,但海带利用的是分解者将其分解为的无机物,是生产者。该方法有利于物质循环再生。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故C错误。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会远远大于野生种群,主要是因为笼养区域会给予饲料,故D错误。25.答案: C26.答案: A27.答案: C28.答案: C29.答案: B解析: 由图不信息知:811月份流经人工温地的污水中,与的含量并不是同步变化的;人工湿地对的去除效果好于;从12月份的曲线变化情况看,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的量并不大,故其对污水净化也未能起到明显作用。30.答案: A31.答案: D32.答案: B解析: 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营养结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内容,其中三项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B正确。33.答案: A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为10%20%,所以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 A正确: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B错误;Z1、Z2和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除了转变成Z过程释放的CO2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转化为其他物质,C错误;X1过程主要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完成光合作用,硝化细菌等自养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34.答案: C解析: 据图分析,同一时间不同水深,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不同,同一水深不同时间,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也不同,则说明了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和温度,A正确;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具体表现,B正确:由图可知,5月份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9月份高,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与水深超过0.6m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低于其他月份,D正确。35.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双箭头两侧的是生产者和CO2,冉根据发出单箭头的情况可以确定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大气中的CO2,5、7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图2是食物网,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相当于图1中的1,A 正确;图1中的6过程能够表示光合作用固定CO2,B正确;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正确;C的同化能量为5.810910%-(1.3+1.5)108= 3108kJ,故A获得的能量为3107kJ,D错误。36.答案: B解析: 图甲的食物网中H在食物链和BCGH中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A正确;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图甲中所示的是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再加上分解者,没有无机环境,不能算生态系统,B错误; 图乙中物种2的种群数量远高于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最为激烈,C 正确;A增加10kg,其有6kg直接来自B,有4kg来自C,所以至少需要B的量为6kg20%+4kg20%20%=130kg,D正确 。37.答案: B解析: 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A错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内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在物质循环中起到了“桥梁”作用,B正确;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错误;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 大象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大象的同化量,D错误。38.答案: D解析: 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中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39.答案: D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错误;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柄息场所等因素有关,也可以说,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B错误;池塘生态系统是指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C错误;外来物种入侵,因缺乏天敌、条件适宜可能会大量繁殖,占领侵入地,导致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D正确。40.答案: D解析: 生物多样性降低能够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A正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通常为10%20% ,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进入浮游动物的比例,D错误。41.答案: D42.答案: C43.答案: D解析: 除了竹子外,毛竹林中还有其他生物,故而该群落存在垂直结构.a错误;鱼塘捕捞时,应将捕捞后的鱼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有利于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B错误; 该农场物种数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C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D正确。44.答案: C45.答案: A二、填空题46.答案: 1.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2.自动调节(或自净化); 3.分解作用; 异养厌氧型; 4.入水口解析: 浮游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来干扰、维持稳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水库淤泥中缺乏氧气,所以生活在此的细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入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并与污染处进行比较。47.答案: 1.2.无;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 捕食与竞争; 捕食3.玉米; 太阳能; 二氧化碳; 4.减少;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48.答案: 1.生产者; 分层; 2.间接价值和直接; 3.1200; 4.样方; b、e; 大于; 衰退型解析: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浮床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食草性鱼类属于第二营养级,其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40J.因此至少需要藻类固定的太阳能为240J20%=1200J4.在调査运动能力很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Nt+1与Nt的比值=1,说明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Nt+1与Nt的比值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a时,Nt+1与Nt的比值1,种群数量在减少,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三、实验题49.答案: 1.光、水、温度、空气; 分解者; 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2.C; C瓶置于光照条件下,D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D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C瓶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和空气。瓶与瓶相比,瓶中缺少分解者,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应为光,其余条件均应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