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6906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九、十)下篇:辉煌征程七十年,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2,社 会 主 义 建 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社 会 主 义 社 会,社 会 主 义 革 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1949,1956底,今,民主革命时期,(过 渡 时 期),.,3,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4,第一节 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节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三节 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5,学习目的和要求:,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特点和性质,把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必然。 3.了解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懂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的伟大意义。,本章的重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6,.,7,.,8,(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9,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10,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11,(一)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人民政权,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12,(二)开展土地改革及其他民主改革,1.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目的:(1)解放贫苦农民 (2)把农村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3)完成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历史任务 (4)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受压迫的农民得到解放,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建立了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为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13,.,14,.,15,.,16,2.1950年7月,下发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意义:在运动中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安定,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各项民主改革与建设的进行。,川东匪首黄云卿被捕获,.,17,3.其他民主改革:,1)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主人。2)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3)妇女解放是整个社会解放的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 4)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8,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措 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中提出,这次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期明确了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好转的三个条件:a.土地改革的完成;b.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国家机构经费的节减。 (补充七届三中全会意义P117),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原 因,.,19,原 因,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措 施,.,20,1、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要在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之后,再让外国客人进来。“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1949.10.2,苏联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2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1952.10,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展开,.,21,(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时间:1950年6月1953年7月27日2.意义:P118-119,.,22,.,23,(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1840,1919,1949,1956底,今,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24,(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性质,特征,过渡性,起中介与桥梁作用。,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5,.,26,(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1949.10-1952.12),步骤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上海军管会没收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的命令,南京军管会清查没收官僚资本的布告,.,27,步骤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28,步骤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29,(二)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1952年中、印、美主要工业人均产品产量比较。,.,30,从世界历史上看,有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两条,而且都走通了。,从我国近代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因为无法保证政治、经济上的独立性。,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31,(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了它,就要犯右倾和左倾错误。”,.,32,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个体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手工业,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化三改、一体两翼,.,33,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34,.,35,(一)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36,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37,3.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38,4.完成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 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39,5.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形式: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实现。,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入社手工业产值 93%,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40,(二)对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定股定息、高薪,高级形式,公司合营,公方占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41,赎买办法,四马分肥,定股定息,高 薪,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42,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辽宁省上层资产阶级人士安排情况(19491956),.,43,(一)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端,1953年“一五”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通过关于一五计划的决议,.,44,(二)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沈阳飞机制造厂,青藏公路通车,鞍山钢铁公司,.,45,“一五”完成指标情况:,.,46,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47,19.1,33,1.5,56,0.7,8,71.8,3,6.9,0.1,3.1,78.7,1952年与1957年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对比表,.,48,(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所以必须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才能成为发达社会主义。因此,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完成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49,课堂作业: 1.论述: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