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6878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主义与教育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民主主义与教育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民主主义与教育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一、杜威的生平与教育活动,杜威于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灵顿镇的一个杂货商家庭。 杜威在当地的小学和中学修业,但由于学校陈腐,学业平平。可是,他在课堂之外的乡村活动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教育。,16岁时,进入设在柏灵顿的佛蒙特州立大学学习,在大学的获益不大,但在课外活动和广泛阅读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对哲学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1879年),曾先后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中学和柏灵顿乡村学校任教。 1882年,杜威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研究生,攻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1884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读研期间,曾受教于德国哲学学者莫里斯(George SMorris)教授、发展心理学创始人霍尔(Stanley Hall)、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Charles Pierce)。这为他创立经验主义教育思想打下了理论基础。,1884-1894年,先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主讲心理学和哲学,讲课时竭力与中小学的改革相结合。 1894-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开始教育改革尝试。1896年创立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创新。同时,发表了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 (1899)和儿童和课程(1902)等一些教育论著。 1904-193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推动学校革新。先后撰写了明日之学校(1915)、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著作,形成了系统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1930(退休)-193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名誉教授。出版了经验与教育(1938)。 1952年因患肺炎症去世。,二、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杜威的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正处于扩张和大发展的时期。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以及海外市场的开辟等等,美国的经济迅速地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可是,美国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残酷,城市和农村生活激烈变化和严重失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因此,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愈益加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美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积极展开活动,构成了对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实际威胁。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杜威企图通过教育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所以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在教育领域中,自19世纪上半期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是继承欧洲大陆和英国旧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由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迅速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既需要科技人员和实干家,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技术、又能动手操作的工人。而这些人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旧的教育若不改革,便不能满足这种愈来愈迫切的要求。另外,由于美国是由原始的边疆农业社会迅速建设成为一个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城市国家。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应能适应之,应具有开拓事业的实际才干。加之,由于19世纪下半期美国的移民大量增加,移民中不少人不能读写任何文字,能操英语者不超过百分之十几,且都未能适应美国的社会生活,所以美国国会呼吁学校应成为“民族熔炉”,应在使移民美国化方面发挥作用。杜威对传统教育作了尖刻的批判,他的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种种现实需要。,基于上述种种情况,许多美国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纷纷倡说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寻求新的教育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从欧洲传来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方法,如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赫尔巴特、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和欧洲劳作教育、新学校运动等等,给他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从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萌发了进步教育运动,杜威的教育思想既是对他以前的进步教育实验的总结和发展,也是对当时进步教育运动所作的最明确而详尽的阐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目的在于改造旧学校,使新的一代具有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品质,能顺利地投入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去,并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借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三、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简介,民主主义和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副标题是教育哲学概论,门罗(PMonroe)编教育学教科书系列书之一,麦克米兰社出版,后由FPPE出版,有20多种译文。中译本民本主义与教育,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邹恩润译述,陶行知校订,1947年和1949年再版,全书共424页。1990年10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纽约麦克米兰社1937年版翻译出版,译者王承绪,共399页,30余万字。杜威的代表著民主主义和教育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实验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教育思想。该书被誉为教育的经典著作,进步教育理论的总纲。,全书共26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性质(第1-6章)。 第二部分:教育过程(第7-17章)。 第三部分:教育价值(第18-23章)。 第四部分:教育哲学(第24-26章)。,四、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主要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观 在本书第八章和第九章中,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目的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他的教育目的观。 1、对传统教育目的的批判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曾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教育目的论,如生活预备说、官能训练说、发展天性说、社会效能说。 (1)对生活预备说的批判 (2)对官能训练说的批判 (3)对发展天性说的批判 (4)对社会效能说的批判,2、杜威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是促进儿童的生长,为民主主义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公民,并使他们过上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杜威力图通过个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使两者结合起来。,(二)教育的作用,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有生有死的,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与“种族”的社会生活则要继续生活下去的。于是,成人对青少年就必须传授知识与经验,包括风俗、制度、信仰、语言、文化、思想等等,这就是广义的教育。“社会继续生存,教育与学习乃是必须的事”。,教育是社会的职能:在社会持续不断的“更新”中,社会里青少年的“长进”是由教育来完成的;人在生活与学习中接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与性格的形成是接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中,个体的“心”接受“群体”的影响而被“溶化”,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他特别强调教育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与经验以及社会信仰中的作用。,教育即指导:成人与教育者对青年的行为必须进行“指导”或“引导”,而且这种“引导”要让青年能自觉地接受。因为“强制”是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要使青少年了解进行各种“活动”的目的与价值,不能强制他们去进行某种“活动”,而要让他们自觉地去才参加某种“活动”,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三)教育本质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是杜威教育本质观的主要内容。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2、教育即生长 杜威从儿童的身体、智慧、品德等方面说明了“教育即生长”的具体内容: 1)儿童“有机体”的成长。因为儿童从未成年到成年,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生长”的过程,就其生理方面来看,这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2)儿童智慧与能力的不断发展。在杜威看来,儿童从未成年状态发展到成年状态,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而这种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是个人从经验中学习而获得的;另一方面,则需要他人的辅助。由此看来,在儿童发展中,儿童虽然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但是成人和教育者对他们进行“辅助”是必要的。 3)儿童习惯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儿童的道德也是在生活与适应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成人和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条件去促进儿童的习惯与品性的形成,而不能“阻其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它包含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包含主动的尝试和被动的承受结果两个因素。在这种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指导下,杜威对教育做出了独特的解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是经验不断增加和丰富的过程。所谓“增加经验的意义”,是指“一个具有教育或教学意义的活动,能使人认识到过去未曾感觉到的某种联系。”因为人们能认识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这些事情的相互联系,获得更多的意义。所谓“增加后来的指导或控制的能力”,是指“有教育作用的经验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四)论儿童与教师,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 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五)教学论,1、从做中学 强调儿童是“从做中学”的主体 “从做中学”实质上是杜威为了反对传统教育那种无视儿童的存在、不理解儿童期的重要意义、贬抑儿童期的价值、并以成人为标准而抹杀儿童的尊严的传统观念而提出的。 经验是“从做中学”的核心概念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即“从经验中学”,学经验以及经验的一切。因此杜威认为的“经验”一词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一词大不相同,它被杜威赋予了更为精密的内涵。,反省思维在“从做中学”的重要意义 杜威则认为,儿童在活动中能获得有意义的反省经验,继而能产生良好的思维。 实施“从做中学”需要有目的的“活动”或“作业” “从做中学”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或作业实现的,这些活动必须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对儿童来说有疑难问题的活动,是他们需要通过自我探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在预设情境、设计活动或作业的时候,必须使其中包含目的和意义。,2关于经验 杜威认为经验产生于活动之中。什么是杜威所指的经验呢?杜威指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具体地讲,经验的获得先是通过对事物采取主动行动,然后是这种行动回过来对我们有所影响,即被动承受结果。 3兴趣与训练 “兴趣是指自我和世界在一个向前发展的情境中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兴趣通常有三种意义: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预见的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个人的情感倾向。”在教育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教师应该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来看待儿童的兴趣。,4、思维与教学 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 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六)课程与教材观,1、杜威对传统学校的课程与教材的尖锐批判杜威批判传统的课程和教材缺乏社会精神、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的状况,主张课程和教材不仅要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经验相联系,而且也要与儿童本身有关系。 2、杜威的课程理论观 他的课程理论概括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论的出发点在于儿童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社会的需要是重要的因素 (3)以经验为本质的课程观 (4)杜威提出了实施课程的新方式,3.注重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杜威虽然重视活动课程,但并未试图用活动课程来取代学科课程,或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试图对两者加以调和,使之尽可能地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学科课程进行新的认识和改造的基础上的。对此,杜威提出了基本观点: (1)学科课程也是学校课程的一种形式。 (2)学科课程必须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4.杜威的教材观 杜威强调教材具有目的性,根据他的教育目的论可以得出教材应该是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的,教材关心的应该是儿童真正需要的,教材的内容可以是经验、事件、观念、文字,甚至是生活中的一切,只要它们对于儿童的生长是有帮助的,可以在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增加新的内容以此来应对未来,都可以成为儿童的教材。,(七)道德论,在杜威对传统道德观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一种基于具体情形中个体经验的道德观已经呼之欲出。这种道德观的基本内涵是这样的: 1.道德是能动地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善 2道德是生长,是经验的持续改善的过程 3道德是对社会而言的,五、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对国际的影响 1.杜威教育思想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其功绩是公认的。美国19世纪末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杜威的理论为旗帜,其排山倒海之势正表明杜威的思想切合时势之需。 当然,杜威在美国长期遇到对立面。他的观点也曾经历过一波三折的批判。 20世纪30年代,以贝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派和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派,都注重文化遗产和永恒真理的教育价值,反对杜威的主张。两派一致尊重基础学科和基础知识,指责实用主义为非理性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杜威教育理论遭到了更为严厉的批判。认为“苏联以贫困而不民主的国家竟然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应在美国教育中产生珍珠港事件那样深刻的影响。”并进行了改革,如派遣苏联教育考察团,重视科学教学,编著高难度的教材,加强师资培养等,结果,欲速则不达。,2.杜威教育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享有世界权威。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学说通过凯兴斯泰纳而传之德国,通过克拉巴柔而传之瑞士,通过拜梯尔而传之法国,通过芬德来而传之英国,以后更陆续地传之更多国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对苏联和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1919年杜威访问日本,转变了日本的一贯接受德国教育的方向。1924年访问土耳其,土耳其也开始了教育改革。 杜威著作宏富。据伊斯特曼于1942年统计,共有专著36中,论文815篇,在世界几十个国家中,这些论著有近百种译本流传。此本民主主义与教育计有二十余种语言的译本,更是各国教育界交相称许的佳作。,(二)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我国对杜威教育影响观点的一波三折 2.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直接影响 (1)对教育理论的影响 (2)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3)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六、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产生于1 9 世纪 90 年代,盛行于 20 世纪早期。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是一座蓄水池,前辈的教育思想汇集于此,又是启迪教育后继者的源泉。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教育本质、教育与社会、教育目的、教学、课程、德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给后代留有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实践空间,对推动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对研究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2.对智育目标的启示 3.对学习方式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