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Q** 文档编号:36844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2 单元教案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山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首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引入新课。1、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赠刘景文 3、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课件)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指导写字1、 让姓“刘 ”的小朋友范写刘2、 请部分学生指导写字,说清要注意什么?六、家庭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首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交流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背诵赠刘景文2、 说说诗歌的描写的景色。3、 出示山行杜牧(803 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 老杜” ,称杜牧为 “小杜”。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3、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2、找伙伴,练背诵。3、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五、朗读、背诵古诗1、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2、开古诗朗诵会,每个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六、家庭作业背诵古诗两首,家长签字。4、 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教学设计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法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 ,诗歌教学更是如此。 “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根据夜书所见一文的诗歌题裁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的方法进行教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相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改编古诗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以读为本,说、写结合,突出能力训练。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的感染。课堂上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2)朗读、背诵诗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关键: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 ,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具准备:课文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1. 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1.理解“书” 、 “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2.齐读题目。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 ,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 (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 (品“挑” ) (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 (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 )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 ,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7. “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 、 “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 。 (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 )2.齐背诗文。 (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 秋风 思乡、孤独感:动客情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课文分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5 年第 37期作品,作者是张秋生。作者以简洁、平实又富有童趣的语言赞美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生动、童真的语言使得上学的路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作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赞美美!教学目标: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 13 个生字,会写“金色、水泥”等 17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悟课文内容,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怎样一条水泥道。4.在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并学会发现美和赞美美。教学重难点: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怎样一条水泥道。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找找身边的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 13 个生字,会写“金色、水泥”等 17 个词语。2.规范、公正地书写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你们见过水泥道吗?你见到的水泥道是怎样的?2.师:那你们见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吗?3.猜猜看: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子的?4.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吧,出示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5.指导朗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金色巴掌真的是巴掌吗?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呢?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把它画出来。3.欣赏课文动画。4.出示生字认读:洼、印、凌、增、棕、靴5.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6.把这些生字的拼音宝宝去掉后你还认识吗?7.这些生字都藏到句子中了,你还认识吗?(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8.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更加正确、流利。三、我是小小书法家。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2.分组讨论:如何识记这些要求写的生字。3.学生全班汇报交流。4.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5.范写,重点指导:(1)铺、泥、院、排、规、棕都是左窄右宽。(2)印的第二笔是竖提,不是竖折。(3)迟字的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画不是一捺,而是一点。(4)乱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竖提。(5)在写紧字时要写得紧凑一点。6.学生练习写字,把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7.展示、交流、评价。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和文中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怎样一条水泥道。3.在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并学会发现美和赞美美。教学重难点: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怎样一条水泥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认识的生字新词。2.看得出同学们对生词掌握得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谁来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任务吧!二、读议课文,感悟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子的?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2.分小组再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1)课文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3)你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无法理解,请用横线画出来,再请教小组里的同学。看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4)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水泥道铺满了金色的巴掌?(5)最后两个小节与第一、二小节有什么关系?3.学生分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引导。4.学生汇报:(1)课文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一夜秋风,一夜秋雨(2)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这一句写出了雨后的水泥地面的样子。词语也很美: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师:你还知道哪些 ABB 式的词语?(3)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一片片写出了梧桐树叶非常多,所以后面说它像一块地毯;金黄金黄写出了梧桐树叶金光闪闪的颜色。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秋天到了,梧桐树叶黄了,就掉了下来。师:你还知道哪些 ABCC 和 ABAB 式的词语?(4)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彩色的地毯”告诉我们水泥道的颜色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颜色吗?为什么说这块地毯“闪闪发光”?师:你能将“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缩成最短句吗?(5)联系前面下过雨后天放晴了,我们可以理解“明朗”的意思,即明亮、晴朗。(6)联系上面下了一夜秋雨,我们便能理解“潮湿的地面”和“湿漉漉的水泥道” 。(7)因为梧桐树叶是自己掉下来的,所以有些凌乱。我们理解“凌乱”的意思就是不整齐。(8)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民地粘在水泥道上。 ”这里把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比喻成金色的小巴掌,梧桐树叶掉下来,铺在水泥道上,就像是铺满了金色的小巴掌。(9)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为什么要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要一片一片仔细地数?(10) “我穿着一又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里写出了小作者的心情非常愉快,通过写自己的活动,突出了小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11)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这里用“很慢很慢”说明我很不想离开,可以用“依依不舍”来形容小作者当时的心情。(12)最后两个小节和开头的一、二小节是前后照应,最后一个小结总结全文。三、总结1.你觉得这篇课文美吗?那就让我们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2.再将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试着背背看。四、小练笔“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1. 学生自由进行练笔,老师巡视指导。2. 请同学汇报。3. 进行评价,表扬思维敏捷的同学。五、布置作业。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成丽,河北省邢台市马路街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活泼清新,亲切自然。先后获第二届河北省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一等奖、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邢台市小学教师素养大赛优质课展示一等奖等。论文获河北省小学语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录像课合作的学问获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重大课研究成果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3通过想象、句式练习等,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并学习运用语言。【教学重、难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大致了解文章结构,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也和这一课的生字交上了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的雨,去感受它的神奇吧!1请大家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呢?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他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2小结:这篇课文的结构有特点,前四个自然段,每段都是围绕开头的第一句话写的。【设计意图:教师简单回顾第一课时所学重点,将一、二课时的教学贯穿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2清凉、温柔的秋雨像一把钥匙,不知不觉地、轻轻地来到我们身边,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谁再来读一读?(板书:神奇的钥匙。)(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秋雨帮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秋天。请选择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段,好好读一读。一会儿,请你读给同学们听。(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学习各段。) 1你怎么理解“五彩缤纷”的?2秋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给了准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秋雨把什么颜色送给了谁。3指名汇报:他把( )色给了( )。4(出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你想到文中的哪个词?5你还能想到哪个词?(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万紫千红)小结: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同样的事物,表达的方式就有许多种,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的话,你又会发现它们各有不同。【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默读、勾画、词语积累,让学生更深地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感受秋天的美。】6你最喜欢哪句话?把它多读几遍,一会儿,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它的喜欢。一会儿请你读给同学们听。预设 1:关于银杏树。(1)银杏树的叶子与小扇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出示银杏树叶的图片。)(2)正是因为它们俩的形状一样,所以作者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小扇子。写得多有趣呀!请你读一读。(3)作者把我们不太熟悉的银杏树叶比作我们常见的小扇子,写得形象、生动。这段中还有两处像这样写的句子,谁能找到?预设 2:关于枫树。(l)请你渎给同学们听,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看看你的脑中会出现什么画面。(2)多美的画面呀!谁能读得也很美呢?小结:通过想象画面,也会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好。预设 3:关于田野。(1)田野像海洋一样的辽阔。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喜讯?(2)自豪地、高兴地读读这句话。【设计意图:本环节,把本段中 3 个比喻句放在一起学习。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感受语言的美。】预设 4:关于橘子、柿子。(1)这句话里有一个词写得特别有趣,你找到了吗?(2)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果子,你们做一做你挤我碰的样子?你们一边挤,一边碰着,会对人们说什么?(3)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个个又大又红,都争着让人们去摘呢!把果子当成人来写,难怪写得这么有趣。有趣地读一读吧!预设 5:关于菊花。(1)作者不仅把果子当成人来写,还把谁当作了人来写呢?(2)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3)(出示各种颜色盛开的菊花图片。)说一说还有哪些颜色?小结:多么美丽的秋天,是秋雨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板书:缤纷的色彩。)【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多媒体展示菊花图片等,充分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再次加深对秋天五彩缤纷的认识,初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感受作者的语言美。】7秋雨带给我们的颜色,可不止这些,发挥你的想象,秋雨还会把颜料给了谁呢?谁能仿照作者的格式,试着写一写呢?(出示:秋季成熟的水果、农作物等。)它把_给了_,_像_。_啊_啊,_。【设计意图:此仿写环节,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为了降低难度,用多媒体出示秋天成熟的葡萄、谷子、梨、喇叭花等图片,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为他们今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结:看来写诗创作并不难,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丰富的想象,再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你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8这篇课文很美,有诗一样的语言。老师把这段话变成诗歌的形式,谁愿意配乐读一读。你看,他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他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的形式、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既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又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为下面的背诵作铺垫。】9当把这段话变成诗歌的形式后,老师发现它方便了我们去背诵,不信,你来试试。多媒体出示:你看,它把_给了_,_像_,扇哪扇哪,_。【设计意图:通过背诵,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作者写了哪些好闻的气味?2还有哪些香甜的气味躲在小雨滴里呢?3出示秋天各种成熟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仿照书上叠词的形式说话。4当我们来到果园,看到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闻到这香香、甜甜的味道,你还舍得走吗!香味勾住了我们的小脚丫。5秋天的雨藏着这么多好闻的气味,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板书:好闻的气味。)【设计意图:通过仿写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体会秋天丰收人们的喜悦心情。】(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猜猜这个小喇叭会喊些什么呢?2有谁听到了小喇叭的声音呢? 3你们就是那些准备过冬的动物、植物们,老师来采访采访你们,你准备怎样过冬呢?4你们知道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做什么吗?(多媒体出示补充资料:叶子落下来可以做植物的肥料,让树妈妈能好好过冬。在落叶的滋养下,树会长得更壮实。第二年的春天就会长出新的叶子了。)小结: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在提醒动物、植物们要开始过冬了。(板书:过冬的准备。)【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学习转换人称练习说话,感受动植物准备过冬时的忙碌。】(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秋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它悄悄地打开了秋天这扇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闻到了好闻的气味,也了解到动物、植物们繁忙地准备过冬,通过这扇大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2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秋天的?(齐读最后一段。板书:丰收、快乐。)(六)课后拓展作者用文字来赞美秋天,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这美丽的秋天吧。1喜欢背诵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文字背下来。2喜欢写作的同学,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3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秋天。【设计意图:“作业超市”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既让每个孩子发挥所长,增强自信心,又使每个孩子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反思】秋天的雨这篇散文文质兼美,结构清晰,语句清新。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抓住各自然段中颇具特色的训练点,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体会秋雨的美丽,感悟秋天的特点。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理解、感悟文本的有效手段。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始终,通过想象读、赛读、师生合作读、把课文改变成诗歌形式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在读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二、借助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降低了理解语言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银杏树叶”与“小扇子”的形状相同,“田野”像“海洋”一样辽阔,它们之间有着这样的相似点,所以作者要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田野像金色的海洋”,从而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巧妙之处,感受语言的魅力。再如,在进行仿写练习时,通过展示秋天成熟的植物,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丰收,降低了学生仿写的难度,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三、找准语言训练点,注重语言运用在本课中,我设计了拓展词语、仿写、叠词运用、人称转换等语言训练的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例如:当学生观看了五彩缤纷的秋景图后,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表示色彩的词语;在充分的朗读后,仿照文本的形式练习仿写:“它把_给了_,像_。_啊_啊,_。”让学生不仅进一步体会到秋雨的特点,同时培养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课标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在学习、感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孩子们在诵读中体会文字的韵味,在想象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在表达中领悟运用语言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主要是留给学生质疑、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的机会少了一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进行探索,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更加朴素、丰厚。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12 课,是第三组发现秋天之美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抓住大自然的声响来赞美秋天,不管是详写的“刷刷”落叶声、 “口瞿口瞿”蟋蟀声、温暖的大雁叮咛声、掠过田野的秋风声,还是诸多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大自然美妙的声音,都带我们走进秋天这辽阔的音乐厅,让我们在观赏其丰富绚丽的色彩的同时,也感悟到秋天美妙的声音。全诗优美生动,朗朗上口,适合孩子在读中感悟。其中一二节节奏相同,结构相似,可让学生仿写。2、教学目标1、学会进入情境、体会感情、带着感情读课文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3、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3、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反复朗读中想象感悟,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2、难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色并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歌。4、教法与学法师:创设情境,引导读议,启发想象生:观察、想象、交流、朗读、背诵5、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教师制作课件,收集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图片和适合做课文朗读背景的音乐。6、课时安排一课时7、教学流程(一) 、听听,秋的声音同学们,不知不觉中,秋姑娘已经悄悄离开了我们,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大自然的化装师,让大自然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她是大自然的魔术师,顿时田野一片金黄,硕果累累;她还是大自然的音乐师,日夜不停,悦耳动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走进秋的音乐厅,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请读课题。 (生读:12.听听秋的声音)同学们,请注意,在标题中出现了标点符号逗号,读的时候就需要停顿一下。我们再来读。 (12.听听,秋的声音)(二) 、读读,秋的声音自由读诗师:诗人通过标题,在呼唤我们重温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呢,让我们将书轻轻的翻到 46 页,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师:如果你读好了,就将书像这样反面朝上(师做示范)放在左上角,并微笑的看着老师。师:这么多微笑向着我,看来你们已经读好了。首先得检测一下,你们是否认识这些词语?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谁想来读一读这些词句?(如果读得好,这些全归你读,若有错误,其他的小伙伴就帮帮他。 )谁来试试?(指名一生。 )抖抖手臂(b)刷刷(shu)振(zhn)动翅膀口瞿口瞿(q)秋风掠(lu)过送来歌吟(yn)谷粒绽(zhn)开唱起歌韵(yn)蟋蟀匆匆(cn)撒下叮咛(dn nn)走进这 辽(lio)阔的音乐厅(tn)评价后纠错:这里有几个字,孩子们读起来有点难度, “掠” “吟” “韵” ,一起读一读。检查:大家都会读了吗?现在我想请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每人读半句,看是否将字音都读准了。 (同桌互读)读诗和唱歌一样,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男女合作读:现在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请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我们一起读出节奏来。师生合作读:看着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现在,我们师生共同读一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好不好?(好)好,那我们开始。读好了这些词语,我们再来看课文,这首诗共有六个小节,请你们再次读一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老师随堂巡视,如果发现谁读得最认真,读动听,我就要谁来当小老师,范读。评价后齐读:*读得真美呀!让我们像她一样,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吧。听了大家的朗读,你听到了在秋天,有哪些声音?又是哪位音乐家演奏的吗?(生答:大树(黄叶) 、蟋蟀、大雁、秋风) (板书简笔画)在这些音乐家里,你最喜欢谁的声音?生答:大树声(简笔画)请生读后,师点评:这“刷刷” (板书) ,多么缓慢,多么动情,多有秋天的气息呀!让人感受到了黄叶的不舍。你再试一次好不好?(生读)谁能像她那样美美的读一读呢?请生读后, “真美!”“大树抖抖手臂,我们也来抖抖手臂试一试!”请学生带动作自由读。 (板书)全体孩子一起带着动作美美的读。孩子们,很多很多黄叶都随着风儿飘飘悠悠,他们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此时的音乐,是离别的哀乐,缓慢而悠长。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一节。你还喜欢什么声音?生答:蟋蟀声(简笔画或板书)请生读后,师:在草丛中、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地叫着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播放蟋蟀声) (板书)秋风习习,蟋蟀再次来到阳台上,他曾在这里歌唱了整整一个夏天,现在天气凉了,卧室也收拾好了,他要和阳台告别了,他会怎么唱呢?又在唱些什么呢?(生模仿或者猜想蟋蟀唱的感情及内容)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离别的不舍,歌颂秋天) (板书)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二节。 )除了落叶声、蟋蟀声,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大雁声(简笔画)请生读相关部分后,师提问:在家里,我们的家长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里老师也反复地叮咛我们,我们在这样的叮咛声中长大。我们通常听得最多的叮咛是什么?又是谁反复的嘱咐我们? (学生答妈妈或老师, “记得带红领巾” “记得上课认真”等) 。这些叮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温暖)那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在“嘎嘎”声中,大雁在对人们叮咛什么呢?(生答)指名读。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带着这份温暖与感动,一起来读读。 (齐读)生答:秋风声(简笔画)一阵阵秋风“呼呼”地吹过田野时, 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生答丰收)出示一个老奶奶面对丰收时的笑脸图。面对丰收,人们高兴得咧开嘴笑。看,你笑起来了,读,你也笑起来了,读,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让我们走进这丰收的田野,带着暖暖的叮咛,甜蜜的喜悦,一起来读读这一节诗。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配乐集体朗诵一二三节)(三) 、说说,秋的声音文章讲究变化,同样是秋的声音,诗人却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你能将第3 节诗的形式换成第一二节的形式吗?大雁和秋风在做什么?他们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的?想一想,同桌交流,大胆试试吧!(学生想象交流,填空完成诗句)合力成文,再齐读:听听,秋的声音,大雁追上白云,“嘎嘎” ,是对人们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秋风掠过田野,“呼呼” ,是对田野丰收的歌吟。(4) 、写写秋的声音师导语: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出示第五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指名读表黑部分,再齐读)秋的声音还会在哪里呢?你在秋天听到了哪些声音?引导学生发散说,再出示象声词:刷刷,呼呼,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哗哗哗,嘿哟嘿哟,啪啪,轰轰,叽叽(出示蜜蜂采蜜图,让学生说声音,想象画面,并填空: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是。听听,秋的声音,蜜蜂采撷(xi)花蜜,“嗡嗡”,是对菊花的美好祝福。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了秋的音乐厅,听到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还写下了一节秋天的小诗。秋的美好,秋的绚烂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不由得想说,(出示第六节,生读)“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学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秋天吗?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生答)现在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吧!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五)、布置作业 (1)爱诵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诵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板书7*.听听,秋的声音抖抖手臂 “刷 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震动翅膀 “口瞿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人人人人人习作一:写日记教学目标:1.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内容。2.激发写日记的兴趣,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教学重点:1. 日记的格式。2. 选择合适的日记内容。教学难点: 真实、清楚、通顺地记录所见所闻。课前准备:课件 习作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学写日记。二复习回顾,了解写日记的格式和内容。什么是日记呢?1.请看这是我们二年级上学期学过的课文观察日记 ,谁来说说这篇日记里写了什么呢?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看到的 做过的 想到的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做过的像这样记录了下来,这就叫观察日记。3. 大家再看这学期我们学的第四课日记一则 ,这篇日记的内容和刚才日记的有什么不一样呢?(作者把看到的内容摘抄下来,写出了自己读后的感受。 )4. 同样是日记, (课件出示两篇课文)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还可以把自己读过的摘抄下来,写自己感受到的,看来我们的日记内容真是丰富呀!5. 大家再看看这两篇日记,谁来说说写日记的格式?6.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格式: 日期 天气正文看图片,教师指出这两种格式都可以,只要有日期和天气就行。有了这些日期,就可以知道是哪一天写的,这就是日记!教师归纳: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别人写的日记,知道了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间写上日期(星期)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日记的内容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做过的、读过的、想到的。三讨论交流,选择日记内容。如果要你写一篇日记,你想写什么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学生思考时,教师注意提示可以写今天早上的,也可以写以前的事。教师总结:大家看这些图片(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我们日记的内容都是自己看到的、做过的、读过的、想到的、听到的(教师给板书加上“听到的”和省略号。 )内容可长、可短,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下面请你写一篇日记。四学生习作开始写日记,教师出示文稿纸:日记的格式。教师巡视辅导。五指导评价:选取 23 名学生日记,全班共同评价:1. 日记格式2. 日记的内容3. 好词好句,标点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 六布置作业:仔细修改自己的日记,然后读给家长听!板书设计:日记格式: 日期 星期 天气正文内容: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读过的、听到的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集思广益,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采取的方法,学以致用。2.学习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词语。4.提示学生横平竖直的书写,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5.积累描写秋天的成语。教学重难点:1.感受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掌握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4.积累描写秋天的成语。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集思广益,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采取的方法,学以致用。2.学习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词语。教学重难点:1.感受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谈话引入。师:你们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当你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是怎么处理的?(生各抒己见)2.分小组完成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多。(1)明确任务: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2)分小组交流。(3)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3.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4.学习别人的方法,进行方法共享。二、词句段运用(一)词的运用1.师: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学生完成 25 页的词语补充。3.学生将写下来的词语与同学交流。4.师生共同总结春:暖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万象更新夏:火热 五黄六月 草长莺飞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秋:凉爽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冬:寒冷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天寒地冻 寒冬腊月(二)句的运用1.学生自由读 25 页的句子,想想加点词语的意思。2.和同桌交流讨论:怎样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3.请学生汇报。4.老师总结方法:(1)憧憬:从“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可以理解“憧憬”的意思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2)忐忑不安:因为小明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害怕爸爸妈妈责备他,所以心理才忐忑不安。因此,联系句子的前后,知道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心里很着急,心神不定。5.拓展延伸师: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要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总结。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提示学生横平竖直的书写,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2.积累描写秋天的成语。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2.积累描写秋天的成语。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1.播放中国娃 ,学生聆听。2.学生说说中国娃是怎样的中国人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堂堂正正做人、一清二白、行得稳、走得正)3.写字与做人也是一样的,也要堂堂正正、横平竖直。二、书写提示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狂、排、铺、票、盖、寒、臂、假。2.老师出示写字坐姿图,让学生观察写字时钢笔的握笔姿势是怎样的?坐姿是什么样的?3.学生根据老师指导的姿势握笔。4.老师检查学生的握笔姿势,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5.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这些生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把生字写好?6.老师引导学生横平竖直地写字。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7.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8.评选“书写小明星” 。三、日积月累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2.学生自由读一读,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这些成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词语?4.学生交流讨论日积月累的成语的意思。5. 读一读,记一记。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成语?说说看。7.老师小结。四、老师总结。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课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