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586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目标聚焦项 目内 容 概 要重 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难 点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3、理解作者“作文与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远大志向和养气为文的独到见解和做法。4、深刻理解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养成谨言、慎言的习惯。信息驿站在东晋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他好生准备,不料他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文学传记作品五柳先生传。作者语录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苏辙4、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曾国藩作者小传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诗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1039年1112年),北宋时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于成都市西南)人。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谨言箴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十七年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护编为湘军;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围剿捻军,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等从事洋务,创办军事工业,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1870年任直隶总督,查办天津教案为舆论所谴责。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盛及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曾国藩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自从跟着唐鉴学义理之学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自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又作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各一首,高悬于书房内。谨言箴是五箴之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以“言”为纲,主张“谨言”,反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作品相关知识1、写作背景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在田园生活到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直至终老也没有改变。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曾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渴望自己也能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但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八表同昏,平陆成江”的乱世,使他“大济于苍生”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的可能。他既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又“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尽管也曾不止一次进入仕途,但总觉得“志愿多所耻”,每次都很快就辞官归隐。几次出仕与归隐的经历,暗含着他的理想壮志屡次碰壁。每当他愤慨于官场的污浊黑暗时,心中就不免燃起对乡居生活的怀念。终于,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他的后半生,基本上就是在静谧闲散和贫病中度过的。这里,没有暴力,没有虚假,也不会再去为“五斗米”而躬上凌下,矫情伪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闲适、愉悦的田园中,他“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这种淳朴天真、和谐自然的境界与他从小就熟悉、喜爱的田园情景十分相近,从而使他流连其中,难以舍离,也因此而使他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然而,田园毕竟不是世外桃源,归隐本非他的素志。他本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自然灵长,况且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具有侠义风骨,别有远大抱负,如今被迫走上归隐这条路,他的内心深处不愿,更不甘。“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既是他义愤填膺的呐喊,也是他痛苦心迹的自然流露。但现实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在躬耕之余,饮酒、读书、著文,坚守他“但使愿无违”的崇高气节。胸中有块垒,不吐不快;心中有高趣,不抒不行。可是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性格,又使得他不便直说,也不愿直说,于是便巧用“托名”,借五柳先生以“自况”,以为他人作传来寄意。这样,既能从容自如地从各个侧面展现自我,“颇示己志”,坦露心声,又避免给人以“王婆卖瓜”之嫌,可谓一箭双雕。 既要假托,又要让人觉得确有其事,于是“虚晃一枪”的写法在所难免。比如开头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似乎这真地是另一个人,而非我陶渊明自己。再如,古人写传,传末要加评论,如史记里的“太史公曰”。但那是给别人立传,五柳先生传的“赞曰”,实为陶渊明的“自赞”,是他的自我评价,却也写得好像与己无关而作纯客观的评论。这都是本文不同于其他传记文章的独到之处。但是,我们通过文中所记叙的几个典型事例“好读书”“性嗜酒”“家贫”“著文章”等,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不同于流俗、情操高洁的作者自我形象,而且透过人物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进一步窥视到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文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前后。“桃花园”地点应是在今安陆。当时的李白仕途屡遭坎坷,人生理想难以实现,面对大好的春光,思及人生短暂,再看眼前兄弟纵情饮酒之乐,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名篇。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求教信。韩琦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地方军政长官)与范仲淹同时登用。1045年范仲淹罢官,他也自请离朝。宋仁宗嘉佑年间入朝任枢密使,神宗时为宰相。枢密使执掌兵权,位同汉代的太尉,所以称韩太尉。本文是苏辙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时年19岁,与哥哥苏轼同进进士)考取进士之后,因年轻,不愿做官请求回原籍以后待选。这时,他给韩琦写了这封信求教。 谨言箴曾国藩出身寒门,秉性淳朴,不善钻营取巧。他每日按儒家“克己归仁”的目标严酷地反省自己,对个人思想中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私”字,严厉地克制、革除,每每痛骂自己。实际上曾国藩的 10余年京官,并未成就“曾国藩的大业”,而是自我教育,刻苦修养,成就了“曾国藩的人格”。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个真正的道学家,或者成为平平庸庸的、寓克自扰的官员。但他不会成为营私舞弊的贪佞之官,因为他要求自己大严格了!前文所述的唐鉴、倭仁帮他制定的“日课”,那“十二条规”,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反省,简直就像个宗教徒,实则正是儒教教徒。清教教徒。 曾国藩的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五箴” 是十分著名的,百年以来,不仅当时的文人奉为座右铭,连后来的许多伟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甚至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对之评价都相当之高,把他作为立志、奋斗、修德、养性、做人、处事的经典和楷模。其立志:在于 “澄清天下”,救国救民;立志而后,便持之以恒,铢积寸累,自然成功;反省自我,哪怕是前有猛虎,后有毒蛇,面对三军,也要“我虑则一”,毫不苟且;对自己的言行,要禁绝“巧语悦人”,对人对己都要但坦荡荡,不自欺、不欺人,等等。曾国藩成为高官显贵之后,每日自修、自省、自律,从不停止。观其日记、文章、书信,令人十分感慨。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他成功。2、关于传记的一般写法。(1)历史人物传记一般包括两部分:传文和赞语。传文叙述人物生平事迹;赞语对其进行评价。(2)传记内容的一般写法。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例如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3、关于“序”本文语言精练,以骈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表面似乎是在写“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而实际上是由记叙此次夜宴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看似叙事,实则传情,这便形成了“序”。这是一种文章体裁,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后又有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的序。本文就是一篇宴集序的佳作。4、题目解说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是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传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体裁和记叙的主要内容。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春夜”交代时间,“桃花园”交代地点,“宴”交代事件,“从弟”即堂弟,“序”是文体名称。上枢密韩太尉书枢密:枢密使,官名,掌握全国军权。韩太尉:韩琦,宋代时为枢密院使。本文是苏辙写给枢密使韩琦的一封信。谨言箴道光甲辰(1844)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本文节选的是其中一箴。作者认为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5、诵读借鉴五柳先生传开头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代,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及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开篇隐含深意,强调朗读时的抑扬顿挫。下文分四个方面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语调轻柔、舒缓,给人一种怡然自得的情态。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坐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此段是文章的升华之处,语速适中、语调低沉。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整篇序文的感情基调是积极昂扬、明朗轻快的,这是朗读时要把握的基本情感。同时应当根据文章内容以及句式的需要调整语速、语调以及情感。如文章开篇起笔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天地、光阴的独特思考。阅读时语速应当略慢,朗读要大气。而描写兄弟赏景、吟诗的诗句如“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句语速则不宜过缓,应读出轻松、愉快之感。上枢密韩太尉书朗读课文,要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指出:“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气”指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气”字要加强朗读时的语气和重音。在具体阐述“养气”说的时候,作者引古人事例作了说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和司马迁的“颇有奇气”。这段论述用舒缓的语调来读。第二段、四段,对自身交游不广、见闻不博的经历展开论述的文字要读出遗憾、惭愧等感情色彩,而对欧阳公和韩琦的阅历流露大加赞赏和羡慕之情。要读出赞赏和羡慕的语气来。最后再次表明求见之意,表达自己宏大的志向。对自己充满坚定地信念,所以“益治”“且学为政”“辱教”“幸”等要重读。总之,要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谨言箴因为此篇文体特点,所以更易于反复地诵读。文章以四言为主,在断句上多是两字一个节奏。如:巧言/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而且每四句换韵,所以高声朗读,读出韵律。字词积累1、生字好读书(ho) 嗜酒 (sh) 造饮辄醉(zh) 短褐 (h) 箪瓢(dn) 黔娄(qin lu) 汲汲(j) 俦 (chu) 觞 (shn) 萧然 (xio) 琼筵 (qin) 2、通假字 亦搅女神(“女”通“汝”,你) 虽矢犹疑(“矢”通“誓”,发誓)3、一词多义 笑者鄙女(鄙视) 鄙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虽矢犹疑(即使) 虽 老妪力虽衰(虽然)4、词类活用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2)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是“详细的知道”的意思)5、文言句式 (1)省略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五柳先生”)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2)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者也”表判断)课堂互动阅读知识精析圈点课文感受原文 名家批注五柳先生传 先 生 不知 何许 人 也, 亦 不详 其 姓 字。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 宅 边有 五柳树, 因以 为 号焉。 闲 静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作为别号。(他)闲适安静, 少 言, 不 慕 荣 利。 好 读书, 不 求 甚 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苛求字句的琐 非名门望族,暗示先生是位隐士。以宅边五柳为号,随意、自然、淡雅、简朴,颇显其志。这是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娴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名利”才是他的真实性格。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不详:不知道。详,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别名。今义指“文字”。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解;每 有 会 意,便 欣然 忘细解释;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 食。 性 嗜 酒, 家 贫 不 能 常 得。 亲吃饭。(他)生性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旧 知 其 如 此, 或 置 酒 而招之。 造 戚朋友知道他这种的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来喝。去(亲戚 饮 辄 尽, 期 在必 醉; 既醉 而 退,朋友家)喝酒总是把酒喝光,期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后就回家去, 曾 不吝情 去留。 环 堵 萧然, 不 蔽 风 从来不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和 日。 短 褐 穿 结, 箪 瓢 屡 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盛饭的篮子和水瓢经常是 空。 晏 如 也。 常 著文章 自 娱,10 空的。先生都泰然处之。经常写文章来自己娱乐消遣,文中也颇 示 己 志。 忘 怀 得 失, 以 此 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 自 终。11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之 妻 言:“ 不 戚 戚于 贫 贱,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穷卑微而忧愁,不汲汲于 富 贵。” 极 其 言 兹 若 人 之 俦 乎?不热衷于升官发财。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衔 觞 赋诗, 以 乐 其 志。12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第一志趣:读书。第二志趣:饮酒。“家贫”,遥启下文,而嗜酒不改,暗示饮酒是人生的一个特别支柱。喝必尽兴,主观上一定要醉。逐步深入人物内心。招之即来,饮之必醉,醉了就走洒脱、不羁、纯真、率直,有意违背礼教,暗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此句照应“家贫”。住所简陋,食不果腹,却毫不在意,突出“安贫乐道”之旨。10第三志趣:著文章。11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总结全段,再次照应“不慕名利”。12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颇示己志”。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在常用来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甚解,特别深的理解。会意:心意相通,领会其意。欣然:高兴的样子。嗜(sh):喜欢,特殊的爱好。亲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今义指“过去的、过时的” 造饮:(到别人家里)去喝酒。造,到。辄(zh):每每,总是。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从来不。吝,拘泥。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去留,意思是去,离开。环堵萧然:环堵,房屋的四周墙壁。萧然,空洞无物的样子。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破损不堪。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食器。瓢,饮器。屡空,经常是空的。晏如:安然自在。颇:副词,很。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赞:历史传记中常常用“赞”来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评论,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赞曰”是作者叙述完了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的评论。黔娄:春秋时鲁国人,修身清节,不求仕进,屡辞诸侯之聘。生时缺衣少食,死后衣不蔽体。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酣觞(shn):指尽兴饮酒。 无怀氏 之民欤? 葛天氏 之民欤?13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 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是 万事万物的旅舍, 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 浮 生 若 梦, 为 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 以 也14。 况 阳 春 召 我 以 烟 景, 大块 假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我 以 文章。 会 桃 花 之 芳 园,序 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天伦 之乐15事。 群 季俊 秀16, 皆 为 惠连;吾人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作咏 歌, 独惭 康乐17。 幽 赏 未 已, 高 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 谈 转 清。 开琼筵以 坐 花,飞羽觞 而 醉 月。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有佳咏, 何 伸 雅 怀? 如 诗 不成,罚 依金谷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园宴 酒 数18。客先例,罚酒三杯。13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安定生活的向往,烘托出五柳先生的品格,也委婉地表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进一步升华。14说明古人秉烛夜游的原因,暗合文章主旨。作者从“天地”“光阴”切入,起笔大气磅礴,从对空间和时间的感悟,“念天地之悠悠”,念及古人的秉烛夜游,从而引发出对个体生命的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15 “乐”字突出了兄弟相聚的喜悦。16 “俊秀”表明诸位弟弟都是有才学的人,与下文的“高谈”遥相呼应。17记叙良辰美景,抒写天伦之乐。18记叙坐花醉月,应月佳咏。幽赏、高谈、琼筵、醉月、佳咏,无不展示出春夜之宴的酣畅淋漓。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辙 生 好 为 文, 思之 至深。 以为 太尉执事: 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 文者 气之 所 形, 然 文 不可 以学 而 能, 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 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 可以 养 而 致。19 孟子曰:“我 善 养 吾 浩然之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19提出自己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章需要养气,强调了思想修养、生活阅历对文章创作的决定作用。 欤: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与“吗”“呢”相同;有时也表示感叹,与“啊”相同。选自李太白全集。逆旅:旅馆。秉烛夜游:拿着蜡烛作长夜之游。文章:指文采焕发的自然景物。群季:诸弟。惠连: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独惭康乐:自愧无灵运之才。谢灵运袭封康乐公。琼筵:比喻珍贵的筵席。羽觞(sh1ng):椭圆形两边有耳的酒杯。觞:酒杯。罚依金谷酒数:按金谷园宴客先例,罚酒三杯。选自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xx年版)。枢密:枢密使,官名,掌管全国军权。韩太尉:韩琦,宋仁宗时为枢密院使。执事:指侍从左右的人。旧时书信中常用“执事”或“左右”称对方,意谓不敢直陈,只能向左右执事人员陈述,以示尊敬。形:显现。致:得到。气。” 今 观其 文章,宽厚宏博, 充 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之 小大20。太史公 行 天下,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的大小相称。司马迁 走遍天下, 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 间 豪 俊 交游, 故 其 文 疏 荡,颇有 奇 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 颇有奇伟 气。21此二子者, 岂 尝 执笔学为 如此之文 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 哉? 其 气 充 乎其中而溢乎 其貌, 动乎其言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 见乎 其文, 而 不 自 知 也。而表现 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 生 十有九年矣。其 居 家, 所与游者 不过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其邻里 乡党 之人; 所 见 不过 数百里之间, 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 无 高山大野 可 登 览 以 自 广, 百 氏之书,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 虽 无所不读, 然 皆 古人之 陈 迹,不足以激发 其 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 能激发自己的志气22。恐 遂 汩 没, 故 决然 舍 去, 求天 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 奇闻壮观, 以 知 天地之广大23。 过 秦、 汉 之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恣 观 终 南、 嵩、 华之 高, 北 顾黄河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 眺望黄河之 奔 流, 慨然 想 见 古 之 豪 杰。 至 京师,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 仰 观 天子宫阙之 壮, 与 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 的 20孟子的文章“宽厚宏博”,是因为善养浩然之气所致。21司马迁的文章“疏荡,颇有奇气”,乃周览四海名山大川,结交燕、赵豪杰所致。22见识有限,胸襟、眼界的拓宽受到影响。23说明自己去国远游的原因,并带起以下文字。 “我善养”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指刚正博大之气。称(chn):相称。太史公:指司马迁。疏荡:疏放跌宕。指文风纵横恣肆而不受约束。动乎其言:即发于言的意思。见:同“现”。 乡党:泛指乡里。相传周朝的制度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自广:指开阔自己的胸襟。汩()没:沉沦,埋没。秦、汉之故都:秦以咸阳(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为国都,西汉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国都,东汉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为国都。恣:放纵,尽情。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嵩: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华:华山,在今陕西华阴。顾:观望。京师:京城。北宋建都汴京,在今河南开封。仓廪(ln):粮仓。苑囿(yu):园林。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富 且 大也, 而后知 天下之 巨 丽。24 见 翰 林 欧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听 其 议论之宏辨, 观 其 容 貌 之 秀 伟,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与 其 门人贤士大夫 游,而后知 天下之文章 聚乎此也25。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 才 略 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 无 忧, 四夷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之所 惮 以 不敢发, 入 则周公、召公,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 出 则方叔、召虎26。 而 辙 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也 未之 见 焉27。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且 夫人 之学也, 不 志 其 大, 虽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 而何 为? 辙之来也, 于 山 见 终 南、 嵩、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 华 之 高, 于 水 见 黄河之大且深, 于 人 见 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 广;对于人,看到 欧阳公, 而 犹以为未 见 太尉 也。 故 愿 得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 观 贤人之光耀, 闻 一 言 以 自 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 壮, 然后可以尽 天下之大观而 无 憾 者 矣28。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辙 年 少, 未能 通 学 吏 事。 向 之 来,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 非 有 取 于斗升之禄,偶然 得 之, 非 其 所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 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 乐。 然 幸 得 赐 归 待 选, 使 得 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 使我能24阐述自己游历名山大川,凭吊秦汉古都,瞻仰天子宫阙的收获。25见到欧阳修而找到了天下文章聚集之地。26这里的“入”指的是“在朝廷内”,“出”指的是“朝廷外”,即“对外”。而“周公、召公”。“方叔、召虎”,在这里均虚指,而非实指。这两句是借周代的名臣来赞扬韩太尉具有定国安邦之才。27把欲见韩琦的强烈愿望和求贤若渴之举巧妙地纳入了文学范围。28作者把韩琦的威望置于名山、大川和文坛盟主之上,明确表明了求见之意,把作者内心那种仰慕、崇敬之情说到了极致。 翰林欧阳公:即欧阳修。他曾任翰林学士。四夷:指四方各少数民族。发:指侵扰。周公、召公:均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地。周公姓姬名奭(sh)。武王死后,他们辅佐幼主成王,功绩卓著。方叔、召虎:均为周宣王时大臣,都曾征战有功。志:有志于。光耀:指人的风采。向之来:指先前来京应试。向,以前。斗升之禄:指很薄的俸禄。待选:等待朝廷选拔。作者当时已进士及第,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考试,取中后才能授官。 优 游数年之 间, 将 以 益 治 其文, 且 学为 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 太尉 苟 以为 可 教而 辱 教之, 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 又 幸矣29!我就更感到幸运了。29再次表明志向,重申求见之意,特别阐明求见之由是为了养气以益文,而非求禄求仕。谨言箴30 巧言 悦 人, 自 扰其 身。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最终只能给自身带来灾祸。闲言送日,亦 搅 女 神。闲言碎语 也会扰乱你的心神。 解 人 不 夸, 夸 者 不 解。理解的人 不夸耀,夸耀的人不理解。 道听途说, 智 笑 愚 骇。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让智者见笑,让愚者惊骇。 骇 者 终 明, 谓女贾欺。那惊骇的人弄清原委以后,会说你欺骗。 笑 者 鄙 女, 虽 矢 犹 疑。笑话你的人会鄙视你, 即使你发誓也会怀疑你。尤 悔既丛, 铭 以 自攻。最终过失与悔恨众多,便铭记下来一定要改正。 铭 而 复 蹈, 嗟女 既 耄。铭记以后仍然重蹈其覆辙,可叹你已经老了。30道光甲辰(1844)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五箴,这里是其中的一篇。作者认为巧言、闲言、传言(道听途说)、铭言(铭而复蹈)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本文文字简洁明了,意蕴深刻。提炼主旨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一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格。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文记叙了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豪情逸兴。上枢密韩太尉书 优游:悠闲。治:研究。辱教:屈尊指教。辱:谦辞,承蒙的意思。女:通“汝”,你。以下三个“女”与此相同。解人:指通达言语意趣的人。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贾()欺:兜售谎言。矢:通“誓”。 尤悔:过失与痛恨。丛:众多,繁杂。蹈:实行。耄(m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龄。本文通过提出与论证“文者气之所行”“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以及介绍自己阅历养气的情况,提出了求见太尉以助其养气作文且学为政的愿望,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渴求一见的心情。谨言箴本文认为“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本文强调了“谨言”的重要性,并“铭以自攻”,希望自己不要“铭而复蹈”。文章结构剖析1、名教点拨五柳先生传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段),即主体部分,叙述了五柳先生的生平行事。作者首先交代传主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给人一种不同凡俗之感。接着具体介绍五柳先生的个性特点:他不爱说话,也不爱慕名利,只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读书时一有体会,便高兴得废寝忘食。这部分着重写他喜欢喝酒,尽管家境困难,衣食不周,但他却毫不在意,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这部分在结尾处重重的描上了这样一笔:五柳先生经常写文章以自娱自乐,并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世俗的欢乐与忧愁,而且愿意以此享尽天年。通过作者这些细致描述,一个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率性旷放的隐士形象,便完整而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部分(第段),“赞”是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这一部分是作者对传主五柳先生的评价,即作者对自己的评价。作者引用古人之言,认为五柳先生与黔娄是同一类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追求富贵荣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是一篇记事的序文,仅一百一十多字,却写得有情有景有味,是李白散文中最具魅力的名篇之一。全文分两段。首段自“夫天地者”至“良有以也”,从大处落笔,极言宇宙之浩渺、光阴之易逝、慨叹人生世间既渺小而又短暂。李白此文作于开元二十一年,这时他已三十三岁,虽然“心雄万夫”“激昂青云”(与韩荆州书),但是仕途坎坷,政治上一直不得意,因此产生这种宇宙永恒、人事匆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思想,是很自然的,这也是古往今来一切英雄志士、骚人墨客的共同感受。所以他要效法古人的“秉烛夜游”,在这春风送爽、桃花满园的良辰美景中,与诸从弟设春夜之宴,尽情欢快地度过这难得的一刻春宵。这里尽管反映出了他“人生如寄”的淡淡的哀愁,但更多的却是他对生命的依恋,对生活的执著,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首段可看做是一段哲学短论。承“古人秉烛夜游”而下,自然而然地转接到第二段。这段先以两句写景,两句点明设宴的地点、设宴的本意。阳春之夜的美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种种形象与色彩,对于一生热爱大自然的李白是极大的吸引,而且正值他的花园中桃花盛开,此时此地,与诸从弟畅叙天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行文至此,作者又宕开一笔,连用两个典故,重点都在突出诸从弟的才华。这里,作者只写了桃花园聚会和与会诸从弟超人的才气,而不写园中桃花。这是因为桃花为人习见,略去不写,读者仍可从想象中得之;把重点放在写诸从弟的文才,则可为下文伏笔。故“幽赏”、“高谈”过后,随即转到饮酒赋诗上来,又援石崇于金谷园宴集赋诗之例,各赋新诗,以叙中怀。可惜,李白与诸从弟的桃园赋诗今已无存,但本文却历千年而传诵不衰。清新俊逸,行文流畅,音调铿锵,可谓字字珠玑,确是一篇优秀的记事抒情小品,从中可以见出作者飘逸洒脱、胸襟旷达的一面。上枢密韩太尉书文章结构及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然后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谨言箴全文可分为五层意思来理解:第一层:论述“巧言”的危害。第二层:论述“闲言”的无益。第三层:论述“夸言”的浅薄。第四层:论述“传言”的危害。第五层:论述“铭言”的无效。也是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危害的进一步阐述:一生碌碌,终无所成。2、结构图解五柳先生传生活贫穷 传 爱好读书、嗜酒、写文章五柳先生传 性格娴静少言、不慕名利赞精神安贫乐道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秉烛夜游万物逆旅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光阴过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共享天伦 阳春美景桃园欢聚夜宴酣畅坐花醉月应月佳咏上枢密韩太尉书上 内心的品德修养(孟子)枢 养气 密 丰富的外在阅历(司马迁)韩 郊游不广 求贤豪长者 太 阅历 见识有限尉 缺少经验 见奇文壮观书 求见韩琦 求见之切 求教之诚 表明志向 为学 为政谨言箴 巧言悦人,自扰其身“巧言”的危害闲言送日,亦搅女神“闲言”的无益解人不夸,夸者不解“夸言”的浅薄谨言箴 道听途说,智笑愚骇 谨言慎言骇者终明,谓女贾欺 传言的危害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 “铭言”的无效铭而复蹈,嗟女既耄整体阅读的把握1、主要内容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贞、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文描绘了李白与诸从弟欣赏美景、饮酒作诗的情景。上枢密韩太尉书本文是19岁的新进进士苏辙写给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韩琦的信,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聪明的苏辙避开了常见的求见文字,从文学与修养入手,不但表达了对韩琦的景仰之情,求见之心,而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谨言箴谨言箴是五箴之一,以“言”为纲,主张“谨言”,反对“巧言”“闲言”“传言”“铭言”。难点解析五柳先生传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个方面?文章是从名号的来历、性格、志趣、生活等角度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方面是性格,正是因为有了“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的心境,才会有后面独具性格的志趣和生活态度。2、“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支撑五柳先生泰然处之并乐在其中的呢?这是五柳先生率真的性格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使然。陶渊明对世俗社会充满了反感与厌恶,他能够摆脱世俗与官场的羁绊,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以真性情去生活,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与享受的时候,物质生活的贫困以不足挂齿。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古人写宴序类的文章,常常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本文是否也这样?文中是如何引出“夜宴”“春”来照应题目的?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堂弟们在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通篇体现了李白清新潇洒的风格与昂扬的精神。本文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其不落俗套,面对大好春光,诗人抒写的是对自然的神奇想象与豁达的情怀而并非消极的人生之叹。文章开篇对自然的神奇想象起笔,既然天地只是世间万物赖以寄身的旅舍,光阴岁月亦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那么不如就此及时行乐。自然引出春夜与弟兄们的借酒放歌。2、试比较文中“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和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句的异同。相同点:两句诗都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不同点:虽然都意识到了人生苦短,但是李白抒发的更是一种自然、率真的对自由于快乐的渴望,而曹操则侧重于抒发面对短暂人生,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与二人的性格与生平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上枢密韩太尉书1、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了。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2、作者在文中赋予“养气”的新含义是什么?苏辙在孟子“知言养气”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强调了后天培养修养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气”应当是胸襟气度,见识情趣,学问阅历等。“养气”的途径有二:一是内心的修养;二是“行天下,览四海”的阅历。3、这篇干谒的文章,脱离了一般的习俗之气,请仔细体会,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巧妙之处?作者很巧妙地从自己作文下笔,在论文中表现出自己的识见,以赢得对方的称赏。全文从论文开始,又在论文中结束,一以贯之,纡徐曲折。在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后,作者顺势而下,点明“养气”的方法,这样,后文的求见自然也成了“养气”的一个目的所在了,避免了直接求官的尴尬。谨言箴谨言箴反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可见全文以“言”为纲,那么作者主张什么呢?谈谈你的理解。作者主张的是“谨言”。不管怎样,言多必失。所以,还是谨慎的说话,应该注重做。谨慎的言语,谦恭的做事,终究会被人所认可。课后复习习题写作点拨写作特色品评五柳先生传1、语言质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深刻的内容。例如,“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点出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好读书,不求甚解”写他在读书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2、刻画人物虚实结合,重在写意传神。文章开头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以虚写代纪实,下面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文精字简,韵律很强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巧妙用典,潇洒流动,笔触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洒脱,不愧为传诵千古的名作。2、想象大胆,运用典故。神奇大胆的想象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是李白作品的代表特征之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豁达纵情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文中多处引用古人的诗句以及典故,自然而不着痕迹,不仅未给人以繁复之感,反而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引人深思。上枢密韩太尉书1、行文疏荡,颇有奇气。“疏”字有两解,一是与“密”相对而言,二是指信笔挥洒,逞才使气。“荡”字在本文中也有两解,一是指文思浩荡,二是指行文跌宕。而“奇气”就蕴涵在“疏”、“荡”中了。清人沈德潜说,此文“虽以孟子、司马迁并举,然通篇文字,多从太史公周游天下数语生出。一往疏荡之气,亦如公之评太史公文。”(唐宋八家文读本)这个评价是十分精当的。2、立意在此,而立言在彼。清人吴楚材等人在古文观止中曾以“立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作精辟概括。此文本意是为了求见太尉,希望博得赏誉和受到提拔,这就是所谓“立意在此”;然通观全篇,却又全以如何养气益文为中心展开议论,把干谒的旨趣深深地起来,这即所谓“立言在彼”。既然谈文是虚,求谒是实,但作者喧宾夺主,落笔大谈其文,不但把文与气的关系以及如何养气的问题阐发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历述自己养气益文的的经过,直到将及收笔,方才把自己要求谒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可以说,作者将文、气关系阐发得越透彻,把自己养气以益文的愿望述说得越强烈,求谒的理由就越充分,文章词气也就越壮直。因此,吴楚材等人称此文为“绝妙奇文”。3、语言精当畅达、生动传神。如第二节中“故决然舍去”的“决然”二字,似乎可以使人看到作者去国远游的那种果决开朗、意气风发的神情;再如“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著一“恣”字,而作者对于雄浑壮丽的自然景物的陶醉之情,便不难想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