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传记内容分析传记手法》同步训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8257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传记内容分析传记手法》同步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传记内容分析传记手法》同步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传记内容分析传记手法》同步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传记内容分析传记手法同步训练(含解析)一、(xx银川一中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莫言荣获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此之前,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 葛浩文193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译刘震云的手机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30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然后把它扔到一边。”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多年笔耕不辍,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12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葛浩文认为莫言是一位谦和的人,“他经常夸奖他的译者,正如他的译者时常夸奖他的著作一样。”莫言对葛浩文的翻译水准充分信任,总是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他会对我说,那已经不是我的小说了,是你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是在帮他的作品扩大国际影响,他对此也十分感谢。”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相关链接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20多位名家的40多部作品。(百科名片) 这就像是要我在自己的孩子中选一个最喜爱的一样难。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各式各样。(中国日报记者对葛浩文的采访)对于我来说,这么做(坚持翻译中国文学)的原因,首先,并且总是,出于一种对我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对于优秀文学的热爱,以及(也许是一种偏执吧)希望看到我为这本书所付出的努力开花结果,尽管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本书将对那些我无缘结识的读者产生何种影响。(中国日报记者对葛浩文的采访)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译家,也是莫言作品的翻译者,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xx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功不可没。B葛浩文因其博士导师的推荐,对萧红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并出版了萧红评传,掀起了一股萧红热。C文章中插入对葛浩文上学第一堂课的情景,意在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D传记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逼真细腻地描写了葛浩文被派往台湾时复杂的内心感受。E本文选取了葛浩文在中西方文学交流方面的几个片段,侧重记叙了他对莫言作品的翻译、介绍来表现文章主旨。2葛浩文被誉为介绍当代中国小说的“第一人”,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_3.联系文本,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塑造传主形象的。答:_4结合文本,探究葛浩文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地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6.在本文第段中,作者记述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答:_7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答:_8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答:_1【解析】选BE。A项,“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xx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文无据,无中生有;C项,“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与原文不符;D项,“夸张”“环境、心理描写的方法”“逼真细腻”有意夸大。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有相关内容的介绍,可以从翻译的数量、原则、特点等方面概括。【答案】致力于将贾平凹等作家的40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世界;侧重介绍莫言作品,并与莫言一起到多个国家推荐其作品;介绍当代中国小说有自己的原则,以西方人的眼光为审美标准;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很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保证了翻译质量。3【解析】此题考查作者塑造传主形象的方法,文中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通过别人的话来反映其情况的侧面描写等。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答案】语言描写,如葛浩文的自述“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心理描写,如“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典型事例描写,如翻译刘震云手机等。侧面描写,如葛浩文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戴乃迭与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评价。4【解析】探究传主成功的原因,要从其自身的特点和品格入手,如他对中文的爱好,对翻译的兴趣,坚持文学翻译的标准,以及和作者的密切联系等。【答案】(要点)善于反思,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基于兴趣,善于选择,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坚持原则,恪守标准,坚持以“西方人”视角介绍中国当代小说;乐于合作,擅长沟通。(答出三点即可,要注意结合文本分析)5【解析】选BE。A.“激发学生”并非陈有意为之;C.梁并非过谦之辞;D.心理描写说法不当。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传记的表达技巧。答作用题,首先从内容上分析写的什么,然后指出这种写法对突出传主的性格特征起什么作用,还要从结构上看看有没有表达效果。【答案】这段对话交代了陈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而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作了铺垫。7【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逐段仔细梳理,找出信息源,然后加以归纳概括。要点要全面,还要注意结合原文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答案】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朋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8【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主要强调陈寅恪在中国的地位,从这一点出发,结合全文,看看陈寅恪先生哪些方面堪称一代学术宗师。答启示题时,不要脱离文本,分析要翔实到位。【答案】理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难以超越的。启示:以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识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延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