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清贫》教案2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863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清贫》教案2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清贫》教案2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清贫》教案2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清贫教案2 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方志敏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2.理解“清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清贫”意识。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形象,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清贫”在新时期的特殊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方志敏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被捕的经过。二、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三、整体感知,讨论分析1.文章开篇说“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从下文看,这个“趣事”“趣”在哪里?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会抓住关键,细读文章。从文章中可把握:两个士兵想从“我”身上发点“意外之财”。(1)“趣”在两个士兵的动作上。“搜”“摸”“捏”“抢”,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富有经验的贪婪的士兵形象。(2)“趣”在语言上。“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极尽威胁、恐吓之嘴脸,野蛮至极,丑陋之至,狡黠中掩饰不住无尽的贪婪。“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老奸巨猾的嘴脸跃然纸上。分析两个士兵的语言时,重点要落在对语言的揣摩上,在反复朗读时读准重音,读出语气,注意模拟语调加以体会人物的个性。(3)“趣”在两个士兵的心理上。两个士兵的心理先是“热望”,继而“激怒”“企望”,最后是“失望”。这里既是对两个士兵的心理变化的刻画,又是对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形象的赞美。2.在这件事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方志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方志敏的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方志敏的泰然自若、坚定持重。3.文章第九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语气?你是怎样理解的?作者运用了讽刺的语气,既讽刺了两个国民党兵无耻的企图,也对国民党高官及当时的一些富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4.文章题目是清贫,读过全文,你对清贫思想有了怎样的认识?清贫,即清白、贫穷。与本文最末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相呼应。在本文中,清贫是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清贫精神应当是节俭素朴、高洁清贫;克己奉公、秉德无私;热忱爱国、赤胆忠心;坚贞不屈、舍生忘死四、活动探究1.请交流搜集有关“清贫”的格言警句。2.下面是两首与作者相关的小诗,可以印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创作一些诗文,举行一次朗诵活动。方志敏:热血化冰霜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杨小春清贫爱国志如钢,抗日先锋烁旭光。带铐威风吹冷雨,迎刀热血化冰霜。血肉方志敏伟大壮丽的房屋,用什么建筑成功的呢?血啊,肉啊!铺了白布的餐桌上,摆着的大盆子小碟子里,是些什么呢?血啊,肉啊!藏得重压压的铁箱皮箱,里面是些什么呢?血啊,肉啊!此诗发表于新江西第一卷第三号3.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永远的丰碑:方志敏中的一段解说词,引导学生讨论解说词的特点,并要求学生记好即将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先进人物的事迹与大家交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与搜集信息、积累信息的意识。永远的丰碑: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完)五、探究性思维训练给学生读方志敏的童年故事,让大家想一想,在成长中还需要哪些要素。1900年农历8月13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湖塘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村前是两片水明如镜的鱼塘,一条小河流过村口的一座小桥,村后有座土山,长满了高大的枫树。方志敏的家很穷,每逢春天家里都断了粮,缸里的一点粮食还是跟财主家借的。刚刚三四岁的小志敏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断地嚷:“妈妈!我饿,我饿啊!”小志敏看见财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馒头,仰着头问妈妈:“为什么财主家的孩子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呢?”妈妈只好回答说:“人家财主命好,有地又有钱;咱们命苦,要啥没啥,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志敏听了还是不明白,同样是人,财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馒头,爸爸累死累活却让儿子饿肚子,这是为什么?方志敏7岁的时候,爸爸向财主借高利贷让他上了私塾。小志敏高高兴兴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一开始的几天,小志敏觉得挺新鲜,老先生摇晃着脑袋,“子曰”“诗云”地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地跟着念。时间长了,小志敏就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坐在那儿老打瞌睡。老先生见小志敏不好好念书,走过来揪着他的耳朵问:“我刚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着脖子,说:“不知道!还不是老掉牙的旧书,我懒得听!”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我让你不学圣人的书!”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儿子的手,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小志敏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我放牛拾柴去!”爸爸正在抽旱烟,听儿子嚷嚷不上学了,吐了一口烟,说:“哪有上学不挨老师打的,学还得上。供你念书,爸爸受苦受累还有个盼头。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样当个睁眼瞎,咱家这穷日子还有什么指望改变呢!”气归气,小志敏还得去上学。只要爸爸、妈妈高兴,这书还得好好念。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当时,有个姓张的大地主想弄个“省议员”当当。他让手下用钱去买选票,老百姓议论纷纷。方志敏想,这个地主坏得很,头上长疮,脚底流脓,要是他当上了议员,不定要做出多少坏事。为了阻止姓张的大地主,方志敏一夜没睡觉,写了一篇小字报:“张地主十大罪状”。抄写了好几份,连夜贴在县城最显眼的地方。城里的人都挤着去看小字报,拍手称快。张地主气得浑身发抖,派人把小字报撕掉,到处寻找方志敏。方志敏的同学劝他找个地方躲一躲,说张地主有钱有势,惹不起他。方志敏笑着说:“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张地主终于找到了方志敏。几个狗腿子推搡着方志敏,方志敏被带到了张地主家。张地主歪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在抽水烟,眯着两眼瞅着方志敏说:“你就是方志敏?”方志敏昂着头不说话,心想,你知道还问什么?张地主又说话了:“你是学生,应该好好读圣贤之书,不要瞎折腾。我找你来,想让你写个声明,就说你受别人唆使,我是清白无辜的,怎么样?”方志敏摇了摇头,张地主马上翻了脸,把水烟袋往桌子上一扔,满脸凶相,说:“我在弋阳城里说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个蚂蚁。”一个打手凑上来要动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我早给报馆和警察署写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将信寄出去。你残害学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会知道。”张地主一听,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还留了一手,真难对付。想来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会惹恼全省的人。还是咽下这口气吧,只好一挥手,让方志敏走了。方志敏并没有给同学留下什么信,只是让张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说出那套话。张地主最终没有当上议员,方志敏却成了弋阳城里有名气的学生。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卖国政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激起了群众极大民愤。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上台子演讲。他慷慨激昂地说:“卖国政府把我们的国家一片片出卖,日本帝国主义又要鲸吞我们的神州。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说着,刘老师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脸盆用石头砸碎。同学们都被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感染。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铺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划着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点着说:“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1919年秋天,方志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当时,方志敏所在的这所学校办得很糟糕。学校凭私人关系任用教师,有的教师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学生都不如,只要有门路,就能教课。学生们意见很大,方志敏代表全班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教师,胖校长打着官腔说:“研究研究。”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见音信。正好,学校宣传队要排节目。方志敏灵机一动,编写了一个剧本私塾怪现象。戏中有3个主要人物,校长、校长老婆、校长的儿子。校长当领导,校长老婆连字也不识,啥课都敢教,校长的儿子只管摇铃。私塾怪现象主要是讽刺学校的腐败,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家看得开怀大笑。可是校长看了戏,血压上升,恼羞成怒,下令立即停演,还给方志敏记大过一次。学生记大过是很严重的事情;可是,方志敏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带领学生同校长斗争,公开揭露学校的黑暗。胖校长气得不行,要开除方志敏。方志敏不甘示弱,带领学生自治会贴布告:开除校长!1921年秋天,方志敏又进了同文学院。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对英文抓得很紧。方志敏找到了英文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边学英文,一边学这两部伟大著作,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社会主义”,因为方志敏开口闭口不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方志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专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那时候,阅读革命书籍非常困难。进步书籍、报刊、杂志常被没收。方志敏托校外的同学订进步杂志,再带进学校阅读。白天不方便,晚上熄灯后,几个人才悄悄地进行讨论。教会学校三天两头做礼拜,方志敏非常厌烦。可是,他一想,何不在做礼拜的时候,带上要看的书,“你做你的礼拜,我读我的书”。六、写作活动设计下面两个写作练习题目可任选其一进行训练。1.请你参照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写一篇对自己成长有影响的小故事。2.清贫朴素的思想是我们中国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请你再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写一篇材料充实的思想随笔。七、课堂小结毫无疑问,我们所说的“清贫”并非方志敏时代的清贫,更非提倡摒拒基本物质需要的苦行主义,但其间所蕴含的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则是永远无法丢弃的时代给养与食粮。八、布置作业推荐可爱的中国,课后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