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5999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一、单项选择题1.(xx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生动地反映了( )A.金田起义爆发的背景 B.天京事变的危害C.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 D.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答案 A解析 由题干可以看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民众对当时清政府统治的不满,期盼变革的发生。故题干反映的是金田起义的背景,A项正确。2.(xx哈三中模拟题)“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与这一标语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C.太平军西征 D.太平军挥师北伐答案 C解析 由“天京天兵”可知标语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而“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说明此历史事件发生在汉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3.(xx九江一中模拟题)马克思曾在1853年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这主要是基于太平天国( )A.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C.提出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D.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答案 A解析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权的“共产主义”性质。BD项是资政新篇的内容,表明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不符合题意。C项只是一种理念,并非实际措施,不符合题意。4.(xx郑州一中模拟题)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会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外反动势力一致要求镇压人民革命A. B.C. D.答案 C解析 据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当指太平天国运动。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对外国不利,清政府的灭亡是外国人的损失,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因此项正确。1853年时,中外矛盾不但没有缓和,反而不断升温。5.(xx洛阳一中模拟题)有历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下列可以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B.领导人仍有浓厚的封建皇权思想C.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答案 C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要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故只能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D项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排除。AB项虽然符合太平天国起义,但不能佐证题干的观点。6.(xx许昌一中模拟题)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交通。造火车、轮船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奖励技术发明;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还介绍国际大势,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称道英国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美国“礼义富足。”但不准干涉天国内政。对这些主张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B.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太平天国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答案 B解析 资政新篇的规定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的愿望,B项正确。但他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取得革命成功,A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D项错误。7.(xx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爆发 D.成立中华民国答案 A解析 “丧权辱国震人心”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铁路风潮鼎沸腾”反映的是四川保路运动;“武汉义旗天下应”体现的是武昌起义的爆发;“推翻专制共和兴”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故A项符合题意。8.(xx枣庄市模拟题)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不贪恋总统职位追求民族强大A. B.C. D.答案 C解析 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正确;从“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排除。故选C项。9.(xx山西师大附中模拟题)著名民国史学家汪朝光在民国初期的西式民主政治实验及其挫折一文中认为,“民国初年的西方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情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之遗产。”上述“民主实验”不包括( )A.尝试君主立宪 B.建立共和政体C.构建分权体制 D.实践议会政治答案 A解析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实践议会政治,故BCD项都是民国初年的“民主实验。”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故A项符合题意。10.(xx安徽六校模拟卷)下表是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出现这种政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党名发起人在议会中所占席数国民党宋教仁392共和党黎元洪176统一党程德全24民主党汤化龙24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君主专制制度的覆亡D.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答案 A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权等项权利及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故出现政党活跃局面。故选A项。11.(xx高考密码原创卷)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这说明了(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民主制度不断完善C.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D.在中国没人拥护帝制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提到两次复辟帝制都遭到了人民的反对,说明人民拥护共和,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A项。12.(xx太原五中模拟题)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激荡 B.辛亥革命的推动C.五四运动的促进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答案 B解析 材料“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反映的应是一战之前的情况。A项发生在19世纪,不符合“20世纪初”这一条件;CD项发生在一战后。B项与题干时间相符,并能体现“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的表述。二、材料分析题13.(xx太原五中模拟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6分)(2)据材料二,论证说明义和团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你如何评价?(6分)(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概括其失败的共同原因。(4分)答案 (1)核心内容: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2分)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2分)态度:借鉴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2分)(2)盲目排斥西方文明。(2分)依据: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2分)评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但其盲目排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4分)14.(xx合肥八中模拟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材料三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4分)(2)材料二、三分别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对此你有何认识?(12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历史评价时应注意什么?(4分)答案 (1)历史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4分)(2)材料二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材料三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很大的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8分)认识: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和而渐进的过程。(4分)(3)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