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精读基础练习(三).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189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精读基础练习(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精读基础练习(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精读基础练习(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精读基础练习(三)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一则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比如说图象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述联想起来的,但是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真理,虽然它这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对文中“这说法”指代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杜撰来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 B.创作方法中显然附会的地方C.杜撰方法中强调的朝夕揣摩 D.宣和遗事中的部分真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850年7月,在伦敦瑞特琴公园路展出了一台电力机车牵引模型,马克思在参观了这个展览后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推翻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时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跨入网络社会,走向新的文明。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联结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各种网络将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地球村落”,促使人类的共同发展。全球将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与通信网络系统,它能以更快的速度传诵和处理数量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对文中的“地球村落”,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表明世界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拉近人和人的距离B.为了表明网络将形成未来社会的纽带,促进人类发展C.为了表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为一体,共同发展D.为了表明对人类来说,面对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大众文化,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概念,它不仅是高雅文化、纯文化的悖论,而且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等也有所不同。我们或可认为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越来越规模化,人口潮水般地向大城市集中,由大体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逐渐形成了大体相似的文化形态与审美情趣,即世俗化和时尚化的文化赏悦需求,这无疑为大众文化主体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环境的营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从广播、电视到因特网,不仅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现代化工具,而且使大众文化产品实现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对文中的“大众文化”,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概念,与“高雅文化”“纯文化”是相对立的B.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等旧概念的内涵也并不相同C.与“高雅文化”“纯文化”以及“群众文化”这些概念都是截然相反的D.可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因为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的进步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这篇短文,讲的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两首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西江月这四首词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的道理,趁便也谈到了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练。对文中提到的“选择典型的情节”和“运用语言的精练”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各自独立的两个方面 B.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C.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D.主次不同的统一整体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别具一格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美无所不在,并非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一个目光敏锐、感受细腻的人,会时时处处发现美的闪光,会觉得诗情俯拾皆是。对文中提到的“别具一格”和“点石成金”,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指的是使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产生丰富的意味和美感B.指的是对生活观察角度特殊和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C.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中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品格D.指的是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一种特殊的敏锐和细腻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雨后的石滩,每一块鹅卵石的花纹都被阴暗的天光和潮润的雨水打上了亮光蜡,美得出奇,令人爱不释手。我捡起一个,再捡起一个,右手一个,左手一个,这样的唾手可得,激起我对美的获取的无餍贪欲直到我发觉石头的重量已使我不胜负荷,乏力地捧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美石的手,已然酸麻不堪。我只好开始丢弃,有第一个就有另一个。我不断地捡拾又丢弃,丢弃又捡拾,目不暇接地捡拾或丢弃使我的心灵疲惫不堪这时,肉体与心灵的双重倦怠,使我得出一个正确不移的结论:其实,这一切沙滩的“美”是平均地分配分布在每一寸土地上的。再往前走一步与走一千步,很可能只是手中的石头由这一批换了另一批,谁也无法从中摄取“所有的美”、“最美”。对文中“捡拾或丢弃”的含义,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肯定或否定 B.获得或失去 C.喜悦和惋惜 D.审美和判断B组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释“低迷”在文中的含义世界报业协会在xx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xx年5年累计增长30.3。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释“禁书”禁书一词,最早见于宋人苏辙的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里面写道:“即不许买禁物、禁书及诸毒药。”什么样的书籍定性为禁书,苏辙没有解释。但禁书作为围剿文化的官方行为,却至晚可以上溯到秦始皇时代。书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禁止其刊印、流布、阅读,当然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才能实现。秦始皇推行禁书的全过程,后世概括为“焚书坑儒”。“焚书”即“禁书”,“坑儒”便是“笔祸”或曰“文字狱”。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释“痛苦的死亡”和“快乐的死亡”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日快乐的死。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没有了!痛苦的死亡指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沉了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很难受。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看法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A组参考答案1.C、2.C、3.C、4.C、5.A、6.DB组参考答案7.文中“低迷”指的是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8.禁书是指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禁止其刊印、流布、阅读的书籍。9.“痛苦的死亡”指的是作家由于遭遇苦难、自我消沉。不能再创作作品的现象。“快乐的死亡”指的是作家忙于抛头露面、交际应酬,却不再创作作品的现象。10.语文教育是以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用以提高母语能力的科学教育;文学教育是以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文学兴趣为主要任务的艺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