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334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春节民俗艺术对年味的强化吕品田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因为交通受阻,时下网上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红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年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前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B.当前,一些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C.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冲淡了古老的年味。解析:“冲淡了古老的年味”于文无据。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审美期待加强的原因在于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B.春节习俗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C.现在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相比,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D.有人在网上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解析:“西方的个人主义”应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方许多地区耍“板凳龙”的习俗,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因此能增进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B.正是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所以在形式上才会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自由而奔放。 C.解决了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就能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 D.民众安于本土,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传统民俗文化积极的社会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解析:原文“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反过来就不成立。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儒家视阈中的人格理想杨国荣儒学的意义,体现于其人格理想。人格的更深沉的内涵体现于精神境界。作为人格的表现形式,精神境界既有其内在的核心,又展开于人格的不同方面,由此形成多维度的精神形态。 孔子曾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人”之说,王夫之从成就德性的角度对此作了解说:“安仁利人,总是成德后境界。”在王夫之看来,安仁、利人都构成了德性涵养中的不同精神境界。当然,以成德为视阈,精神境界又表现出不同形态,当人仅仅以富贵贫贱为意时,其境界便难以越出此域,反之,如果始终坚持仁道,在任何时候都不与仁相悖,则意味着进入另一重境界。在这里,境界之别既涉及德性的高下,也表现为内在精神形态的差异。 作为观念的存在,境界也可以视为宽泛意义上的精神世界,而对精神世界的考察则涉及更广的视阈。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里的“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指外部世界以物理的形态内在于个体,而是表现为观念层面的意义境域:以视阈的扩展、理性的想象、内在的体验等为形式,“我”把握了作为整体的世界并领悟了其意义,万物则由此进入“我”的观念之域。在这里,世界对“我”的敞开与“我”对世界的开放,世界意义对“我”的呈现与“我”对世界意义的领悟融合为一,对这种精神之境的真切感受往往又伴随着超乎感性快感的内在精神愉悦。在以开放的视阈接纳世界并深切领悟其意义的前提下所达到的这种“乐”同时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 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是精神境界核心的集中体现。理想的追求是以“人应当期望什么”为指向,使命的意识则展开为“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追问,二者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沉关切。从人格理想的层面看,前者所指向的,也就是“成己”或成就自我,后者则意味着人自身通过多方面的发展而走向完美之境。在成就自我的过程中,人既赋予期望与理想以实质的内涵,也使自身的存在获得了内在的意义。相对于“应当期望什么”所体现的理想追求,以“应当承担什么”为内涵的使命意识更多地从人的责任、人的义务这一维度表现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二者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孟子已涉及以上问题:“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使人区别于动物(禽兽)的主要之点究竟体现在何处?庶民所去、君子所存者到底是什么?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对孟子而言,君子作为人的完美存在形态集中地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品格。在这里,所谓“存心”便与包括道德意识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其具体内容则展现为“仁”“礼”。“仁”与“礼”既有德性之意,又表现为应当遵循的规范:作为不同于禽兽者,应当循“仁”而“存”,依礼而行,这里无疑既体现了道德的理想,也蕴含着某种道德领域的责任意识。所谓“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也就是确立和维护包含广义道德理想与道德责任的精神世界,在儒家看来,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世界使人“异于禽兽”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儒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如上理解,对今天如何在人格层面走向理想之境,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选自道德与文明,有删改) 4.下列关于“精神境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神境界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既会有其内在的核心,又展开于人格的不同方面。B.精神境界的划分标准是不相同的,这样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形态当然也不一样。C.境界可以视为宽泛意义上的精神世界,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考察范围更大些。D.精神境界的内在核心集中体现在对理想的追求与具有使命的意识这两个方面。解析:精神世界的考察范围比境界要大。答案:C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成德角度看,坚持仁道的精神境界与以富贵贫贱为意的精神境界的德性不一样。B.达到某种“乐”的精神境界要把以开放的视角接纳世界并深切领悟其意义当作它的前提。 C.使命意识以“应当期望什么”为内涵,从人的责任、人的义务这一角度表现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D.循“仁”而“存”,依礼而行,既体现了道德的理想,也蕴含着某种道德领域的责任意识。解析:“应当期望什么”应是“应当承担什么”。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夫之虽对孔子提出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人”持有异议,但他还是对此作了解说。 B.“我”与世界融合精神之境的真切感受,会伴随着超乎感性快感的内在精神愉悦。C.在成就自我的过程中,人因赋予期望与理想以实质的内涵,自身的存在才能获得内在的意义。D.确立和维护包含广义道德理想与道德责任的精神世界才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解析:A“持有异议”错误,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B“会伴随着超乎感性快感的内在精神愉悦”表述绝对,原文有“往往”一词。C强加因果,“赋予期望与理想以实质的内涵”不是“自身的存在才能获得内在的意义”的原因,两者是并列关系,从原文中关联词“既也”可知。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学虚构是读者获得突围的表演汪正龙 文学虚构创造的可能性世界,能让读者跳出现实的束缚与羁绊,能将自己的平庸状态打破,从而理解和深化自我的认识,并获得一种精神的突围。正是在与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贾宝玉、阿Q等文学形象的交流中,我们陶醉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为他们的不同自我所同化,从而产生对自我丰富性的扩展。在现实中,人的自我不断地得到再现,在文学虚构中,人的自我处于陶醉状态,通过把自我同时置身于内和置身于外的双重化行为,能够使自我创造成为可能。文学虚构不可能是脱离现实的没有拉线的风筝,而是始终走向我们心灵的超越现实的自我扩展。所以,通过表演人类各个自我间的联系,我们表现了自我,这样我们将通过文学的表演使得我们提升到人类本性的高度。不同于游戏的“避重就轻”,艺术是“举重若轻”。因为艺术之轻离不开生命之重,轻之所以是一种美学品格,在于它让我们托起了沉重的生活,让我们能更好地面对苦难和邪恶,承担起人文关怀的职责。文学虚构的双重作用标志着人类表演的需要,它超越了认识的能力。文学虚构的价值并不是预设的品格,而是人格的充分展现,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即对自由创造的可能性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可能是独立的,它始终与历史、现实和传统相结合。文学能返回自己的生命之根、人性之本,应该是好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生命力的本能的宣泄上,恰恰从反面证明了生命力的不足与贫弱。文学从依附性过渡到走向独立的过程相当艰难,但真正的文学应该具有独立性。 我们说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因为他不从眼前的现实、传说、过去中再现生活,而是创造了一个可能性世界。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幸福的,但他们悟出一个道理:拥有美丽的位置,即使很苦也是幸福。史铁生立足于可能性,在其中寻找自我。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位置提高到现实之上,他才有真正的自我。其实长大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难回复到天真状态,而是一个超越了语言的可能世界。我们习惯于用现实性来消灭可能性,把现实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平等”“自由”等概念,并不会因现实有差异、有矛盾而失效,恰恰相反,它本身就体现在差异和矛盾中。文学的真正独立要以个体人格的独立为前提。这种人格既不以群体道德的代表自居而盛气凌人,也不是放浪形骸、游戏人生、自轻自贱,而是在孤独中默默地向人性的高峰奋力攀登,与自己的懒散、自欺和粘连于他人的习惯作斗争。 艺术的本质特点是创造,是不可重复的独特的天才表演。而文学虚构开拓着人类新的认识,冲破了虚伪道德的羁绊而构成新型的道德伦理意识。我们不但要承认人生的表演性,也要肯定文学虚构中的表演特性。在一切艺术中,唯有表演艺术最鲜明、最直接地体现艺术的本质的特点,即站出来生存的必要性。表演艺术是艺术之母,它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艺术,也是显示人的个体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的艺术。文学虚构的表演性就是作家与读者的不同体验的展现。我们要想获得“自我意识”“超越”“自由”“独立人格”,就需要借助文学虚构的表演,通过文学虚构出来的不同角色,去体验各种角色的不同心境和命运。 (选自江西社会科学)7.下列关于“文学虚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虚构使读者通过创造的可能性世界,将自己的平庸状态打破,从而理解和深化自我的认识,并获得一种精神的突围。B.文学虚构不是脱线的风筝,应该与现实紧密联系,但又不等同于现实,它始终是我们走向自己心灵的超越现实的自我扩展。C.文学虚构具有双重作用,它标志着人类表演的需要,超越了我们认识的能力;它的价值并不是预设的品格,而是人格的充分展现。D.文学虚构具有表演的特性,但无疑只有作家可以借助自己在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不同角色,体验到各种角色的不同心境和命运。解析:不只是作家,还有读者也可以通过虚构的角色进行体验。答案:D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虚构中,我们可以通过同时置身于内和置身于外的双重化行为,从而使自我创造成为必然。B.文学如果仅仅停留在生命力的本能的宣泄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这从反面证明了生命力的不足与贫弱。C.尽管务虚笔记不是再现生活,其中的人物也没有幸福的,但作者在书里面却告诉我们“位置美丽,苦也是幸福”。D.表演艺术在体现艺术本质方面与其他的艺术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它才可以将艺术本质最鲜明、最直接地表现出来。解析:“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虚构中”范围不当,应去掉“现实生活”;“必然”将可能当成必然。答案:A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与文学形象进行交流,并被他们的不同自我同化,在这样一种陶醉中,就可以产生出对自我丰富性的扩展。B.艺术与游戏是不相同的,前者是“举重若轻”,后者是“避重就轻”,前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苦难和邪恶,从而承担起人文关怀的职责。C.人们习惯把现实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这样一切的可能性就被现实性所消灭,但有些如“平等”“自由”等概念却不会因为现实而失效。D.文学的独立与人格的独立没有关系。前者需要返回自己的生命之根、人性之本,后者则需与自己的懒散、自欺和粘连于他人的习惯作斗争。解析:文学独立与人格独立有关系,文中说“文学的真正独立要以个体人格的独立为前提”。答案:D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自觉尹德树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传播和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如何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化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体现,世界性则是文化共性的表现形式,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的世界性整合越来越明显。进入近代以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文化的世界性特征在加强,但并不意味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将被世界文化所取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了民族文化哪来的世界文化。放弃文化的民族性谈世界性,等于妄自菲薄、丢弃根本,固守民族文化而拒绝世界文化,等于固步自封、思想狭隘。 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至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如何处理“西学”和“中学”的关系问题。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基于文化模式的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表现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运行模式在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已经不能有效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被质疑和批判,出现内源性危机。另一个层面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开始,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和固有的文化模式产生矛盾和冲突,外源性危机凸显。双重文化危机的张力,再加上文化发展进步和救国救民的需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就成为中国近代不争的文化诉求,文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文化创新是针对固有的传统文化模式而言的,文化整合是基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础上的多种特质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不管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整合,都是创造新的文化范式的过程和途径,也是文化转型不可或缺的阶段。任何文化都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存在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其自在的成分在传统社会中表现出超稳定性的结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固然存在必然的发展性和超越性特征,有着自我完善的合理性要求,即存在着自觉的成分,但这种能量太弱小了,并没有和自在性的势能形成能量交锋,促成由内而外的文化变革和转型。这种情况下,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外力,在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其实我们也要感谢这种传统势能的强大,因为冲突才有了论争,一次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文化甄别和选择的能力。而且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早已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虽然至近代已经成为弱势文化,但其中不乏合理性和生命力。按照文化传播学弱势文化必然被强势文化所取代的说法,假如没有抗争,那必将使中国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淖。况且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因为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被不断地放大,中国人走了从“自在”到“自觉”,从“自省”到“自悟”,从“盲目”到“理性”的心路历程,开始了坚持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从而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无疑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体现,世界性则是文化共性的表现形式,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C.近代以来,文化的世界性特征在逐渐加强,但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明显强于世界文化,后者无法取代前者。D.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根基,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世界文化要以民族文化作基础。解析:“多元的民族文化明显强于世界文化”于文无据。答案:C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势能,但在历史进入近代后,它不能有效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被质疑和批判。B.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共识的文化诉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危机以及文化发展进步与救国救民的需要。C.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作为新的文化范式的过程和途径,它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可以省略。D.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上,我们要将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从而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解析:“这个环节可以省略”错误,文中有“不可或缺”的信息,可见不能省略。答案:C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近代以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文化的世界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B.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体现在内源性危机与外源性危机两个层面,它们建立的基础是完全不一致的。C.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自在和自觉两种方式,但其自觉成分能量太弱,自在成分能量较大,两者难以形成交锋。D.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仍保持强大的势能,这样就使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根本无法进入。解析:“根本无法进入”表述绝对。答案:D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在判断力的批判中,康德对美进行了有名的分析。我在西方美学史第十二章里对他的分析结果作了如下叙述: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所以有别于一般快感以及功利的和道德的活动,即不是一种实践活动;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所以有别于逻辑判断,即不是一种概念性认识活动;它不涉及明确的目的,所以与审美目的判断有别,美并不等于完善。审美判断是由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是因为它适应人的认识功能,使这些功能可以自由活动与和谐地合作。这种心理状态虽不是可以明确地认识到的,却是可以从情感的效果上感觉到的。它可以说是对于对象形式与主体的认识功能内外契合所感到的快慰。 康德对这种美的分析有一个明显的致命伤。他把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割裂开来,思考力、情感和追求目的的意志在审美活动中都从人这个整体中阉割掉了,留下来的只是想象力和知解力这两种认识功能的自由运用和谐合作所产生的那一点快感。这两种认识功能如何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也还是一个不可知的秘密,因为他明确地说过“审美趣味方面没有客观规则”,艺术是“由自然通过天才来规定法则的”。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两种,“美的分析”只针对“纯粹美”,到讨论“依存美”时,康德又把他原先所否定的因素偷梁换柱式地偷运回来,前后矛盾百出。就对象方面来看也是如此,他先肯定审美活动只涉及对象的形式,也就是说,与对象的内容无关;可是后来讨论“理想美”时却又说“理想是把个别事物作为适合于表现某一观念的形象显现”。指出如此等类的矛盾,并不是要把康德一棍子打死。康德对美学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发现其中有不少难解决的矛盾。他自己虽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却没有掩盖它们,而是认为可以激发后人的思考,推动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幸的是后来他的门徒大半只发展了他的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和主体的不带功利性的快感,而忽视了他对于“美的理想”和对“崇高”的分析那另一方面;因此就产生了“为艺术而艺术”、“美学只管美感经验”和实际事物保持“距离”的以及“取消人格”之类五花八门的流派和学说,其中有大量的歪风邪气,康德在这些方面都是始作俑者。近一百年中对康德持异议的也大有人在。例如康德把情感和意志排斥在美的领域之外,继起的叔本华就片面强调意志,尼采就宣扬狂歌狂舞、动荡不停的“酒神精神”和“超人”。这个时期变态心理学开始盛行,主要的代表也各有一套美学或文艺理论,都明显地受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影响。首屈一指的是弗洛伊德。他认为原始人类婴儿所形成的“情意综”到了现在还暗中作祟,采取化妆,企图在文艺中得到发泄。于是文艺就成了“原始情欲本能的升华”。弗洛伊特的门徒阿德勒却认为自我本能表现于“在人上的意志”,特别是生理方面有缺陷的人受这种潜力驱遣,努力向上,来弥补这种缺陷。例如贝多芬、莫扎特和舒曼都有耳病,却都成了音乐大师。像上面所举的这类学说现在还很流行,其痛病和康德一样,都把人宰割开来成为若干段,单挑其中一块,说是打开人这个秘密的锁钥。这就如同传说中的盲人摸象,实际上都不知道真象究竟是个啥样。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13.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关系,和道德层面的活动不同,它不是一种实践活动。B.审美判断的目的是不明确的,这种判断与人们追求的审美目的判断是不同的。C.审美判断与逻辑关系的判断是不同的,前者与概念无关,后者与概念有紧密联系。D.审美判断是由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快感包含在功利性的快感范围之内。解析:这种快感应与功利性无关。答案:D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快感难以明确地认识到,我们在任何时候也难以从情感的效果上感觉到它的存在。B.康德所说的审美活动的观点无论是从对象方面,还是从内容方面来说,都会出现前后矛盾百出的现象。C.康德对美学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当他发现其中有难以解决的矛盾时,就想自己努力解决,而不公布于众。D.虽有很多人对康德的理论持有不同意见,但叔本华认为康德把情感和意志排斥在美的领域之外是没有错误的。解析:A应是“可以从情感的效果上感觉到审美判断的快感”。C“不公布于众”错,康德不会掩盖。D“没有错误”不对,叔本华只片面强调意志,这体现了他对康德的理论持不同意见,认为康德的观点有问题。答案:B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当审美对象的形式能够适应人的认识功能并使这些功能自由活动与和谐地合作时,就会自然产生快感。B.康德把审美活动和人的其他功能割裂出来,仅留下想象力和知解力,但对它们如何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却不清楚。C.康德的门徒虽然没有完全继承与发展他的学说,但那些含有大量歪风邪气的五花八门的流派和学说与康德有关。D.弗洛伊德直接受到了康德的影响,他认为原始人类婴儿所形成的“情意综”,现在还暗中作祟,并企图在文艺中得到发泄。解析:弗洛伊德直接受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影响,不是直接受康德的影响。答案:D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哲学的推理,更精确地说,是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种事物。这某种事物,也许是一种感觉,一种感情,或别的什么。从“有某种事物”这句话演绎出新理学的全部观念或概念,它们或是程朱的,或是道家的。这些观念或概念,全部被看做仅仅是“有某种事物”这句话的逻辑蕴涵。不难看出,“理”和“气”的观念是怎样从“有某种事物”演绎出来的,其他的观念也都是这样处理的。例如,“动”的观念,我不是作为宇宙形成论的观念,即宇宙的某种实际的最初的运动观念来处理的;而是作为形上学的观念,蕴涵于“存在”自身之内的观念来处理的。如果考虑宇宙静的方面,我们会用道家的说法:在有物之前,必先有“有”。如果考虑宇宙动的方面,我们会用儒家的说法:在物存在之前,必先有“动”。在我称为图画式的思想中,实际上就是在想象中,人们把“有”“动”想象为“上帝”、万物之“父”。这一种想象的思想,使人有宗教和宇宙形成论,而不是哲学和形上学。 按照这样的路线进行推论,我已经在新理学中能够演绎出全部的中国哲学的形上学观念,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清楚而有系统的整体。这部书被人赞同地接受了,因为对它的评论都似乎感到,中国哲学的结构历来都没有陈述得这样清楚,于是有人认为它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复兴。中国哲学的复兴则被人当作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 王国维在哲学中的苦恼,是由于他未能认识到,每门知识各有其自己的应用范围。人们不需要相信对实际作很多肯定的任何形上学学说。它若作这样的肯定,它就是坏的形上学,也同样是坏的科学。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不可信的。这只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明明白白的,不需要说相信它,就像不需要说相信数学一样。形上学与数学、逻辑的区别,在于后两者不需要以“有某种事物”为出发点。“有某种事物”是对实际的一个肯定,也是形上学需要作的唯一的肯定。哲学,和其他各门知识一样,必须以经验为出发点。但是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又与其他各门知识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哲学的发展使它最终达到超越经验的“某物”。在这个“某物”中,存在着从逻辑上说不可感只可思的东西。例如,方桌可感,而“方”不可感。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感官发展不完全,而是因为“方”是“理”,从逻辑上说,“理”只可思而不可感。 在这个“某物”中,也有既不可感,而且严格说来,亦不可思者。我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它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例如,宇宙,由于它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由于宇宙是一切存在的全体,所以一个人思及宇宙时,他是在反思,因为这个思和思的人也一定都包括在这个全体之内;但是当他思及这个全体,这个全体就在他的思之内而不包括这个思的本身。因为全体是思的对象,所以与思相对而立,他思及的全体,实际上并不是一切存在的全体。可是他仍须思及全体,才能认识到全体不可思。人需要思,才能知道不可思者;正如有时候人需要声音才能知道静默。人必须思及不可思者,可是刚一要这么做,它就立即溜掉了。这正是哲学最迷人而又最恼人的地方。 (节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八章)16.下列对“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种事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某种事物”中的“某种事物”是从人们的认知经验中来的,也许是一种感觉,一种感情,或别的什么。B.从“有某种事物”可以演绎出新理学的全部观念或概念,这些观念或概念被全部看做“有某种事物”的逻辑蕴涵。C.不管是何种观念,都可以从“有某种事物”演绎出来。如“动”的观念就可作为宇宙形成论的观念来处理。D.形上学要以“有某种事物”作出发点,“有某种事物”是对实际的肯定,这也是形上学需要作的唯一的肯定。解析:“动”的观念作为宇宙形成论的观念不可以从“有某种事物”演绎出来,只有把它作为形上学的观念才可以从“有某种事物”演绎出来。答案:C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在想象中,把“有”“动”想象为“上帝”、万物之“父”。这种思想不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可以产生宗教和宇宙形成论。B.依“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种事物”的推论,冯友兰在新理学中演绎出全部的中国哲学的形上学观念,并将其结合成一个整体。C.哲学与其他各门知识不同,它通过发展可以最终达到超越经验的“某物”,而这个“某物”,从逻辑上来看,它是不可感却可思的。D.哲学最迷人的地方是指当人思及不可思者时,这个不可思者就立即溜掉了;最恼人的地方是指当人需要思,才能知道不可思者。解析:最迷人的地方与最恼人的地方的内容要互换。答案:D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考虑宇宙静和动时,前者用道家说法,后者用儒家说法,应都属于形上学;是因为我们把它当作蕴涵于“存在”自身之内的观念来处理。B.新理学被人誉为中国哲学的复兴,也被人当作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完全得益于这部书没有一点缺点,从而被人完全赞同地接受了。C.任何形上学的学说不可能对实际作很多肯定,若这样做了,则是不好的形上学。反之,若用“有某种事物”对实际作一个肯定,则是好的。D.宇宙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人也包含在其中,但一个人思及全体时,因全体这个对象与思本身相对,所以,作为思本身的人人并不在思之内。解析:“当作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有拔高之嫌,后面的理由也不当。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