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目录,一、生平简介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思想,一、生平简介,5岁 仍不能语 10岁 作诗,惊四座 12岁 便知,“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17岁 赴南昌居住一年,潜心练习书法 21岁 中举人,钻研朱熹“格物穷理” 28岁 中进士,授兵部主事。 31岁 告病还乡,修道养性,行导引术 35岁 在狱中,静心研读周易,悟出“心即理”核心 39岁 任江西庐陵县知县 50岁 任南京兵部尚书,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思想的核心“心即理” ,他认为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6,5,4,3,2,1,论教育内容,教育心理思想,论教育过程,儿童教育思想,论教学原则,论学习方法,三、教育思想,三、教育思想,1、论教育内容 2、论教育过程 3、论教学原则 4、论学习方法 5、儿童教育思想 6、教育心理思想,1、论教育内容,核心,“歌”是指用带有音乐旋律的声调去大声歌颂的内容。,“书”非泛指一切书籍,而是特指尚书之书。能开发智力,增加知识,调节情绪。,王阳明已将道德规范的认同与教育提升到道德实践的高度,超越了“礼”的认识阶段,直接论及“习礼”的行为举止。“习礼”有利于道德修养,活动筋骨,锻炼身体。,2、论教育过程,“学”是教育过程的开端,是认识事物的起点。,解决困难疑惑,在“有疑”的情况下进行,目的是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辨明所学知识的是非正误,以求掌握精准可靠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3、论教学原则,4、论学习方法,1)自求自得,2)静处体悟,3)自家解化,4)事上磨练,5)批判判断,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 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5、儿童教育思想,6、教育心理思想,兴趣与教育,学习志向,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态度,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对后来者的影响,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可能是因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学说的原因吧,在教科书上没有什么关于他的介绍。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王阳明)者。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七,但“王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日本三岛毅博士的一句诗“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只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评 价,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千古无出其右者。-明朝一哥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黄宗羲,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明史,“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高濑武次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余秋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