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文综临考冲刺卷(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34585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文综临考冲刺卷(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考文综临考冲刺卷(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考文综临考冲刺卷(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文综临考冲刺卷(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有拓展。据此回答12题。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A人口迁移 B经济全球化 C城市化 D逆城市化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B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解析】第1题,人口迁移使身在他乡的人们终日被异域文化包围,身在他乡的游子能深刻感受别样乡愁;城市化使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其生活方式改变,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地区,使建筑等景观变化,城市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人们怀念过去的青山绿水,产生田园乡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的背景下,科技的较量,经济的比拼,文化的冲突过程中产生失落与焦虑,这是一种民族乡愁,故选D。第2题,民俗村民俗博物馆就是要记住我们的文化根脉,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根本,ABD项都反映了人们回乡思念家乡的理念,故选C。【答案】1D 2C自古由秦入蜀“难于上青天”。xx年11月22日,西成高铁的全线拉通空载模拟运行,12月6日全线开通运营,成功打败了这一魔咒。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西安,南至成都,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西成高铁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中西部省区,经济交流合作增强B连接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线路长,工程量大C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D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4西成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是A导致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B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C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D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解析】第3题,西成高铁起点和终点城市均位于我国西部,A错误;该高铁连接的是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B错误;沿线穿越秦岭等山地,地质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C正确;该高铁全部位于第二阶梯,D错误。第4题,高铁建设对沿线生物多样性可能有影响,但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A错误;土壤盐渍化往往和不合理的灌溉有关,和高铁建设无关,B错误;目前我国高铁主要为客运,和矿产资源开发无关,C错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诱发地震,D正确。【答案】3C 4D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完成57题。5据图分析,图中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C南北两端海拔相近 D中部高,南北两侧低6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A拉萨 B安多 C五道梁 D西大滩7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的原因不可能是A太阳辐射强 B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C夏季凉爽 D降水量较少【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年平均气温越低,说明海拔越高。根据图示等值线递变趋势分析,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中间气温最低,两侧较高,说明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D对。A、B、C错。第6题,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安多,最易出现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现象,B对。拉萨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0,A错。五道梁气温低,没有反复冻融问题,C错。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西大滩气温范围02,D错。第7题,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可能是高原上太阳辐射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降温幅度小,不易形成多年冻土,A、B可能。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少,土层不易冻结,D可能。夏季凉爽,形成多年冻土温度应较高,C不可能,选C。【答案】5D 6B 7C在近日央视热播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第2集中,介绍了“作为中国文化地理的独特坐标,壶口瀑布在寒冬季节,却是令一番景象。两侧岩壁上结满晶莹的冰挂,层层叠叠,倒悬的冰柱最长可达十几米”。冰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结而成。读下图(左)“黄河壶口瀑布位置”和下图(右)“冰挂美景图”,回答89题。8黄河壶口瀑布的冰挂美景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黄河水温低,飞溅的浪花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而成B地处河谷,风力强劲,利于水汽凝结成冰挂C黄河中游气温持续下降,瀑布倾泻而下,冒起的水雾迅速冻结而成冰挂D气温回升,水汽大量蒸发,遇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成冰挂9据调查,“黄河水变清了”,有专家认为生态平衡可能因此遭破坏,不能作为依据的是A黄河冲积平原面积减小 B黄河鲤鱼生活习性受到影响C地下水位下降 D改良土壤的能力下降【解析】第8题,据材料可知,冰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结而成。因此可推断冰挂的形成应具备降温的条件和充足的水汽条件。故选C。第9题,目前的“黄河清”现象主要与水土保持工作、大量水库投入应用、含沙量减少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水浑沙多是黄河的本性,是它的自然特点,黄河泥沙可以扩大陆地面积,同时可以覆盖盐碱地,起到改良土壤和涵养河滩的作用。泥沙在一些河段还可以保护河道安全。此外,黄河鲤鱼等特色物种,也都适应了黄河多泥多沙水浑浊的环境,黄河清后,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也自然产生影响。故选C。【答案】8C 9C下图为D县(25N,115E)某新建校区教学楼顶层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阳光入射角度大、发电效率高。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县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日光照最长时间是A15小时10分钟 B13小时40分C13小时 D12小时20分11若将电池板由固定式改为可调节式,在阴雨连绵的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A一直调大 B一直调小C先调大后调小 D先调小后调大【解析】考查昼长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第10题,夏至日前后,该县在北京时间5:30看到日出,此时该县115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即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5:10,则该县夏至日的昼长是13时40分,故选B。第11题,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电池板固定式是以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依据安装的,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故春季要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对电池板倾角调节正确的是一直调小。故选B。【答案】10B 11B12从xx年8月下旬开始,我国主产区新小麦的收购价格开始逐渐上涨,9月玉米价格迎来低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饲料厂的选择及其理由是A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互补品B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C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互补品D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大【解析】A选项错误,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C选项判断本身错误,应该减少小麦用量,因为此时玉米的价额是最低的。D选项错误,二者的需求弹性基本一致。题目中,9月玉米价格迎来低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饲料厂应该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故B选项入选。【答案】B13xxxx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8%、597%和646%,比投资贡献率分别高19、181和224个百分点。xx年底,我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比投资贡献率高307个百分点。由材料可知我国A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基本完成 B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C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解析】题目中,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较来看,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其表述与事实不符。B、D选项错误,其观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答案】C14近日,财政部制定出关于xx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对明年农业补贴的大方向做出了指导,也对具体补贴细则,比如金额、补贴对象等方面,都做了细致讲解。对该项财政政策的出台理解正确的是A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稳定B全面实施营改增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C减少税收收入扩大农业生产队伍农业投资增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信贷规模扩大社会消费总量增加拉动经济发展【解析】题目中,财政部制定相关文件,对农业补贴做出了详细安排,在此政策的影响下会使财政部加大财政对农业补贴,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稳定;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财政收入。C选项错误,财政支出的增加不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减少。D选项错误,货币信贷规模扩大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答案】A15某省积极发展以户为单位的小型家庭农场,通过建立“记录本”和在线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做到“管理有人员、生产有台账、操作有规程、检测有记录、去向可追踪”,使传统农业走向了高端化,受到了消费者欢迎。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商品化生产经营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 发展农村经济应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A B C D【解析】材料表明某省积极发展以户为单位的小型家庭农场,通过建立“记录本”和在线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使传统农业走向了高端化,受到了消费者欢迎。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商品化生产经营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股份合作制内容,也不体现增加农业资金投入问题,故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答案】B162017年8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明确,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来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贴评论服务。“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A限制了网民的言论自由 B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根本的行为准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后台实名”体现了公民履行遵守互联网法规的义务,“前台自愿”体现了对公民隐私权的尊重,B符合题意;法律和自由是相对的,规范跟帖评论秩序有助于更好的维护网民言论自由,A说法错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C不选;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D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7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深刻阐释了“四个伟大”的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领导时代潮流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确保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发展A B C D【解析】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由此可见,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不是“领导时代潮流”,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它负责“行政”工作,履行好管理和服务职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它负责“执政”领导,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8xx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是中国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成为了世界主导力量之一推动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国际外交提供了法理依据和美好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有效办法A B C D【解析】题目中,xx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可。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有效办法;故入选。选项的表述与事实不符。选项错误,该观点不是题目的原因。选C。【答案】C192017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不选;传统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同时材料也有体现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不选;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202017年10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官网宣布,LIGO和Virgo探测器及其他合作伙伴于今年8月探测到由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新型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这一发现印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这一发现说明A人类对宇宙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B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C人类对宇宙的新认识是进行太空探测试验的基础D人类在对宇宙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解析】已经形成的真理性认识并不会被推翻,人类对宇宙的传统认识也存在着真理性认识,A项说法错误;“人类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这一发现印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这说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B项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进行太空探测试验是人类对宇宙的新认识的基础,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人类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答案】B21“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是分享经济的两个核心理念。分享经济之下,人们的生活更趋向于简洁化,不仅仅是主动的应用别人的众享成果,更是将自己手中的闲置资源众享给别人。从哲学上看,对分享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分享经济”是主观的B联系是人为的,分享经济创造的价值远超传统经济C人的意识能将自在事物的联系变为人为事物的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分享经济有效链接供需双方【解析】题目中,分享经济之下,人们的生活更趋向于简洁化,不仅仅是主动的应用别人的众享成果,更是将自己手中的闲置资源众享给别人,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分享经济有效链接供需双方;故D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认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便具有客观性。B选项中“远超传统经济”的表述错误。C选项表述本身错误。【答案】D22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党的十九大再次聚焦我国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下列关于精准扶贫举措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对应正确是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抓好关键部分,促进整体发展精准扶贫切忌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统筹全局,着眼整体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干部要真抓实干发挥引导作用抓主要矛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A B C D【解析】选项表述错误,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不体现统筹全局,着眼整体的哲学道理。选项错误,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干部要真抓实干发挥引导作用不体现主次矛盾的哲学原理。“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体现了抓好关键部分,促进整体发展的哲学道理;“精准扶贫切忌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故选项中精准扶贫举措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之对应正确,选C。【答案】C23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十九条,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是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先照后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可见,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 B C D【解析】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举措,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对部门监管职责的明确是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改革生产关系,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答案】C24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盛行宗法观念,题干材料的这些的规定是在维护宗法伦理秩序,故B项正确。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基本权益是得不到保护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仅仅是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起不到稳定家庭婚姻关系的作用,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女是不平等的,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25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解析】“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答案】B26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进一步完善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发展D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从北魏到唐宋时期,地方官员的任期年限逐渐减少,而且考核严格,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北魏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而且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答案】B27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孔毓璞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也体现了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设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地方官员获得密奏之权,不能体现地方实力的加强,故D项错误。故选A。【答案】A28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肤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A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B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C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D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解析】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并没有维护共和制,且在漫画中也无体现,故A项排除;据“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肤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可知漫画吧袁世凯与拿破仑放在一起比较,据所学可知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帝国皇帝,联系此时是1912年8月,改头换面这幅漫画揭露袁世凯以民主共和为名行专制之实,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此时已经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故C项排除;“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在漫画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答案】B29梁启超认为: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资本若不收归国有,只以土地收归国有,其结果必南辗北辙。这说明梁启超A强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B其主张与“平均地权“有一致性C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D明确反对进行社会革命【解析】依据题干“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资本若不收归国有,只以土地收归国有,其结果必南辗北辙”可知,反映了梁启超主张土地和资本收归国有,解决资本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与“平均地权“有一致性,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并不是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梁启超主张进行社会革命,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30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这反映了A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B近代民族工业已有长足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制作用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解析】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的主要是消费品,出口的是生产资料,而且原材料出口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下降,这明显体现出列强,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特征,这是由当时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决定的。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已经长足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会明显上升,显然与材料不符。C项,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作用,如果发挥得比较充分,那么,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就不会上升,消费品进口比重也会增加。D项,材料不能整体反映中国国内的经济特征,只是反映出中国进出口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在近代占主导地位。故选A。【答案】A31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如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使亚太地区又重新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历史经验教训。下列不属于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的是A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B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证C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D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冀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均抗日战争有一定的关系,均依据抗日战争的相关信息得出,不合题意,故排除。依据材料“如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使亚太地区又重新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可知材料强调是美国所作所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如“美化侵华战争”没有关系,而且“美化侵华战争”出现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是日本统治阶级的政治伎俩,故D不属于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答案】D32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A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解析】“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有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答案】D33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解析】试题分析:表格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数据表明贵族的数量在增加,故A项错误;总体上看,内阁中贵族数量减少,非贵族数量增加,中间出现曲折波动,并且经历的时间超过一百年,由此表明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显示内阁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阁中贵族的数量在第三阶段增加,第四阶段减少,说明工业革命并不能决定贵族的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B34有学者写道:“19世纪后半期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190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达20万英里,超过了欧洲铁路长度的总和。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在各自专业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达到异常活跃的程度。”这反映出A美国铁路建设速度快于欧洲B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决定性保障C美国铁路修筑技术优于欧洲D经济地域性差异推动交通建设【解析】“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明人大释法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答案】D35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法国大革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故A项排除;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思想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强调的是感性层次,故C项排除;据题干“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得出民众对大革命后所建立社会的失望,故D项正确。【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以此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美国佛罗里达州基西米河1962-1971年的河道渠化工程(图),将本来蜿蜒的天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提高了河道的排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只有大约1/3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1)说明基西米河在1962-1971年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分)(3)提出恢复河流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分)(4)推测基西米河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6分)【解析】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恢复河流生态措施。(1)出于防洪的需要基西米河在19621971年进行了渠化,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故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从影响洪灾多发的因素分析。具体可从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弯曲等方面分析作答。(2)建水利工程需要在充分论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基础上进行建设,根据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方面的影响: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两岸原有的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部分原有河道因为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方面的影响: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3)渠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 美国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基西米河生态修复试验,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包括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修建拦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状态;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等,以便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水文水力条件,进而修复其生态环境系统。(4)推测生态修复后,防洪的渠化工程撤除了,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生态修复工程需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该地区降雨量,河流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有明显的水位季节变化;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河水经常漫过河岸,洪灾多发。(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水流失去了大面积漫滩的机会,两岸原有的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部分原有河道因为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3)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状态;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修建拦河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4)生态修复后,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需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6分)(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8分)【解析】(1)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冬季最低。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率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叶落,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2)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3)根据材料,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率又出现峰值。【答案】(1)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2)因素:(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3)45月份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期峰值。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国民经济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层面。为防患经济发展风险,xx年党和国家强调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材料一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资本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我国实体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的情况,市场供过于求现象较为普遍;税费成本过高;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等问题。材料二xx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为中小实体企业开拓融资新渠道、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xx年3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实体经济如何破局”展开热烈讨论。(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意义,并请你为实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1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各主体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中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12分)【解析】本题以中央决定为防患经济发展风险,xx年党和国家强调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为背景,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知识。(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分析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结合材料可以从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增强综合国力,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后一问要求考生为实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属于建议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说明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各主体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中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设问中的各主体,因此考生结合着政治生活,可以从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大、人大代表等进行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意义: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防范经济发展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建议:转方式、调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实体企业税费成本。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2)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各界党外人士尤其民主党派要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人大代表要通过调查走访,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2分)(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10分)(3)请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4分)【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国际话语权为情景,综合考查哲学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知识。(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从一定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文化,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政治重要的影响,提升中国“话语权”是中华文化发展、传播的需要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文化有相对独立性,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从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文化有相对独立性,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3)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学生注意提出的建议要主题鲜明和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利用广播、网络、电视、图书等大众传媒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利用外交舞台展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答案】(1)一定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文化。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中国话语权的提升。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政治重要的影响,先进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中国话语权提升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升中国“话语权”是中华文化发展、传播的需要。提升中国话语权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有相对独立性,提升中国“话语权”是加强文化自身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具其特点。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民族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与同类都具有共性。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中国要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3)利用广播、网络、电视、图书等大众传媒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利用外交舞台展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我国是较早注意人口问题的古代国家,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如汉代的贡禹,国时的曹操,唐代的刘晏等。时至宋代,地广人稀的现象早己不复存在,人口压力渐大,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但是,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如明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到了清初,统治者更是废除了单独的人口税,实行“摊丁入亩”税制,即把原来征收的丁银全部摊入土地税内,这使得农民人身束缚逐渐削弱,增人不增税,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摘编自王孝俊著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变迁等材料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无计划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来,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但后来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理论的错误批判使得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导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提出并全面阐述。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l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公开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由此在全国掀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高潮,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xx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摘编自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人口问题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6分)【答案】(1)特点:较早注意人口问题(或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通过加强户口管理和推行早婚等方式增加国家人口(或秦国商鞍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以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或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即是对传统人口政策的继承(或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控制人口的思想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重视,(或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或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人口不断增长(或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9分,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人口压力使人口增殖思想转变,政府转向控制人口(或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人口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或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控制由局部到整体,由松散到严格(或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控制人口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强调法律法规在人口控制问题上的重要性(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或人口增长指标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9分,答出三点即可)启示:加强人口问题意识;促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7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现代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答案】观点一 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3分)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世界进入各国竞相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据于此,20世纪初发生的上述“那些条件”,是历史变动时代转折的“最终原因”。因而,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和上限。(9分)观点二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3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也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