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 一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素养落地的简要分析 在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1.如何处理两个未知量的问题 我们能够找到两个主要的等量关系以及两个待求的未知量,那么在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符号意识,通过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未知数、利用其中的一个等量关系将另一个未知量表示出来,然后再利用另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总结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根据“希望工程”问题的分析过程和解答步骤,主要有以下经历: (1)用列表的方法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 (3)解(2)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4)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给出答案 以上步骤可以通过关键词把步骤进行归纳总结为: 审设列解答这5个关键词,便于学生记忆和程序化地操作。其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应该是审题找出等量关系这一步骤,而能够比较好地找到这个等量关系的方法就是通过列表法来列举相关数量,从而更加清晰直观第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另外,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数学态度的步骤应当是最后作答这个步骤,尤其要注意方程的解未必就是实际问题的解。 3.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果按照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来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够很好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意识、数学运算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如果按照林日福老师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一书中把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考、数学思想、数学态度这五个方面来思考的话,这节课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态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配套问题的一组变式题教学 提出问题: 某车间有2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平均每人每天可生产11个螺栓或18个螺母,1个螺栓要配2个螺母,应如何安排工人才使当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解:设20名工人中生产螺栓的有x人,则生产螺母的有(20-x)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x:18(20-x)=1:2 即:22x=18(20-x),解得,x=9 故安排9人生产螺栓,11人生产螺母可以使当天的产品配套. 变式问题1: 如果1个螺栓要与3个螺母才能配成一套,应如何安排工人才使当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对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方程的解未必符合实际问题,所以当我们得到方程的解后需要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在这里很显然这个方程的解不适合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安排都无法使当天生产的产品配套,如安排7人生产螺栓,那么螺母将会有剩余,如果安排8人生产螺栓,那么螺栓又多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使生产的产品配套呢?有同学提出第1天多生产的产品第2天就少生产一些,或许就能配套? 按照学生的思路,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变式问题2: 如果1个螺栓要与3个螺母才能配成一套,应如何安排工人才使2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同样不符合题意,那继续提出问题,那第3天会不会就可以了呢?如果还是不可以,那么第4天、第5天可以吗? 由特殊到一般继续提出问题: 变式问题3: 如果1个螺栓要与3个螺母才能配成一套,至少要几天时间才能使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