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720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试题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 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统治者为表示信从上帝的意志,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这表明商代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宗教势力比较强大D.文化教育比较落后2.中国古代祭祖之风盛行不衰,上自天子,下及庶民,都要尊祖祭祖。材料现象 A.反映了古人迷信思想浓厚B.是统治者提倡的结果C.说明了古代人伦秩序森严D.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3.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候后,大部分诸候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4.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5.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6.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7.“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据此推论,这些官员 A.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各级官员 B.可以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B.分管着国家和皇室的各种事务D.可拥有所辖区域的行政管理权8.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管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9.汉朝“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10.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从朱子语类这段话我们可归纳出唐朝中央A.门下省一中书省-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C.中书省门下省一尚书省D.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11.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士族垄断仕途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12.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13.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A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B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15.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16.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17.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18.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9.乾隆十四年规定,军机处印信掌于内奏事处之夺兰达太监。用印时,由值班章京以“军机处” 三字之金匾,向内奏事处请出银印,用毕依旧缴还。这以规定意在A.限制军机处的独立性B.防止军机处与地方官员勾结C.扩大太监的行政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0.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哲主专制的产物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21.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内阁 D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22.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23.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 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 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 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4.下列反映了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地方的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25.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结合制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第II卷本卷共4个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26. (12分)阅读材料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二: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椐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2)据材枓二,你如何现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 (2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刎,但是有大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 共冏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 从此一人技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 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 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阶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 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材料二 明朝废除丞相钊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 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总的表讲,在成除承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的依靠皇帝哲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 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指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 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摘编自渖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和影响。(8分)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各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族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它的弊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29. (12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xx上期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DADC 610 DDACC 1115 CADAB1620 CBBAD 2125 BACBD二、非选择题:26.(1)说明:元朝除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或者答 “腹里”和“宣政院辖地”;答宣政院不给分,每点2分,共4分)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分)(2)理解:从秦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2分)27.(1)趋势:宰相数量由一相制度发展到多相制;相权由一相独占到群相共有;中央其他部门不断分割相权。(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宰相专权的历史教训;皇权专制加强的需要。(2分,任答1点,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破坏了中央行政体系的完整性;降低了各级官员的地位和尊严;使最高权力运转被扭曲;使明代官员管理缺乏连续性;严重损害了国家典章制度的地位。(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8.(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2分)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世家大族垄断仕途。(4分,任答两点)(2)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8分,任答4点)29.(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任答3点即可)(2)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