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1 秦汉课时冲关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531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1 秦汉课时冲关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1 秦汉课时冲关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1 秦汉课时冲关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1 秦汉课时冲关练1.(xx江西赣州摸底)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解析秦朝太尉掌管军事,秦始皇为了由自己掌握军事权,这一职位并未实授,故B项正确;秦朝“焚书坑儒”烧毁的是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私藏的诗经尚书,记录秦的历史的史书未遭焚毁,故A项错误;根据史书记载,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这并非后世的猜测,故C项错误;秦始皇没有任命太尉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朝统治时间短,而是为了让自己掌握军事权,故D项错误。答案B2.(xx陕西咸阳质检)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解析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视天下一切为个人私有财产,百姓难以摆脱对君主的依附,故A项错误;B项材料无从体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故C项错误。答案D3.(xx湖南衡阳联考)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C项正确;在秦朝加强对国家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中,注重的是礼法并重,故A项错误;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然是人治,故B、D两项错误。答案C4.(xx山西太原模拟)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解析依据材料中“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可知由于武帝推恩导致本末俱弱,使得王莽才生奸心,故A项正确;B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材料中只说明太宗分封的目的,但并不能表明此时期安平四方,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涉及。答案A5.(xx福建龙岩质检)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解析刺史由代表中央监察各州,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故A项错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皇权专制受到挑战,但无法推断出是否“前所未有”,故D项错误。答案B6.(xx云南曲靖一中模拟)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A.实行内外朝制度 B.实行察举制C.分封同姓王 D.推行刺史制度解析汉代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汉初分封同姓王,部分恢复了分封制,与材料“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不符,故C项错误;汉朝推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B7.(xx河北石家庄调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从秦到明清监察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归纳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归纳出以皇权为中心和相对独立两个特征,据材料中各层不同级别及各自职责的分工,归纳为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第(2)问,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并结合教材所学,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角度进行论述,根据“直属”“直接听命”等意思归纳出权力实行过程中的相对独立,结合教材所学从限制权力膨胀的角度来概括。答案(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2)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