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1 魏晋、隋唐课时冲关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207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1 魏晋、隋唐课时冲关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1 魏晋、隋唐课时冲关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1 魏晋、隋唐课时冲关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1 魏晋、隋唐课时冲关练1.(xx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微,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到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解析材料中先秦名臣出生卑微,魏晋则强调出身,反映了魏晋时期选官注重门第,说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宗法思想涉及血缘关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儒学强调仁,注重礼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官吏的选任,与天下大同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2.(xx陕西质检)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解析魏征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反映出唐朝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议,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与中书省的相互制衡,故A项正确;门下省的设立有利于君主集权,与皇帝昏庸无关,故B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议,不具有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职能,故C项错误;分割相权,最终达到君主集权的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A3.(xx江西鹰潭二模)武则天通过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修改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后族武氏为一等”。对这一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A.姓氏开始成为科举的隐形门第B.使武则天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C.顺应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D.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大诉求解析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士族贵族已经衰落,此次修改氏族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可知士族人群增多,地位下降,故C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正是突破了原先九品中正制下以门第作为标准的选官方式,故A项错误;武则天修改氏族志目的不仅仅是光宗耀祖,故B项错误;氏族志的修改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答案C4.(xx湖北天门期末)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A.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 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解析从材料“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专断,不重视纳谏所致,因此唐太宗吸取此教训,注意纳谏,完善谏议制度,故B项正确;唐朝的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唐朝六部的行政职能是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涉及。答案B5.(xx福建漳州质检)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其中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 ()A.繁荣了春秋战国文化 B.维护了秦汉政治统一C.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 D.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解析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推动官僚政治发展,故D项正确;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是指科举制。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B两项错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故C项错误。答案D6.(xx贵州贵阳质检)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官僚的选拔和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两大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在制度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朝代是()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解析隋朝在官僚选拔方面开创了科举制,在权力制衡方面开创了三省六部制,故A项正确;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但这两项制度的开创者是隋朝,故B项错误;宋朝沿袭科举制,在权力制衡方面开创了二府三司制,故C项错误;元朝不实行科举,权力制衡没有新的举措,故D项错误。答案A7.(xx河北邢台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述评)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结构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隋朝通过分割相权及任用亲信取代丞相以加强皇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