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324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III)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共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铜用作电线2某四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碳原子B中x=2C表示O2离子D中y一定等于103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BCD4要将80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成2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A将溶剂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B将溶剂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C将溶质质量增加1倍D将溶质质量增加2倍5分类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ANa Mg CuBCH4 C2H5OH C6H12O6CNaCl AgNO3 BaSO4DNaOH H2SO4 空气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B检验二氧化碳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9对粗盐进行提纯时,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铁架台 漏斗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量筒 试管夹ABCD10现有a、b两种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再溶解b晶体,则能正确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ABCD11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H+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K+12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操作步骤是:(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作(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故先结晶析出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1)硫酸根离子;(2)碳酸钠;(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14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的化学式量为,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15(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填空:(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些(选填“甲”或“乙”)(3)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任填一种即可)(4)t1时,往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保留一位小数)16现有以下六种物质:硫酸铜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 纯碱,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或书写化学方程式填空:(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以硫酸为例)(3)在空气中易潮解的碱是;(4)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发酵时面团中可加入一些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7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不可选的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图2进行实验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有毒,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易分解,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2SO3+2HCl=2NaCl+SO2+H2O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实验2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6分)19将一包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溶于50g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钙溶液至反应刚好完全时,生成沉淀10g,将滤液蒸干后得到固体25g求:(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共用去氢氧化钙溶液多少克?(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x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共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铜用作电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是利用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的性质,该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可选;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D、铜用作电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2某四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碳原子B中x=2C表示O2离子D中y一定等于10【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中,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般为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多于4个,易得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一般最内层为2个电子,H除外,第二电子层最多一般为8个电子【解答】解:A、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6,是碳元素,所以表示的为碳原子,所以A正确B、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内层电子数最多为2个,所以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表示原子,即x=2,所以B正确C、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所以表示的为氧阴离子,所以C正确D、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可能表示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即y=10;也可以表示某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达8电子稳定结构,可表示为阳离子,此时y10,;还可表示某原子得到外层电子后达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又可表示为阴离子,此时y10,所以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以及原子、离子间的相互转化规律,需加强记忆,不容易出错3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BC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解答】解: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4要将80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成2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A将溶剂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B将溶剂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C将溶质质量增加1倍D将溶质质量增加2倍【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解答】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想增大,可以采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加入溶质的质量为x,可以求出加入溶质的质量为:10克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为y,则,可以求出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为40克故选B【点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以采用增加1/8溶质的方法;也可采用蒸发1/2溶剂的方法5分类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ANa Mg CuBCH4 C2H5OH C6H12O6CNaCl AgNO3 BaSO4DNaOH H2SO4 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钠、镁和铜都属于金属单质;甲烷、酒精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氯化钠、硝酸银和硫酸钡都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Na、Mg、Cu都属于金属单质;B、CH4、C2H5OH、C6H12O6都属于有机物;C、NaCl、AgNO3、BaSO4都属于盐;D、NaOH属于碱,H2SO4 属于酸,空气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有一定的分类标准,要按照物质的分类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B、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解答;C、明确特殊的氢原子没的中子;D、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但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解答【解答】解: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故B正确;C有些原子中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 C错误;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是:反应是否发生,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的标注等【解答】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错;B、该反应没有配平,故B错;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就是因为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故C正确;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D错故选C【点评】判断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关键是反应是否能进行,再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要熟记这几个主要步骤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B检验二氧化碳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气体的干燥(除水);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来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C、根据该洗气瓶除杂质气体的气体走向分析;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释放出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而硝酸钾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图示操作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我们可以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图示操作错误;C、用浓硫酸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导管应该是“长进短出”,图示操作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试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是固体,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无法来测定氧气含量,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对粗盐进行提纯时,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铁架台 漏斗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量筒 试管夹ABCD【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溶解操作需要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操作需要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操作需要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故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量筒、试管夹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现有a、b两种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再溶解b晶体,则能正确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ABCD【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来考虑本题,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溶剂或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溶剂或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可以据此分析并完成判断【解答】解: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a的溶解度减小了,即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b晶体,说明b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即升高温度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说明b的溶解度属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11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H+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K+【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操作步骤是:(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作(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故先结晶析出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考点】纯碱的制取【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碳酸钠说明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的物质;B、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很多,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D、是否饱和应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无氯化钠晶体溶液不一定不饱和【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碳酸钠说明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故对B、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故错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很多,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故对D、是否饱和应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无氯化钠晶体溶液不一定不饱和;故错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氨盐水制纯碱的过程,只有理解它的内部原理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等知识此题才能顺利地完成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1)硫酸根离子SO42;(2)碳酸钠Na2CO3;(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CH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2)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1)SO42;(2)Na2CO3;(3)C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的化学式量为46,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4:1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保留一位小数)【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酒精(C2H5OH)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2x+(+1)6+(2)=2,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2.2%故答案为:46;4:1;2价;52.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填空:(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甲大些(选填“甲”或“乙”)(3)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升高温度(任填一种即可)(4)t1时,往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保留一位小数)【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甲大些;(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升高温度;(4)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往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8.6%给答案为:(1)相等;(2)甲;(3)升高温度;(4)28.6%【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现有以下六种物质:硫酸铜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 纯碱,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或书写化学方程式填空:(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以硫酸为例)(3)在空气中易潮解的碱是NaOH;(4)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发酵时面团中可加入一些Na2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氯化钠四厨房中最常用的调味品;故填:NaCl;(2)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填:Ca(OH)2;Ca(OH)2+H2SO4=CaSO4+2H2O;(3)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故填:NaOH;(4)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一些纯碱,化学式为 Na2CO3;故填:Na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7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不可选的收集装置是C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3)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图2进行实验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4)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有毒,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易分解,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缺少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与用途填空;(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知识分析解决;(4)依据题干中有关二氧化硫的使溶液褪色的原理分析判断;依据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需进行尾气处理的知识分析【解答】解:(1)图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是: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故发生装置可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故答案为:B;CE;CaCO3+2HClCaCl2+CO2+H2O(3)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紫色石蕊变红;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硫的使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故答案为: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需进行尾气处理以防空气污染故答案为:缺少一个尾气处理装置【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2SO3+2HCl=2NaCl+SO2+H2O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NaCl溶液实验2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SO3+Ca(OH)2=CaSO3+2NaOH)【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施方案】实验1:根据反应现象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色;实验2:根据查阅资料的内容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答;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可根据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判断,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反思】设计实验证明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要根据二者的不同性质设计实验,碳酸钠能和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除去碳酸根离子后,再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解答】解:【实施方案】实验1:向4、5号溶液中滴入一种溶液,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因为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色,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NaCl溶液;实验2:根据查阅资料的内容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答;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SO3+Ca(OH)2=CaSO3+2NaOH;【继续实验】检验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可根据二者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判断,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反思】设计实验证明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要根据二者的不同性质设计实验,可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把碳酸钠沉淀出来,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实施方案】实验1:NaCl;实验2: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SO3+Ca(OH)2=CaSO3+2NaOH)【继续实验】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反思】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点评】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6分)19将一包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溶于50g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钙溶液至反应刚好完全时,生成沉淀10g,将滤液蒸干后得到固体25g求:(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共用去氢氧化钙溶液多少克?(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生成沉淀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氢氧化钙的质量为z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74 100 80x z 10g yx=10.6gz=7.4gy=8g(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5g8g=17g;(2)共用去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74g;(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7.7%答案:(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7g;(2)共用去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为74g;(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7%【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