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4290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一、教学目标: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二、教学设计:1、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2、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辛词代表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演示稿1)2、词人辛弃疾渡江淮回归南宋已八、九年了,却被南宋王朝闲置一旁。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这位江南游子,因为“无人会”,“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演示稿2)把栏杆拍遍。(二)解读文本。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第1段),“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第15段)(三)问题设计。阅读时,学生的思想受到文本内容的强烈震憾:真没有想到辛弃疾原来是武人出身,还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文章的内容很深,写辛弃疾让我看到了当时宏大的历史视野,作者写辛弃疾,选一些词来写,很新颖;还将辛弃疾和苏轼等人比较,视野宽,有文化气;老师,我不理解为什么题目叫做“把栏杆拍遍”,很特别的有了,我不是也被题目吸引的吗?于是,我顺势带出: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演示稿3)学生进入研读、思考、讨论、再研读、再思考、再交流的氛围中。要求:1、结合文本内容,认读理解表达,提倡见解独到。2、启发点拨,肯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补提高。落实: 1、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演示稿4)2、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注:演示稿(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朗读、感悟)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板书:悲愤)所以,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3、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呐喊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板书)(演示稿6)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4、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内心积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出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演示稿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四)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演示稿8)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xx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明确: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2、弃疾这个精忠报国的武人,这个亡国浪子,实在太爱国,怨愤“生于所爱”呀!3、词人甚至自我解嘲自己的姓氏: ( 演示稿9) 永遇乐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弃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词人戏赋辛家门这个“辛”字,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辛弃疾天生具有耿介正直的家族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忠心不二,火辣辣的个性就是不招南宋小朝廷的喜爱、赏识。四、归纳:1、词人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政治家、军事家。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把爱国之歌一首首唱响,把悲怆之声一声声喊响。他曾经埋头苦干,他曾经拼命硬干,他曾经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是中国文化的血肉。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演示稿10)2、朗读课文第17段作结。五、布置作业:1、认读文中另外四首辛词,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精神内涵。2、拓展比较阅读。(1)辛弃疾与岳飞(2)辛弃疾与陶渊明(3)辛弃疾与苏轼3、另举一例,请你阐述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