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203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日期2014 年 10 月12日第 周星期 第 节教学年级 高 中xx年下 期科目语文课题 教学班级 高 中 xx级 16 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领悟诗歌语言的特质,尤其要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含义;2.通过感受“木叶”意象的生成过程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过程与方法1.本课教学应该按照整体感知内容分析质疑解疑延伸拓展的过程来进行;2.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应以学生自读自研为主,教师点拨,师生相互质疑为主要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的兴趣,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可;2.体悟古典诗词中的情怀,感受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的艺术美,提高其审美品味;3.学习本文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1.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生成,尤其是“木叶”中包含的深层美学意义;2.学习对古典诗词中典型“意象”的鉴赏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学会在古典诗词的阅读过程中鉴赏“意象”;2.读懂文中引用的诗句,并理解它们对证明作者观点的作用。教学步骤及要点:1、 导语设计 面对飘零的落叶,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将之定格成永恒的风景,凝聚成挥之不去的情结。 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明确:“落木”即“落叶”。) 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简介林庚其人 林庚,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州,著名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新格律写作,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学术研究专于中国文学史,尤其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新诗创作和研究唐诗完全的统一起来。对盛唐诗歌情有独钟,提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两个极为传神深入骨髓的概念。与季羡林、吴祖湘、李长之在早年并称“四剑客”,与吴祖湘、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北大教授吴晓音以“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来概括林庚先生的学术道路。 三、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诗句,并进行分类。 1、木叶: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屈原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月赋谢庄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月歇山。 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渡河北王褒拟古陶渊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古意沈全期 2、树:春、夏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野田黄雀行曹植 午阴嘉树清圆。 满庭芳周邦彦 3、叶:春、夏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拟古陶渊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卢纶见宿司空曙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青溪小姑歌吴均 4、落木:深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哀江南赋庚信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答柳恽吴均 四、诗人不约而同地为各种意象作了意蕴上的限制。再诵读诗句,并浏览课文,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一)探讨“树叶”与“木叶”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枝繁叶茂,繁密湿润。 参考:“木叶”微黄、干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树叶”绿色(枝繁叶茂),湿润,繁密 (二)探讨“落木”与“落叶”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何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呈微黄、干燥,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三)归纳“木”的艺术特征:1.树、叶、木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一个“木”字上,那么“木”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2.作者论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目的是什么?(这三段的中心句?)明确中心句: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词句之后,有言外之意。)3.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之。明确:“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 “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 “说木叶” ,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为什么?明确:不好。a、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行文思路。b、以“说木叶”为题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使较为抽象的文艺理论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c、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五、拓展:(1)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比较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陆游卜算子咏梅,描绘了梅花在驿外、黄昏、风雨中独自开放惨遭蹂躏依然保持自我“芳香”的情境,比喻了高士脱俗高洁的情操。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在艰难的环境中,梅花以美人般的姿态争取和迎接“春天”的到来,比喻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情怀。 以上三首诗虽都是咏梅,但是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导致其暗示性也不同.概括下列诗句中(2)意象“月”的暗示性: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雨霖铃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明确: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2、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3)柳岸灞桥灞桥,又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 郑谷柳) 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唐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5、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元 王实甫西厢记 6、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李冶送韩揆之江西7、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清平乐这些诗都借杨柳写别离。“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后面四首诗,我们发现意象的内涵并不是绝对不变的。鉴赏:咏柳诗,用碧绿的色彩,生动的比喻,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生气勃勃的葱茏景象,赞美了春风,赞美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首小诗,色彩明丽,构思新巧,从春风绿柳展开想象,用人们常见的生活细节,拟人化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使人感到清新爽目。 柳诗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又回到眼前的柳上来,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这柳的枯凋。 垂柳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 咏柳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诗中描绘的完全是乱条狂舞、柳絮纷飞的景象,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4)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5)梧桐、芭蕉 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6)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而是寄托了诗人无限愁绪的意象了。 (7)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8)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常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八、总结: 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向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附诗句欣赏: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3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4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南朝梁柳恽捣衣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附落;陇山头上的秋云,飘飞空中。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课外阅读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