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167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愚鲁之人应快做),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上下联各有两字缺漏。请根据内容用鲁迅的两个文集名补全。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月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出示图片:“三一八”烈士追悼会、烈士纪念碑。 四、朗读感知之一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 不惮(dn) 不恤(x) 尸骸(hi) 桀 ( ji ) 骜 屠戮( l ) 浸渍( z ) 攒(cun)射 惩创(chung) 荫(yn)庇 菲(fi)红 菲(f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4、互相听读挑错(各选读一节,听读的同学指出朗读不正确之处,然后互换)。 五、整体感知之二 1、速读课文,完成各空。 本文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 作者主要感情概括为,具体说是。 记念的主要人物是。其代表的是。 (“三一八惨案”、悲愤、沉痛悼念奉献尊敬、刘和珍、革命青年、) 2、文中还写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感情具体是什么? 讨论明确: 人情 爱国青年(真的猛士) 沉痛悼念奉献尊敬 反动势力(当局者、学者文人)控诉罪行痛斥无耻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痛心麻木呼唤爆发 3、先生爱憎分明,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悲和愤的对象是不同的,在这篇杂文中,悲愤的对象各是哪些? 悲:悲悼死难烈士悲忆交往过程悲议意义教训 愤:愤揭反动当局愤斥文人嘴脸愤批庸人麻木 4、再读课文把握文章总体思路。 (1)、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的事迹?(三、四、五部分) (2)、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5、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六、作业: 1、完成高效作业预习部分练习; 2、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3、进一步梳理文脉。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各部分局部思路 1、导入:现在我们来探究这篇杂文全文的总体思路、局部思路和思路顺序。 2、全文总体思路:记念的缘由(1、2节) 追忆刘生平(35节)) 教训和意义 (6、7节) 3、朗读一、二节讨论: A、作者要写这篇纪念文章的缘由是什么,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讨论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B、由第一节到第二节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人物,对他们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由此可见,这里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的? 讨论明确:由爱到恨的逻辑顺序。 C、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如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D、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讨论明确: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4、朗读35节讨论 A、概括35节的内容,分析其写作顺序。 讨论明确:追述生平事迹概括遇难经过详写遇难经过 ,是由生前到遇难的时间顺序。 B、第三节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 刘和珍有哪些事迹?突出其怎样的思想品质? 讨论明确: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用了哪些方法?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情形? 讨论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C、“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讨论明确: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D、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讨论明确: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 E、“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讨论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朗读6、7节,讨论: A、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 B、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D、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E、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讨论明确: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F、指出这两节布局的顺序 讨论明确: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 6、小结: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有条不紊。 二、作业 1、背诵二、四节。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理解全文的感情脉络。 1、导入:这篇杂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顺序井然,在庞杂的内容背后,其实隐藏了作者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现在来探究本文感情发展的轨迹。 2、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写此纪念文章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还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在文中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加以理解。 讨论明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派制造的流血惨案,流言家的阴险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因为惨象与流言使我愤慨,而“庸人的”“沉默”又让我感到无奈。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是因为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人,要出来揭露事实的真相。 “呜呼,我说不出话,”:是说自己沉浸在深切的哀痛之中,不知如何纪念死难烈士。 总之,作者处在一种“不说”与“要说”的矛盾之中。 “不说”是因为悲愤至极,怕言不尽意;“要说”是因为说出来可以表达对爱国青年的痛惜与赞颂,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所以,悲、愤、激励是贯穿于全文的情感主线。 二、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1、导入: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解读下列句子,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练习三1) A、揣摩重点词语“尤”、“出离愤怒”、“深味”、“浓黑”、 “它们”、 “这” 、“奉献”等的含义及表现力。 指导方法:词语的含义有固定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和临时义(或叫语境义),“揣摩词语的含义”主要是要答出语境义。“词语的作用”指对于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提示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如下: “尤”,更加。说明烈士的死虽让作者悲哀,但流言家的无耻更让作者悲哀,从而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是愤怒到了极点,超出了愤怒,而志作勇士。“深味”,深深体味。“浓黑”,将抽象的“非人间”的“悲凉”形象化,让人感到悲凉到了极点。 “它们”指“非人间”, “这”指“显示哀痛”,以这“显示哀痛”作为生者给死者的祭品。“奉献”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B、含义析为三层。 指导方法:理解句子含义,包括将修辞还原(比喻句还原出喻体、借代处还原本体、反证说出反面),答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和表达,答案见参考书) 参考如下:这几句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作者在愤怒到了极点,超脱出愤怒之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人间”的悲惨和凄凉;第二、作者不能以更好地形式来纪念烈士,只能以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悲哀”当作祭品祭奠烈士,表达崇敬和歉意;第三、在表达对“非人间”的轻蔑的同时,提出严正的警告。 3、“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见练习三2) A、揣摩“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等语的含义和表现力。参考如下:“猛士”指革命志士;“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淋漓的鲜血”喻指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B、结合下列句子,谈对此句的理解。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睛看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和末生。”淡淡的血痕中 答案参考:这是对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他们能严肃对待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能为之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4、第二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A、揣摩“造化”、“庸人”、“旧迹”等词的含义和表现力。 答案参考:“造化”指自然界;“庸人”指中间状态的民众;“旧迹”指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 B、理解全句含义。 答案参考:中间状态的民众曾被惨案震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开始淡忘,只剩下一点点印象了;他们又开始苟且偷生,依然生活在这个似人非人的没有尽头的世界。 5、第四节末尾一段,“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练习三3)(结合下列句子理解全句含义。)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拖欠得越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答案参考:我们的民族日渐衰亡,而且人们默无声息,是为什么,是怎样造成的?这是由野蛮而又严密的中国式的专制统治造成的,他们既用有形的刀枪来进行血腥暴力的镇压,又用无形的谣言来阴险无耻的诬蔑。/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再沉默,沉默会使民族灭亡;要在沉默之后爆发,摧毁一切。/这既是对反动统治者的警告,又是对“真的猛士”、“后死者”的激励、呼唤与号召。 6、第五节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 A、揣摩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两个代词:“这”、体现反语的修辞、体现互文的一句。 答案参考:第一个 “这”指三个女子从容面对暴力屠杀;第二个指烈士的流血牺牲;“文明人”、“伟绩”、“武功”用反语,突出中外杀人者的野蛮血腥和凶残暴虐。 B、全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参考:第一句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第二句对比揭露中外杀人者的罪行,表达作者的愤怒。 7、第六节“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 A、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代词“其中”的指代义。 答案参考: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其中”指流血斗争。 B、表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参考:人类历史是一部斗争史,巨大的流血牺牲也只能换来社会前进的一小步,徒手请愿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斗争,自然对社会的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 C、结合空谈一文中的几句,说明这句的作用。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答案参考:说明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否定这种斗争方式,告诫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8、第七节倒数第二段(见练习三4) 答案参考:希望民众开始觉醒,从烈士的鲜血中看到希望;激励人们投入到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去。 三、作业 查阅鲁迅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杂文。 第四课时 一、理解杂文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 2、学生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3、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探究 1、文中的“苟活者”指什么人?请作点分析。 A、鲁迅先生自指。第一节中,先生自称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先生又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这是先生的一种自贬,是对自己的一种无情的解剖,用来衬托刘和珍等的勇毅形象。 可见,先生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猛士,文中“真的猛士”又是先生对自己的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 B、“苟活者”在文中又指那些“暂得偷生”的“庸人”、“闲人”,而这类人又大有人在。 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所以,“苟活者”之语,又是战斗的号角。 2、作者希望后死者“更奋然而前行”,那么,前行的方向在哪里? 目前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作者认为是一个“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而且“这样的世界没有尽头”;目前的民族,正在衰亡、沉默;作者渴望爆发,用血战的方式前行,其目标和方向是: 消灭黑暗势力,结束“非人间”,创造一个新的理想的世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流言蜚语,人们合理生活,幸福做人,安心劳动,自由读书。 三、高考链接【xx年福建高考语文(15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xx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D)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2.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3.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答: 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