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八课时 3.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728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八课时 3.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八课时 3.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八课时 3.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八课时 3.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2)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探索和证明一些恒等关系,进一步体会这些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3)揭示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建模意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导出“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领会这些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研究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意义和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灵活变形,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恒等变形.难点: “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三.学法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导出“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领会这些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请回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问你能否用sin与sin表示sincos和cos sin?类似地能否用cos与cos来表示coscos和sinsin?【探究新知】展示投影(在学生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a + b) + sin(a - b) = 2sinacosb sinacosb =sin(a + b) + sin(a - b)sin(a + b) - sin(a - b) = 2cosasinb cosasinb =sin(a + b) - sin(a - b)cos(a + b) + cos(a - b) = 2cosacosb cosacosb =cos(a + b) + cos(a - b)cos(a + b) - cos(a - b) = - 2sinasinb sinasinb = -cos(a + b) - cos(a - b)展示投影这组公式有何特点?应注意些什么?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二)、展示投影练习1.求的值2.求的值3.在积化和差中若令a + b = q,a - b = ,则, 代入可得什么的式子,做做看:(教师巡视,先观察学生做的情况,再决定是否示范) 引导学生观察这套公式的特点: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三)、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例1.教材P148例2.例2.教材P149例3.展示投影练习.教材P149第1、2题. 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边做教师边提示)例3. 已知cosa - cos b = ,sina - sinb = ,求tan(a + b)的值解:cosa - cos b = , sina - sin b =, 例4.教材P150例6. (学生做,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展示投影练习1.化简;2. 教材P151练习第1、2、3、4题.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边思考教师边提示)例5.要使半径为R的半圆形木料截成长方形(如图),应怎样截取才能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A解:设AOB=,在AOB中长方形的面积S=B当时,长方形的面积S为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阅读教材P154158相关内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控制课堂节奏。学生自主学习检测:教材P158159的相应习题。(四)、学习小结:尝试由学生小结,学生补充的形式.(五)、作业布置:习题3.4 A组第1、2、3、4、5、6、7题2. 作业:习题3.5 A组第4题(选做)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