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小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818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小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小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小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小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导入设计导入一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古希腊时,有位哲学家叫苏格拉底,他很有学问。一天,一个青年来找他,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究竟什么是哲学?问题探究: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哲学吗?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哲学的产生、哲学的任务,那究竟什么是哲学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导入二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因为小孙子的病看了医生也不见痊愈,同时,她也希望神灵能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临下山时,她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用来“修庙宇、塑神像”的。问题探究: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支配这一行为的是潜藏在老奶奶心中的一个对人与世界的看法,因为在她的心目中,“神”支配着她一家人的命运。命运乃由上天、神灵主宰,这是老奶奶的世界观。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哲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推进新课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问题探究:(1)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2)人类社会发展有规律吗?如果有,它的规律是什么?(3)世界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4)人与世界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讲述了自己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这些都是大家的世界观。那么,哲学上的世界观是什么呢?板书: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会说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进而,你可能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可能得出一个观点: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人们正是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问题探究:世界观是不是人人都有?(建议:可以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即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辩论过程略。教师总结: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了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的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也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理解:世界观的含义。(1)世界观人人都有(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2)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3)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问题探究:判断下列说法哪些属于世界观?A.闻鸡起舞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太阳东升西落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属于世界观的只有“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是人们对于事物运动的看法和观点,其他都属于现象,不是世界观。问题情境 课件展示课本第7页探究材料。问题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问题探究: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周国平的话指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和观点,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普通人是共通的。黑格尔的话指出,世界观虽然跟哲学有关,但尚不等于哲学。那么,哲学和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过渡)板书: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提示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教师总结: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问题情境 课件展示课本处理方式探究材料。问题探究:(1)上述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有什么不同?你赞同哪些人的做法?(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同时为人们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上面列举的四种人的做法,第二、三种是可取的。(2)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板书: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问题探究:如果你们生病了会怎么办?学生:去医院看病;打针、吃药;在家休息教师:我们一开始讲到那位老奶奶,孙子生病了,她是怎么办的?学生:上山求神拜佛,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教师进一步设问:是什么支配着她这么做呢?你们会不会选择这么做?学生:她的世界观支配着她选择这种方式治病。我们是无神论者,当然不会选择这么做。教师总结:虽然这位老奶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观,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世界观,但是,她确实存在世界观,同时在自己世界观的指导下,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和我们不同。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方法论。(1)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课件展示材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问题情境 课件展示课本“苏格拉底论美德”探究材料。问题探究: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问题探究:大家看黑板上的课程表,我们今天上了哪些课程呢?学生: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教师:大家能不能把这些课程进行一下分类?学生:我认为物理、化学、生物应该属于自然科学知识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板书:1.具体知识的内容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板书: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教师举例:生物学中的遗传和变异、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伦理学中的义与利等,反映到哲学上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第九课会具体涉及),这也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问题情境 课件展示课本“推动哲学进步的力量”探究材料。问题探究:(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1)说明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3)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问题探究: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在历史上,哲学曾被当作“知识的总汇”“科学的科学”,这些看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因为:(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2)二者研究对象不同。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哲学与具体科学分离,那时,哲学一方面真正获得了作为最抽象、最概括的学说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具体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能体现其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性质。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在哲学上则是一个盲人。在解决太阳系最初是怎样开始运动以及行星又是如何绕太阳运转这类问题时,他认为除了万有引力 的作用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就是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上帝是太阳及行星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这样,牛顿便坠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在他的晚年,为了用科学的发现证明上帝的存在,埋头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了130万字的神学著作。问题探究:(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分析讨论略。教师总结:(1)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动了他的科学研究,唯心主义世界观阻碍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是不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的。(2)牛顿工作的得失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通过牛顿正反两方面例子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工作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呢?那就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可表示为: 拓展探究:结合前面的学习,请学生总结出对哲学概念的完整理解。教师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哲学概念,对哲学概念应这样理解:(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D.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3.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思是说()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二、非选择题5.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他在自发的唯物论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力学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在哲学上是一个盲人。他厌恶理论思维,曾自我警告:物理学,当心哲学思维啊!这是他为了排斥理论思维发出的警告。事实上自己也不可能摆脱哲学的影响和支配。为了解决太阳系最初是怎样开始运行以及行星又是如何绕太阳运转这类问题时,他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力从何而来呢?他陷入了困境。于是,他提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来作为太阳及行星运动的起因,从而,从自发的唯物论坠入唯心论的泥坑。晚年,他埋头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了130万字的神学著作,妄图用科学的发现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就完全成为宗教神学的俘虏,阻碍了他在科学上作出新的贡献。结合上述材料回答: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D2.C3.C4.B5.(1)牛顿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力学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说明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有哲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晚年的牛顿在科学研究中误入歧途,一事无成,是由于他信奉上帝,坠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这说明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就会偏离科学的道路,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如果离开正确的哲学指导,要想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做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