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分泌性高血压,什么是内分泌高血压,?,内分泌疾患所致高血压:如甲亢、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为什么要了解该类疾病,1、高血压患者有两亿左右,难治性高血压占20-30%,继发性高血压占难治性高血压10-30% 2、在难治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20%左右 3、嗜铬细胞瘤漏诊率高,在其所致死亡患者中漏诊占75%,?,哪些患者需要排除该类疾病,1、高血压伴低钾 2、顽固性高血压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效果不好患者,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 3、40岁以前高血压患者,?,该类疾病按照来源分类有哪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1、垂体(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甲亢、甲减) 3、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疾病,1、甲亢性高血压 2、甲减性高血压 3、甲旁亢高血压,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高血压特点,1、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差很大 2、有甲亢高代谢症候群表现 3、甲功检查证实为甲亢,甲亢性高血压机理,1、代谢亢进,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增高 2、甲状腺激素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 3、产热增加使外周血管扩张,舒张压正常或降低,甲亢性高血压治疗,1、甲亢治疗: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131碘 2、降压药同原发性高血压,甲减性高血压,甲减性高血压特点,1、舒张压升高为主 2、有甲减乏力、怕冷、浮肿、记忆力减退、心率过缓表现 3、甲功检查证实为甲减,甲减性高血压机理,甲状腺激素减少,产热减少,外周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出现高血压,甲减性高血压治疗,1、甲减治疗:优甲乐 2、降压药同原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1、皮质醇增多症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嗜铬细胞瘤 4、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5、11-羟化酶缺乏,17-羟化酶缺乏,皮质醇增多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PTC(皮质醇),ACTH,CRH,ACTH,肺癌,柯兴氏综合征,ACTH依赖型,ACTH不依赖型,柯兴氏病,异位ACTH,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癌,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双侧肾上腺小结节增生,皮质醇增多症特点,1、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中等度升高 2、皮质醇增多的表现:向心性肥胖、多毛、满月脸、水牛背 3、血糖高,血压高,骨质疏松,皮质醇增多症诊断,1、地塞米松小抑制试验 2、地塞米松大抑制试验 3、垂体MRI 4、肾上腺B超或CT(2-3CM),皮质醇增多症机理,1、皮质醇增强血管收缩,增加心肌收缩力 2、水钠储留 3、血管紧张素增加,皮质醇增多症治疗,垂体微腺瘤(刀,垂体瘤切除术) 肾上腺增生或者肿瘤行肾上腺部分切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点,1、血压高,低钾(9-37%) 2、乏力,肌肉痉挛 3、尿钾高 血钾25mmol/l 血钾20mmol/l 血钾2.0-3.0mmol/l,诊断性安体舒通治疗 严重低钾时避免不用安体舒通直接补钾 血钾正常查尿钾无意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1、立位醛固酮/肾素; 2、醛固酮立卧位试验 3、肾上腺B超或CT可见增生或腺瘤(2cm),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注意,1、做醛固酮/肾素,醛固酮立卧位检查 应停用:受体阻滞剂、ACEI、ARB、 二氢吡啶钙拮抗剂2周, 安体舒通、 氨苯蝶啶4周, 停用避孕药 2、可使用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机理,1、醛固酮增多使水钠储留 2、钠回收使血管壁肿胀,外周阻力增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螺内酯(双侧增生) 单侧病变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特点,1、常在饥饿、创伤、麻醉、用力与深压上腹部两侧或者排尿引起(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 2、血压可达200-300/130-180mmhg 3、阵发性血压高,或者持续高阵发性加重,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嗜铬细胞瘤症状,1、高血压 2、头痛 3、心悸 4、大汗 5、体位性低血压 特异性95%,敏感性90%,三联征,嗜铬细胞瘤诊断检查,1、尿VMA,血儿茶酚胺 2、冷加压试验、酚妥拉明试验 3、肾上腺CT(占位2cm) 4、间碘卞胍扫描(肾上腺外) 常规应查血清降钙素与眼底检查(排除多发性内分泌瘤),嗜铬细胞瘤治疗,泌尿外科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