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一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61571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0.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一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一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一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B,2(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C,3(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B,4(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C,5、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C,6(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C,7(2010江苏单科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B,8(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表 1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9(2012山东文综卷1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C,10(2012海南单科卷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C,两派争论:分封VS郡县,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六国即灭,形势不稳,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之根本相距遥远,如不封王治理,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无法镇抚,主张分封。 廷尉李斯认为:西周分封以至天下分崩离析,今重归一统,理当推行郡县,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使他们富足尊贵,便于国家驾驭控制,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血缘为主,地域,分封诸侯、世袭,皇帝任命、有任期,方式,易出现分裂割据,威胁中央集权,隶属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影响,特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议会,皇帝个人,内阁首辅,首相,备皇帝咨询,最高行政权,资义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专制,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电影鸦片战争片头题词,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课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一、国门洞开的背景(19C中期),1、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和原料,一、国门洞开的背景(19C中期),1、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和原料,2、中国封建统治的腐朽、衰落,康 乾 盛 世,维多利亚女王,在南京条约签订前三个月,道光皇帝对“黄毛夷妇”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充满了疑惑。 道光皇帝的第一个疑问是:该女年方22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 第二个疑问是:一个女人当国王,能不能管住臣下? 第三个疑问是:该女有没有婆家,婆家对她如何?,道光皇帝的疑问,权力来源 国家机制 百姓生活,英国在印度东印度公司里的鸦片,4000多箱,7889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一八二0年,一八二四年,一八二五年,一八二九年,一八三0年,一八三四年,一八三五年,一八三八年,一八三九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表,一七九九年,“同鸦片贸易相比,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援引美国人 蒙哥马利马丁的话,“东亚病夫”,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二、列强入侵中国的史实(近代前期),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象全都发了疯似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二百万英磅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咸丰与慈禧,叶赫那拉杏贞,火烧圆明园,雨果的信,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法)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公里2 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加深,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冯子材,3、 中法战争(18831885)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西南门户打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旅顺大屠杀,1894年11月21日 4天3夜,西方报刊对此发表评论说: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光 绪,李鸿章,伊藤博文,、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内容:赔款、割地、开埠、开设工厂) 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 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的罪行,经此抢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针对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内容)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近代经典卖国语言,1842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 不平等条约统计简表,*影响:,严重践踏国家主权和人民基本生存权; 掠夺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客观有利民资发展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马关条约的刺激 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方式: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简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时 局 图,瓜分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马关条约的刺激 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方式: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内容:承认开放利益均沾,、实质:,以美为首的“国际共管体系”,、背景:,、影响,缓和列强间矛盾,消弭中国人民反抗 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 有利美国在华势力增长,与以往相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呈现怎样的新特点?,讨论,表面尊重中国 利用其经济优势扩张 列强共管,旧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侵略方式,武力征服为主 空间独占,资本输出为主 经济扩张、共管,殖民方式,直接统治,间接统治,经贸关系,垄断贸易,自由贸易,(四)其它方式:,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扶植政治代理人 镇压人民反抗,(开矿设厂、贷款、商品输出),归纳近代前期列强侵略中国的特点。,侵略战争规模更大,获得的权益更多 侵略不断渗入内地 由武力为主变为以华制华(扶植代理人) 从针对政府到针对人民群众反抗 侵略方式多,涉及领域广,(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B,(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B,(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A,(2010海南单科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A,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家,其中英国约七十家,美商十二家,德商十家,其他国家约十家。 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为何外国在华投资会如此迅猛增长?,这一现象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后果?,思考,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指兴中会成立后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请回答: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的原因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