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纺织业、面粉业B.机械纺织业C.交通业、冶炼业D.烟草业、化工业2.(xx陕西学业水平考试)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民国初年)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民国政府奖励工商,倡导使用国货三大改造的完成A.B.C.D.3.(xx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据统计,19121922年,中国纱锭总数由50余万增加到近160万,布机由2 616台增加到6 675台。该资料直接反映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非常强大B.外国资本完全退出中国市场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D.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4.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A.经济危机的缓和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5.(xx天津学业水平测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特点是()A.停滞不前B.曲折发展C.顺利发展D.快速发展6.(xx重庆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所示是民国三十八年在市场上流通的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圆券,说明()A.人民拥有巨额财富,衣食无忧B.金圆券贬值惊人,通货膨胀严重C.币制改革成功,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政府经济改革颇见成效,市场繁荣【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下列对下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A.B.C.D.2.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区域情况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67.379.377.572.058.159.646.242.1购买(%)26.732.720.722.528.041.940.453.857.9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3.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对中国币制进行了一次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这一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物价回升造成了通货膨胀A.B.C.D.4.(xx大连模拟)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充实银行,促进官僚资本的形成B.稳定金融市场,有效防止白银外流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5.右图是丰子恺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幅漫画从三文钱一碗吃到四百元一碗。漫画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B.作者和人们对旧社会物价飞涨的不满C.当时政府实施了“币制改革”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6.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xx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1872年广东继昌隆缫丝厂材料二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销售量示意图:(1)将材料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分)(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8分)(3)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2分)8.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材料二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三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其次是面粉业。2.【解析】选B。根据题干时间信息“民国初年”分析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民国建立、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显示了19121922年,中国民族纺织业工具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B、D无法体现,A与史实不符。4.【解析】选D。根据题干“全盘之统制”分析,大纲特点是实行政府干预的经济垄断,因此大纲实行必然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整体特点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兴起、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萧条、日益萎缩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材料展示了民国三十八年,即1949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的大面值金圆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货币贬值惊人,通货膨胀严重。【能力提升】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图片显示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辛亥革命推翻专制制度、民国政府的建立及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抱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因素有关,故选D。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图表反映了民国初年中国不同地区商品化程度的差异状况,即经济自给程度的差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的不平衡。【知识拓展】程度型选择题的解法程度型选择题的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做题时,要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变式训练】下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8%1942年58%78%49%A.抗日战争的需要B.华侨投资增多C.国际援助的增多D.官僚资本的膨胀【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突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重工业发展比重上升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服务抗日战争、发展军用工业的结果。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禁止银元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所以正确。不是币制改革造成了通货膨胀,故排除。4.【解析】选D。由材料中“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可以看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困难时期,国民政府适时对经济进行调控,提供资金,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持。5.【解析】选B。注意材料中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三文钱一碗吃到四百元一碗”等信息,这与当时国民政府大肆印刷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有关。漫画的题名“从三文钱一碗吃到四百元一碗”就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和人们对旧社会物价飞涨的不满。6.【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制定的经济管制政策,即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抗战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官僚资本的发展。7.【解析】第(1)(2)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回答第(2)题时,一定要注意时间限制,即民国初年;第(3)题要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关系角度思考、归纳。答案:(1)发昌机器厂;陈启源。(2)状况:迅速发展,或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条件: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抵制日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销售市场。(3)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8.【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结构。影响可以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等角度加以分析;第(2)题回答特点根据图片可以看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原因从自然经济解体、交通便利等角度思考。商品倾销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第(3)题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呈现不同的发展状况。答案:(1)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影响: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中城市。原因: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这些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城市大肆倾销商品,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3)特点:曲折发展。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