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17938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一、传染(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1、传染的定义 2、构成传染的因素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传染性 (2)流行性 3、传染病是有免疫性 (1)特异保护性免疫 (2)免疫反应 非特异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 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4、传染病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2) 前驱期 (3) 症状明显期 (4) 转归期 三、传染病感染的类型,(一)传染的定义: 病原体(Pathogen)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Process of infection)叫做传染(Infection)。,一、传染(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Infection来自拉丁文“inficere”,(二)构成传染的因素及主要感染类型: 1、三大传染因素: (1)病原体; (2)动物体; (3)所处坏境。 2、二种主要的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所处环境,治疗,痊愈,治疗不彻底或病原的性质,死亡,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1)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微生物存在。 有无病原体是确定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最根本依据。,a. 有些病原体被宿主的组织细胞消灭了 宿主消灭入侵因子的能力很大,以致绝大部分入侵因子达到身体的组织细胞之前就被消灭了。 皮肤粘膜的屏障, 胃酸的杀菌, 体液的溶菌, 特异抗体调理中和作用等。 有时抵抗力不足以阻止组织中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但感染也不扩大,不久,那些入侵的微生物也就被消灭了。,(2)相互作用的结果,b.有些病原体通常在宿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中被排除掉。 宿主通常能根据不同的疾病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把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排除掉。在慢性感染中宿主通常能排除大量感染的病原体。 1、有时候是通过脓汁去掉的, 2、有时通过喷出的飞味, 3、有时通过肠道排出 。,c. 如果疾病能置宿主于死地,那么许多进行着感染的病原体便于尸体同归于尽。 宿主死于感染后总是在尸体中困住了大量病原体,如将尸体烧毁或深埋,那么这些病原体就消灭了。,d. 有时,某种病原体可同宿主陷于僵局,即该病原体不能对宿主引起严重损伤,而宿主也不能排出该病原体。 如伪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中潜伏,该病程可以认为是结束了。但活的伪狂犬病毒可突围而出,引起疾病发生。,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1) 传染性: 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侵入另一个有易感性的健康动物体内,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 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其传染性的大小决定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宿主的抵抗力。,(2)流行性: 传染病不仅能传染于另一易感动物体体,而且能在易感畜群中传播蔓延。流行性可分为: a. 散发性: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某一病发病数量不多,个别零星散在发生。 b. 地方流行性:传扩仅限一定地区。 c. 流行性: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 d. 大流行:当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涉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和洲境。,3传染病具有免疫性,(1)机体被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质(如毒素)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反应。 持久免疫:有些疾病发生后极少再次感染称为持久免疫。多数传染病只能获得短暂的免疫力。 带菌免疫或感染免疫:少数细菌为主的传染病,如布病、结核只有在机体保持一定量的病原体时,对同种病原体才能有防止重复感染的能力,病原体一旦消失,机体便恢复到易感状态,这种病后免疫状态称为感染免疫。,(2)免疫反应 1、非特异免疫反应 2、特异性免疫反应 3、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 1、非特异免疫反应 : 在抗传染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或称先天性免疫。 是动物长期进化中所形成的抗感染力,是可以遗传的种的特性,其对各种病原体,甚至对各种异体物质的侵害均有防御能力。,主要靠以下三个功能来体现: a. 免疫屏障: 外部皮肤粘膜屏障。 内部血脑、胎盘屏障,如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易发PRV。胎盘保护胎儿不感染。,b吞噬细胞: 固定吞噬细胞:指存在于各种组织中脏器的巨噬细胞。 游走吞噬细胞:是一类多形核白细胞,称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c. 正常体液作用:体液和组织中液,含有多种抗病原体的物质。 补体 溶菌酶 溶解素,2、特异性免疫反应: a. 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由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共同的反应过程,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调节,以完成消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a. 体液免疫 :抗原激发B细胞系产生抗体 是指体液性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的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是机体防御传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然地或人工地受到抗原刺激而合成的各类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具有抗菌、抗外毒素和抗病毒等免疫功能。它们或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的免疫溶解作用,或是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或是中和外毒素或病毒等,以抵抗和清除相应的病原 。,b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亦称细胞介导免疫是指动物体内致敏T细胞病其他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受抗原作用后,发生特异性反应过程。 机体通过致敏淋巴细胞,其它的淋巴因子,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的吞噬和胞饮现象,作用于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将其抑制、排斥、破坏或杀灭。,c.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某些病原体若沿血液扩散,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就能迅速与之结合,由体液免疫起主导作用。 某些寄生于细胞内的病毒、衣原体、立克氏体、结核分枝杆菌等及不经血液散播,则是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二者密切相联,相辅相成,构成统一体。如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必须有T细胞的配合。 当Ab-Ag复合物和补体结合时,为吞噬细胞创造了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对立面。如:抗体能将靶细胞“封闭起来,使T细胞不能发挥影响,某些T细胞也能反过来抑制免疫球蛋白的释放。,3、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可产生有利于动物体的抗感染免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不利于动物体的异常免疫反应,即称变态的反应。 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成为许多传染病发病机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变态的反应可分为 I-II-II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 IV迟发型变态反应。,4传染病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都有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和死亡,可分四个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转归期,(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时起到出现最初一些临床症状为止。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动物体的抵抗力、侵入病原体的数量、特点、毒力、侵入部位有关。,了解潜伏期的长短,在流行病学上有以下,几点实践意义: a.以潜伏期为依据,确定检疫期限。 b.根据潜伏期推算感染日期。即从出现临床症状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感染日期。 c.依据潜伏期分析流行过程长短。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多呈暴型。 d.从潜伏期判断不同病例是否由共同传播媒介而引起。 e.潜伏期是发生传染病的猪群在紧急预防后观察期限的依据。 f.潜伏期也是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动物群发生某种烈性传染病被封锁后,在最后1头病猪痊愈或屠宰、死亡之后,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病例发生时,经过终末消毒后,即可解除封锁 。,(2)前驱期: 在潜伏期之后,至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间称前驱期。 此期大多数传染病主要呈现一般的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脉博略增,食欲减少,精神沉郁等。 仅根据这些症状很难确诊。,(3)症状明显期: 经过前驱期后,即进入发病期,病情由轻转重,新的症状相继出现,某些传染病的特征症状或主要症状都表现出来,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4)转归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 如果转归良好,则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患病动物逐渐恢复健康。 如果转归不良,则死亡或失去生产价值。,三、传染病感染的类型,按感染的发生分,按病的种类分,按感染部位分,按临诊表现分,按病的严重性分,按症状是否典型,按病程长短分,按感染状态分,全身感染,外源性感染,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局部感染,显性感染,一过型、顿挫型,感染类型,隐性感染,良性感染,恶性感染,典型感染,非型感染,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内源性感染,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概述 二、三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畜群,一、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另一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并不断传播直至终止的过程。,二、三个环节:传染病在动物群中流行,必须具备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 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联系,才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传染病连锁中三个环节连接在一起时, 则发生流行过程。,传染病连锁图,当传染来源被隔离时,当缺少传播途径时,当不存在有易感性的动物时,在下列情况下,流行过程不发生:,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 正确制定防疫对策与措施, 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于流行。,1传染源: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和人。 a.患病动物,如急性猪瘟等是主要的传染源 b.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后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c. 患人兽共患病的人,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imission):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到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 您对猪病病原在您的猪场里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了解多少?,2.1猪间传播,始终要把这一条视为最大的风险因素予以重视。“对于一头猪来说,最大的疾病威胁来自另一头猪” 。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原,尤其是临床发病期以及刚要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病原可能存在于呼出的空气、唾液、粪、尿、精液、皮屑以及胎盘组织里 - 这些病原可以感染其它的猪。,2.2粪尿传播,许多病原通过粪便传播。刮粪板清理粪沟的时候,或通过其它机械途径可造成传播。粪、尿当中的病原可经机械途径(例如经车辆),或通过粪浆施撒在另一家猪场附近的农田上,实现跨场传播。喷雾施撒粪浆时也会造成空气传播。,2.3空气传播,人们常说空气传播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确,口蹄疫病毒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冷、湿、跨越水面)可传播至少100公里,猪肺炎枝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传播若干公里。,2.4人媒传播,病原的人媒传播是个难题。一方面,人是传播病原的重要媒介,但另一方面,假如在这方面控制得过于严格,想要完全杜绝了人媒传播,又会带来现实的后勤问题。 人类的衣物、皮肤、毛发和靴子可机械性地携带病原,也可在体内可通过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携带病原。要想控制这种传播,就要限制人员的移动。进入猪栏内的人员最起码要穿着干净的衣物,还要更换外套和靴子。最好进行淋浴。在猪场内,要安置靴子消毒池,里面盛放病毒消毒剂,靴子消毒之前先要清洗干净。要求工作人员至少在造访不同猪舍之间要消毒靴子。要用抗菌肥皂来洗手。,2.5其它动物传播,病原可经其它活体动物传播。例如,牛和羊(口蹄疫)、野生动物(野猪传播古典猪瘟/猪霍乱)、宠物(猫传播沙门氏菌、细小病毒)、鸟类(流感)、昆虫(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以及啮齿动物(鼠传播猪痢疾短螺旋体、大肠杆菌)等。 动物传播的原理可能是机械性的(通过动物的身体携带),也可能是生物性的(病原在这些动物体内繁殖)。这些动物可能表现临床症状,也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原可在宿主动物体内携带相当长的时间。,2.6车辆传播,有许多车辆会接触各类猪只,造访各种猪场,这些车辆有可能造成病原传播。运猪车辆的传播威胁最大,但需要记住,其它车辆,包括料车、服务车辆、运输肥料和死猪的车辆,以及员工的轿车也会构成传播威胁。 要意识到货车里的人员对猪场构成的传播威胁。例如,不应允许运猪卡车的司机走下装猪台进入猪场。外来车辆携带的工具箱也具有潜在的传播威胁。,2.7食品、饮水传播,疾病经食品传播给猪的最好例子要算沙门氏菌了。如果给猪喂泔水,又未经适当处理,就很容易传播沙门氏菌。 饮水也会传播病原。水源污染、水箱不加盖,供水系统里面长出生物膜,这些会造成感染风险。可能经饮水传播的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蓝耳病毒。,2.8非生物媒介传播,非生物媒介的定义是能够携带、传播病原的无生命物体。在养猪生产当中存在许多非生物媒介, 把它们全都罗列出来是不可能的,这里仅举几个例子:注射针头、药剂瓶、器材、靴子和衣物,以及猪舍,猪舍可将病原从一批猪传给下一批猪。,2.9本地或社区传播,多数重要疾病暴发的研究显示,有时候疾病在当地相距很近的猪场之间传播,却找不出特别的原因。按定义,这种传播是在距离很近的猪场之间发生的。实际原因可能包括啮齿动物、昆虫或气雾。要想在距离很近的猪场之间控制疾病传播要求非常高的生物安全水平,达到这种水平是非常困难的。显然,避免这种传播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猪场建得离其它猪场那么近。,2.10未知因素,有时候病原传到猪场,却找不出传播的原因。还有一些疾病的传播机理我们还不太清楚。例如PMWS(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CVAD(圆环病毒相关疾病)。这种病的控制非常棘手。都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何谈控制?,不论怎样,防止病原传播都是一件充满挑战的工作。人们常常会说,传播控制太麻烦、花钱太多了。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我们只要看看治疗疾病的成本以及疾病暴发造成的损失就会明白,这方面的投入是完全值得的。,3易感猪群: 是指猪群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或动物遗传特征决定的易受感染的猪群。,1饲养 2预防 3检疫 4隔离 5封锁 6治疗 7消毒、灭鼠、杀虫,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是在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相互联系而造成。 因此必须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根据每个传染病的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清轻重缓急,找出具体措施,切断造成流行的环节。,1饲养: 场地的选择: 饲养场所或场地要选择有利于防疫的地点,养殖场各区要建立隔离带。 加强饲养管理: 长期不懈地搞好饲养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2预防 (1)免疫预防: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变为不易感动物。,a. 人工自动免疫: 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地选择使用和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有些急性传染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生物制品为 活菌(疫)苗、 死菌(疫)苗、 类毒素等。 通常在1-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数月至数年。,b. 人工被动免疫: 这种免疫由于注射的是特异性抗体,因此免疫力出现迅速,但仅能维持2-3周。 用于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各种抗血清、 高免卵黄、丙种球蛋白等。 使用异种动物的血清制品时,必须注意观察,防止发生过敏反应。,c. 免疫程序 : 是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 猪群的免疫状态, 当地具体情况, 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制定免疫程序的主要依据 当地的疫情:对本地区历年流行的和受周边地区疫情威胁的主要疾病都应安排预防接种。 疾病的性质:依据不同疾病在年龄和时间分布上的差异,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抢在易感年龄和常发季节之前完成预防接种。 母源抗体的高低:免疫过的母猪的后代在一定时间内有母源抗体存在,母源抗体对仔猪建立自动免疫力有一定影响,甚至引起免疫失败。 菌(疫)苗的性质:免疫原性强的菌(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亦强,免疫期也长。 加佐剂的菌(疫)苗要比不加佐剂的免疫效果好,维持抗体时间长。弱毒苗易受母源抗体干扰。 饲养方式、经济条件等也可作为制定免疫程序的参考因素。,(2)药物预防保健:是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猪群群投服药物,以预防或减少该传染病的发生。 但长期使用化学药预防,容易产生耐药菌株。,3检疫 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猪群及其产品以及运载工具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临床诊断:是采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了一些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有时包括血、粪、尿等常规检验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疫情调查、分析、处理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出判断。 病理学诊断:通过对疫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调查分析作出判断。,微生物学诊断:检查病原体是传染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有 (a)显微镜检查 (b)分离培养和鉴定 (c)动物接种试验。,免疫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变态反应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a.核酸探针技术 b.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c.寡核苷酸指纹图谱技术,4隔离 根据检疫结果,可将该猪群的猪只分为: 患病动物, 疑似感染动物, 假定健康动物。 对患病猪只和疑似感染猪只要分别进行:隔离,紧急预防接种,每天祥加观察。 对健康猪只应: 严格隔离下饲养, 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建立隔离带防止传染的传播和流行。,5封锁 严格隔离, 划区封锁, 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 对于一类传染病应实施封锁令。 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早发现、快治疗、严封锁、小范围内扑杀) 封锁命令下达和解除均有严格限制和要求。,6治疗 传染病的治疗即可抢救病猪,减少损失,也可减少传染源,防止疫病传播。 治疗原则是: 早期治疗和预防相结合, 未病先防, 已病早治, 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 标本兼治,中西医疗相结合。,治疗方法:,机体疗法: a.严格隔离 b.加强护理 c.精心饲喂 d.对症疗法,病原体疗法: a.免疫疗法 b.抗生素疗法 c.微生态平衡疗法 d.化学疗法,中兽医疗法: 对因 对症 阴阳平衡,7消毒、灭鼠、杀虫 消灭病原体和病媒昆虫,消除外环境中的传播因素,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谢 谢 各 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