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文言实词 第1课时 语境中的实词意义(复习课),关于“逸马杀犬”的事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这样的记载:“穆(修)、张(景)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唐宋八家丛话中另有一说:“欧公(指欧阳修)在翰林,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道。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不已也。”,根据上述记载,关于“逸马杀犬”的事,就有六种写法: 有奔马践死一犬。(沈括) 马逸,有犬遇蹄而毙。(穆修) 有犬死奔马之下。(张景) 有奔马毙犬于道。(唐宋八家丛话) 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同院) 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 (1)“奔”与“逸”比较,哪个用得好些? (2)“践死”“毙”“死”“杀”各含什么意思? (3)如果追究责任,哪种写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答案 (1)“逸”比“奔”好:“奔”指跑得急快;“逸”有逃失、纵奔、奔不能止之意,写出了马受惊失控、恣肆狂驰的状态。 (2)“践死”写出了死的状态和责任;“毙”“死”都是失去生命的意思;“杀”是使之失去生命,更能表现出犬死的责任在马。 (3)(以“犬卧”可看出犬死的责任完全在马),解析 D项“著”应是“记录,登记”。 答案 D,答案 挥动,抖动/奋起,振作/整顿/通“赈”,赈济,救济 面对,对着/适合,得当/守卫/承担,担当 面对,对着/到/从高处往低处看,【参考译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科给事中官职,出任湖广右参议。宦官视察太和山,侵吞公款。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文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弘治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第二年皇上召见并任命他为户部尚书。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库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录于簿籍,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太监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员。淳安公主受赐三百顷土地,又想夺取任丘百姓的田产,韩文竭力抗争才停止。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于是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哭泣不能进食,刘瑾等人非常恐惧。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刘瑾并未解恨,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入钦犯监狱。几个月后才释放,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不久又再次罚米,家业荡然无存。刘瑾被诛杀后,韩文恢复原官,退休。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詹鼎又被重新任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就将大家聚集到院子里拉出一个驿丞,斥责他不奉公守法,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大腿发抖,跪着上前请罪,直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竹简案卷堆满跟前,一会儿就处理完。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逃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讨伐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让方国珍做了右丞,詹鼎也被召到京师。,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刑部建制还不完备,有司衙门请求再任命其他官吏。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他就这样被人称道。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他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军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自己实在不知情。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诛杀詹鼎,与他亲近的一百多人也都被处死。,思维建模 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仔细品味实词所在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从而准确推断出词义。 其次: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用熟悉的例句和所推断出的词义作比较。 再次:把各个解释放入语境中去梳理文意,联系上下文辨析、确认,因为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最后:采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命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文言文中的词语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不是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当然,高考命题时也不局限于这120个实词。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的考查。,推断方法 1双音词推断法 古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推断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以将其扩充为双音词,再依据语境取舍。如:朝早晨、朝廷、朝见、朝 代,辞言辞、文辞、推辞、辞让、告辞,等等。而命题者又常常利用这一点设置迷局。 2词性推断法 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3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讲究对称,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4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它在文中的含义。,解析 C项,服,服丧。 答案 C,【参考译文】 陆九龄,字子寿。九龄的父亲陆贺,凭借学问品行被乡里人尊崇,生了六个孩子,九龄是他的第五个孩子。陆九龄年幼时聪颖端庄,十岁时母亲去世,九龄像成人一样为母亲哀哭伤悲。年纪大了些,就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等到了兴国,兴国地临大江,这里的风俗节俭吝啬,很少有人知道学习的。九龄不因为职位闲淡而自我放松,规矩更严格了,他随时都整理好衣服帽子,好像要面对很多人一样,劝勉安抚百姓引导辅助人们求学,于是士人逐渐增多。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还没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来,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到了晚上,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去世时四十九岁。宝庆二年,皇帝特地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吕祖谦经常称赞陆九龄说:“志向远大,脚踏实地。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即使站在万人的表彰面前也于心不安。他听取并且观察,站在那儿四下观看,不达到极平坦极精粹的境地,不敢放弃。”,考场问题聚焦1:忽略活用,导致失误,【参考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青少年时代就很有文武才略,常对其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能遇到英明的君主和大好的时机,就一定能建功立业,来取得富贵。”李靖起先在隋朝做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郡丞。适逢唐高祖李渊在塞外攻击突厥,李靖察觉李渊有夺取天下的意图,因而想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隋炀帝那里去告发李渊,路过长安,因道路不通没有走。李渊攻克长安,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声叫着说:“你既起义兵,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大事,却因为私人恩怨杀壮士呢?”唐高祖认为这话说得很豪壮,唐太宗又坚决请求赦免,高祖就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考场问题聚焦2:忽略多义,导致失误,解析 D项,挽:拉。 答案 D,解析 C项,“奉承”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侍奉”的意思。 答案 C,【参考译文】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看重他的清贫刻苦,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陪送(给女儿)的嫁妆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佩戴着漂亮的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有修养,品德高尚,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及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她)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都称赞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