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三 规范审题与答题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8965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三 规范审题与答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三 规范审题与答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三 规范审题与答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步 快速准确审题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把握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最重要的是把握题目中的4大关键词: 1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2内容回答词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 3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4解答方式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例如: 设问中常见的9类解答方式词和5类内容回答词:,第二步 全面获取信息 高考试卷中的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理文字信息、地理图像信 息、地理表格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地理信息不仅给出了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因此全面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试题中出现的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地图及表格的引文或说明等,各种类型的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包括经纬网、地物分布状况、比例尺、符号及注记、图例等,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据的属性、单位和类别等信息,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表述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是考生获取答题信息的重要途径,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即文字中的“关键词语”或“中心词”。 高考题中的综合题往往提供了很多材料(如材料一、材料二等等),并且往往每一个材料都设有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直接来自材料,有的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获取。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材料,注意从中提取关键词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解答从图像获取信息的题目必须过好地图关,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像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 关注“图例” 分析“图中”的步骤。,(2)从表格中获取信息 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解答时要注意表格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纵横的变化,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如“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表”:,3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为解答问题提供具有限制性的词语,如时间、地点、过程、原因等限制性要求,这是设问信息最重要的表现,切不可掉以轻心。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举例如下:,(2015高考四川卷)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题。,文字材料信息,说明贝加尔湖冬季寒冷而漫长,图像信息,信息1:纬度高,都在50N以北地区,是造成寒冷主要原因;南北距离远,相差约5个纬度,550 km。 信息2:据等高线判断湖面在海拔500米以下,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选项信息,选项A,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高造成的,海拔500米不是主要原因。 选项B,湖中心水深,风浪大于湖边,结冰应晚于边缘。 选项C,山谷气温应比周围高,导致冰层较薄。 选项D,因南北距离差距大,北部寒冷期长于南部,第三步 合理加工信息 试题信息获取完成后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加工之后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信息。信息加工需要遵循“一分二转”的原则。 分是指根据题干设问要求对试题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成直接待用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待用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运用,间接信息需要再加工。 转是指对间接信息进行转换,使之成为解决问题所用的直接信息。在高考试题中利用间接信息要先在自己存储的知识体系中检索,找到相应的知识模块后结合设问进行提取、迁 移,成为解决问题的直接信息。,第四步 科学规范答题 1采点答题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采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采点答题”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判断得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每个设问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先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是关于哪些方面的,然后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2)关注细节,采点答题 在明确了基本的得分点和答题的基本思路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表述问题了。 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老师在阅卷时,最关注的就是关键词,并用来判断考生答题是否“采点”。 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答题时切忌将得分点混作一团,一定要有层次,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从哪几个方面作答的,得分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分清轻重,将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次重要的紧跟其后,无关紧要的放在最后或忽略不写。,(3)答题时点要多,但应避免重复采点 高考阅卷时,对于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在答题时,除了按通常的思路回答常规的作答点外,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不要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做文章,即使写了很多条,也只能得一个分值。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因素,有的考生写“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是重要的航空港”,其实这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只能得一个分值。,(4)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材料是命题者经过精心筛选提供给考生的,其中隐含了很多答题必不可少的信息。许多非选择题其实就是材料解析题,答题时,应尽量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找答题点。当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与记忆库中的信息不完全吻合时,应以所给材料中的信息为依据。,2科学、全面地表述答案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非选择题规范解答的宗旨。 (1)规范用语,回归教材,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表述。酝酿“语言”时,应“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 “先自身原因,后其他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等。答题时,表述清晰,使用专业术语。例如,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应从流入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贫困,农民只好进城打工,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这种表述虽没脱题,但不准确。因此,答题时要用关键性术语,确保陈述的科学性。,(2)答题一定要序号化、段落化。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问什么就回答什 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 (3)书写整洁,不留空缺,字迹工整。细节决定成败,答题时还要注意杜绝错别字,特别是关键字不能写错,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逐步养成。,(2015高考全国卷,T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 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 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答题规范 第一步 快速准确审题 从问题设问中我们可以通过“判断特点,简述理由,”“指出问题,简述原因”“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中心词,明确答题的要求和方向。 第二步 全面获取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可获取“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农田,再经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等信息。 (2)从设问中可获取“地势特点”“灌渠功能”“污染严重”等信息。 (3)从图像中可获取“黄河流向、含沙量、灌渠流向、乌梁素海位置”等信息。,第三步 合理加工信息 (1)把“黄河流向、灌渠流向”与地势特点结合起来。 (2)把“黄河含沙量与灌渠功能”结合起来。 (3)把“河套平原、灌溉农田与乌梁素海污染”结合起来。 (4)针对原因找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标准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2015四川绵阳市三诊)马铃薯原产于的的喀喀湖附近,后传播至欧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图1,材料二 图2为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图2,(1)说出马铃薯原产地的光、热、水、土条件。 (2)马铃薯忌渍水。从地形角度说明马铃薯集中种植在图2中 的A地区而不是B地区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 193.5万吨,其中 马铃薯产量为8 892.5万吨。马铃薯单产为稻谷、小麦、玉米的2.3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约1亿吨。有人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将成为我国必然 的选择。 (3)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说明你的理由。,解析:(1)根据马铃薯原产地的位置和地形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安第斯山山区,位于17S左右,等高线在3 000米 5 000米之间,海拔高,综合分析,该地年降水量少,气温 低,光照充足;因气温低,降水少且地形地势利于排水,所以土壤难以发育,土壤贫瘠;有的的喀喀湖提供水源,灌溉水源充足。(2)从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分析可知,A地区等高线在200米400米之间,河流在此向北、东、南分流,说明A地为丘陵且利于排水;B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宽阔,同时B地等高线在200米以下,说明B地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容易产生涝渍灾害,不利于马铃薯的种植。,(3)马铃薯是否可以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分析组织答案。即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2/3,山地地区地形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人口分布,食物结构与偏好,以及马铃薯的种植条件要求等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副热带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或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强;安第斯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土壤贫瘠。,(2)A地区为丘陵,坡度平缓,利于排水;B地区为平原,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3)赞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大量进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不赞同: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处,耕种需要劳动力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