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专题内文部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9835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174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专题内文部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专题内文部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专题内文部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实验专题,第二部分 专题训练,考情分析,考题解读,广东中考实验题每年的分值为19分,从内容上可分为直接测量型实验、间接测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三个方面的考查,侧重对课本原始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对课本实验知识的扩展与延伸一般列入综合能力部分考查.,考点精练,考点1 直接测量型实验 1. 这类题目在中考中是必考题,也是要求考生不能失分的题目. 通常以实验题的第一小题出现,直接测量型实验重点考查仪器或仪表的读数. 2. 测量实验常用十一种仪器仪表: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速度表.,3. 基本仪器的规范操作: 要求学生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度选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用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分度值、测量范围等. 例如:温度计(含体温计)的使用和数据读取方法、量筒的数据读取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及使用(电路开关闭合前滑片应置于最大阻值处)、天平称量前调节和使用规范、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调零、试电笔的正确使用,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调零、量程选择、正负接线柱和串联还是并联等. 这些操作上的规范性问题,会经常嵌入试题中.,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 如图2-2-1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2.50,考点点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必须明白其分度值是多少,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若估读值为“0”,也要补上.,二、用秒表测量时间 2. (2016株洲模拟)图2-2-2中 停表的读数为_s.,100.3,考点点拨:秒表内圈的单位是“分钟”,外圈的单位是“秒”. 秒表读数先要弄清楚内圈和外圈分度值,图中内圈为分针,分度值为30 s,外圈为秒针,分度值为0.1 s. 内圈与外圈的分度值关系:内圈分针小于30 s,读外圈小于30 s的读数,内圈分针大于30 s,读外圈大于30 s的读数.,三、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2016德州)某同学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2-2-3所示. 则石块的体积是_.,18 cm3,考点点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要先看清量筒(或量杯)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相平.,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 (2016上海)在图2-2-4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N,读数为_N.,05,2.4,考点点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要先估测待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校零,读数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后要加上单位.,五、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5. (2016孝感)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2-2-5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_g.,58,考点点拨:使用天平时,要先调零. 称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六、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6. (2016重庆)小彬同学取0.5 kg的碎冰,用温度计测出其初温如图2-2-6所示为_.,-10,考点点拨:(1)使用温度计测量时要看清分度值. (2)实验室温度计要看清液柱方向,弄清楚示数是在0 的上方还是下方.,七、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7. 如图2-2-7所示的电表是用来测量_强弱的. 若使用的是“-”和“3”接线柱,则此时的示数是_A;若使用的是“-”和“0.6”接线柱,则此时的示数是_A.,电流,1.4,0.28,考点点拨:电流表读数时要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再看指针对应的位置读数.,八、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8. (2016靖远)如图2-2-8所示的甲、乙两电压表的示数:甲表的示数为_,乙表的示数为_.,1.4 V,9 V,考点点拨: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再看指针对应的位置读数.,九、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9. (2016六盘水)小明家电能表本月初的示数为,本月 底的示数如图2-2-9所示,小明家本月消耗的电能为_kWh,如果按0.5元/(kWh)的电价计费. 本月应付电费_元,该电能表的参数表明,小明家能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W.,130,65,2 200,考点点拨:电能表的单位是kWh(度),最后一格的数字是小数位.,十、用速度表测量速度 10. 图2-2-10是汽车速度计,此时的速度是_.,70 km/h,考点点拨:速度表的读数单位是km/h.,综合训练 1. 如图2-2-1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甲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cm;乙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0.1,B,1.35,1.8,2. (2016贵港模拟)如图2-2-12所示,机械停表所记录的时间为_s,等于_h.,1 116,0.31,3. 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其速度表如图2-2-13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km/h,合_m/s.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90,25,4 h,4.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2-2-14甲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14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g. 如图2-2-14丙所示,将被测物体放入量筒中,被测物体的体积是_cm3.,左,右,32.2,16,5. 如图2-2-15所示,测力计的量程是_N,每个小格表示_N,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N.,05,0.2,2.2,6. (导学号82984565)如图2-2-16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B,7. 如图2-2-17所示,甲图中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是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B,48,14,8. 如图2-2-18所示的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其中体温计的量程是_,分度值是_,读数是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热胀冷缩,乙,3542 ,0.1 ,37.8,缩口,9. 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取出电流表,发现电流表指针指在图2-2-19甲所在位置,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若把电流表接入电路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也如甲所示,原因是_;正确调整后,把电流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试触时出现乙和丙的情形,形成图2-2-19乙的原因是_,形成图2-2-19丙的原因是_,丙图造成的危害是_.,用螺丝刀进行校零,正负接线柱接反,所选的量程太大,所选的量程太小,烧坏电表,10. 如图2-2-20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2-2-20乙所示,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V和_V.,9.6,2.4,11. 李安家5月底电能表的示数如图2-2-21所示,其额定电压为_,此时的读数为_.若6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40.0 kWh,那么6月份他家消耗了_kWh的电能;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1 0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用了_度电.,220 V,120 kWh,20,0.33,考点2 间接测量型实验 间接测量型实验是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关系式中其他各物理量,然后再求出该物理量. 主要有: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用天平或弹簧测力计和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用电器的电功率;用电能表和秒表测家庭用电器的电功率等. 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结论,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2-2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圆圈内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sAB_cm,tBC_s,vAC_m/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 分析图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斜面顶部下落的物体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4.00,1,0.03,大,不是,(2)完成实验后小明回顾了下课本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还有刻度尺、停表,请帮助小明正确读数: 图2-2-2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cm.,图2-2-25所示停表读数为_s.,220.6,2.58,(3)小明在测完小车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图2-2-26所示装置去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因素进行了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猜想3:与下滑物块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1,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 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1是正确的.请对小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没有保持斜面的长度不变,小明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可以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为_. 通过本实验得出猜想_是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1.25 m/s,3,不正确,(4)小明通过课外学习,知道物体运动速度还可以用频闪拍照方法来测量,如图2-2-27所示是小明利用频闪拍照得到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照片,O点是小球的出发点,A、B、C、D、E(其中E点图中未标出)是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位置照片.,分析闪光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请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数据.,25.0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_成正比;若照片上位置与实际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_m/s.,t2,9,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 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金=19.3103 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 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 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 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E、D、C,(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2-2-30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2-30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2-2-30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实验步骤D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右,182.6,10,18.26,能够浸没饰品,(6)量筒体积读数时要_. (7)若细绳体积不可忽略,测量结果会比真实值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8)若实验中先测量实心饰品的体积,抹干后再放到天平测量质量,则测量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9)若测量过程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老师给学生一个溢水杯继续测量,请简述测量饰品体积的方法.,平视凹液面最低处,偏小,没影响,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饰品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同时使溢出的水流进烧杯中. 不再溢水之后,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则,(10)若实心饰品体积太大,某同学想用如图2-2-31所示方法测量实心饰品的体积.,实心饰品体积为_. 若实心饰品质量为737.1 g,则实心饰品的密度为_g/cm3. 按照测量步骤,饰品体积测量值会_(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70 mL,10.53,偏大,(11)若饰品密度较小,放入水中时是漂浮在水上的: 请你想办法测出饰品的体积.,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使用针压法,使饰品完全浸没在水中,记下饰品和水的总体积V2,则饰品体积为V2V1.,另外一位同学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饰品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V2;用细针按住饰品,将饰品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则饰品的密度 表达式:_.,3.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2-2-32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移动.,右,(2)小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0 g;取适量液体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32乙;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的液面如图2-2-32丙,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则液体样品的质量m=_g,密度=_g/cm3. (3)小亮用这种方法测出液体密度比真实值_(填“偏大”或“偏小”). (4)现要求更精确的测量液体密度,小亮调整了实验步骤: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液体,测出它们的总质量,33,0.66,偏大,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 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A,4. 小亮在完成上面试验后想用一自制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小亮的实验过程如下: 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2-2-33甲). 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 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 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 的密度值1.0 g/cm3; b. 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 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 密度值0.9 g/cm3;,c. 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 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 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 g/cm3刻度处. (1)如图2-2-33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填“p”或“q”)点. (2)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_. (3)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2-2-33乙)、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液的关系式.(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p,不对,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伏安法测电阻),5.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3 V的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电路如图2-2-35甲所示.,(1)某同学连完电路后,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迅速摆到最大刻度,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出现此现象的 原因是_ _. (2)如图2-2-35乙是根据图2-2-35甲连接的实物图,请指出错误.并更正.,滑动变阻器在实验前没有接入最大阻值处、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如答图2-2-1所示.,(3)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 (5)若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改变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原因可能是_. (6)如图2-2-36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阻值得到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为_V; 电流表_A.计算电阻为_.,保护电路、改变电灯泡两端电压,得到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灯泡阻值,1.5,0.3,5,(7)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 (8)按照图2-2-35甲所示电路图,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泡断路,变小,(9)图2-2-37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电阻时记录多组电压、电流所描绘出的图象,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_(填“恒定不变”或“变化”)的,原因是_. (10)本实验中是否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什么? _ _ (1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约为_.,变化,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不用,小灯泡电阻不是恒定不变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无意义.,14.3,四、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6. 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 V,小灯泡上标有“3 V”字样.,(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2-39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如答图2-2-2所示.,(2)画出电路图.,如答图2-2-3所示.,(3)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端(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_;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_;若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可能原因是_. (4)如果灯泡的阻值为10 ,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表有量程00.6 A和03 A两档,电压表量程为03 V和015 V两档,那么电流表量程应选_档,电压表量程应选_档.,右,灯泡短路,灯泡断路,开关处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00.6 A,03 V,(5)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8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灯泡实际功率太小,(6)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1.8 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_V,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左,3,(7)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_,灯泡越亮.,0.615,越大,考点3 声学探究实验,1. 小明课余时间利用薄钢尺、桌子、硬纸片、自行车等器材,探究音调高低跟振动快慢(频率)的关系,他的探究过程如下:,(1)如图2-2-41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使其伸出桌边少许.,(2)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3)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一样). (4)如图2-2-41乙所示,将硬纸片接触自行车车轮的辐条,先慢慢转再快些转,听一听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何变化?请你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帮他进行分析论证: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_,发出声音的音调_; 自行车辐条转得越快,频率_,音调_.,越慢,越低,越大,越高,2. 图2-2-42如图2-2-4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真空不能传声,3. 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橡皮筋、鼓、纸张、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 提出问题:_ 猜想或假设:_ 器材:_ 主要步骤:_ 探究结论:_ _,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与振动的快慢有关.,钢尺一把,木梳.,用钢尺拨动木梳齿,先慢后快,比较声音的高低.,振动快(或频率高)音调高,振动慢(或频率低)音调低.,考点4 光学探究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如图2-2-44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不能,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 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 _. (5)为了方便实验观察,实验宜在 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_(填“存在”或“不存在”). (7)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填“镜面”或“漫”)反射.,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较暗,存在,漫,(8)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方向射出,由此可以得出光路是_的. (9)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格处理好以后,小明总结实验数据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入射角.,OE,可逆,等于,(10)但是另外一位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得到如图2-2-47所示实验现象: (1)界面是_;入射点是_;入射光线是_;法线是_;入射角是_;折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PQ,O,AO,NN,AON,OB,BON,(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结果表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_;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折射角_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光垂直射到水表面时,在水中的传播方向_. (3)如果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射入,则折射光线会沿着_方向,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同一平面内,法线,偏折,小于,增大,不变,OA,可逆的,(4)根据光路可逆和上面得到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折射角. (5)图中还有一条光线没有标识,这条光线是_光线,实验说明,在分界面光不但发生折射,同时还会有_. (6)认真观察实验光线的亮暗,会发现光线OA亮度较OB光线更_(填“亮”或“暗”).,小于,反射,反射,亮,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采用如图2-2-49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在_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进行. (2)实验中要选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原因是_. (3)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4)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_的放上平板玻璃,记录玻璃板的位置.,较暗,较薄,避免玻璃板前后出现两个像,不易探究成像特点,玻璃能透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竖直,(5)实验中选用两个相同蜡烛是为了探究_,在移动蜡烛A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6)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_(填“前”或“后”). (7)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_.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 (填“虚”或“实”)像. (8)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的关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前,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不能,虚,到平面镜的距离,(9)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使其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以5 cm/s的速度使蜡烛A远离玻璃板匀速移动2 s时,蜡烛B应_(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0)实验中多进行几组实验的目的是_. (11)如图2-2-50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 (12)某同学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远离,10,使实验规律更具普遍性,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会发现第二次的数据略有差异,这是实验过程中允许的误差. 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这次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人造成的;或读数读的不准等,请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 因可能会导致这个误差的产生? _.,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13)如图2-2-51所示,将玻 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 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 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 A在玻璃板后的像_ (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运动. (14)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发现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填“垂直”或“平行”).,竖直向下,垂直,(15)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_的_像; 像与物的大小_;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 (16)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蜡烛,但是,我们确实看到平面镜后面有蜡烛,这是为什么? 如图2-2-52所示,点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引起视觉.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光好像是从图中的S发出的,而实际上S并不存在,因此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正立,虚,相同,垂直,相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_ 以后射入眼睛的. 由此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反射,光的反射,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中采用如图2-2-54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 (1)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 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这是为了_. (3)将蜡烛逐渐移近凸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分别找到_的烛焰的像. 仔细观察物距、像距的大小、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像的虚实以及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10.0,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清晰,(4)请你将相关实验数据表格填写完整.,缩小,倒立,实像,异侧,等大,倒立,实像,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异侧,不成像,放大,正立,虚像,同侧,(5)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缩小时,像距_;像也_. (6)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 65 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如图2-2-55所示.,增大,增大,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填字母序号)的成像特点. A. 放大镜 B. 投影仪 C. 照相机 保持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填字母序号). A.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C,D,保持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70 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填字母序号)的像. A. 倒立、放大 B. 倒立、缩小 C. 正立、放大 D. 倒立、等大 (7)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中心,则屏上的像是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填“上”或“下”)方.,D,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上,(8)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如图2-2-56甲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能,(9)小刚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远离,(10)小刚同学将透镜、蜡烛及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2-2-56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L=u+v),绘出的图象如图2-2-56丙所示(以f为长度单位). 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 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 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 合乙、丙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_.,2,考点5 热学探究实验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 在“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2-2-60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不要碰到杯壁和_. (2)为了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图2-2-60_(填“乙”或“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2,热胀冷缩,杯底,丙,(3)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_. (4)烧杯中要装有适量的水,适量是指_. (5)由图2-2-60丁可知,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 (6)0t1内物体处于_态,t1t2内物体处于_态,t2后物体处于_态. (7)0t1内温度变化比t2后_(填“快”或“慢”),这是因为该物质的固态比热容比液态比热容_(填“大”或“小”). (8)由图2-2-60丁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水能够浸没固体,晶体,固,固液共存,液,快,小,80,(9)图2-2-60丁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 (10)通过实验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_,但要继续_热.,小于,不变,吸,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2.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2-2-63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图A中操作的错误是_; 图B中读数的错误是_;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C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_; _. (3)小明他应采用图2-2-64_所示的方法点燃酒精灯;完成实验后要熄灭酒精灯应采用图2-2-64 _所示的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俯视读数,48,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乙,丁,(4)图E中,_(填“甲”或“乙”)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理由是_ _ _. (5)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同时发生. (6)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 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7)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你认为原因是:_. (8)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甲,水沸腾后上下温度一样,气泡大小受液体内部压强影响,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气泡受到的压力越大,气泡越小,内部和表面,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99,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3. 如图2-2-67甲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要求烧杯中装有质量_、初温_的两种液体A和B,采用的是_的实验方法. (2)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_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相同,相同,控制变量,浸没,(3)用_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还可以采用加热相同时间,比较两种液体的_,温度低的吸热能力_. (4)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_. (5)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杯壁和_. (6)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2-2-67乙所示,为_s.,停表,温度,强,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杯底,80,(7)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_(填“大”或“小”). (8)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她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液体A和液体B,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2-2-68所示.,大,观察到的现象是_(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填“甲瓶”或“乙瓶”)加热的时间长. 此实验表明_比_的比热容小些.,甲,乙瓶,液体A,液体B,考点6 力学探究实验 一、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猜想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猜想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猜想3:接触面积的大小; 猜想4: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快慢有关.,接下来小伟通过图2-2-70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2,他应该选择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滑动摩擦力越大.,匀速(匀速直线),二力平衡,甲和丙,接触面越粗糙,(3)小伟要探究猜想3,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 可以采用_的方法来验证猜想3. (4)小伟要探究猜想4,他按照甲图分别以不同的速度_拉动物体,观察拉力大小.若_说明摩擦力与速度有关,反之则无关.,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将切下的木块叠放在被拉木块上面,匀速,拉力大小不同,(5)在实验过程中小伟发现很难 控制匀速拉动物体,于是采用图2- 2-71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在小 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 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所需测量仪器是_; 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 小伟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 _.,沙和桶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方便得出钩码重力,但无法连续改变拉力大小(难以调整平衡),(6)实验后聪明的小伟认为测量 摩擦力可以不用二力平衡解决, 于是采用了如图2-2-72所示的实 验方法,发现效果更好.小伟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下面的木板. (7)除了上面实验中提到的滑动摩擦力外,还有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利用如图2-2-73_(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拉动物体运动,是因为_摩擦力小于_摩擦力.,不一定,乙,滚动,滑动,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2-2-75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1)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图_(填“甲”或“乙”),其大小为_重力与砝码重力之和. (2)小明是根据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方法叫做_.,乙,小桌,海绵凹陷程度,转换法,(3)通过观察图_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通过观察图_后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5)后面小明又做了图丁所示的实验,通过对图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 (6)通过实验可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改变_、_来实现. (7)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用物理量_来反映.,乙、丙,甲、乙,受力面的材料不同,受力面积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压强,(8)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四幅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C,(9)小明可否用图2-2-76所示的两幅图 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 系?为什么? _. (10)实验中选用海绵垫而不选用木板的原因是_.,不可以.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一样,海绵垫形变明显,实验结果易于观察,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 小宇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2-2-78甲所示,杠杆的支点为_. (2)如图2-2-78甲所示,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_. 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2-2-78乙所示位置,应进行的操作是_. (3)杠杆平衡状态是指_. (4)实验中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O点,调节杠杆平衡,把平衡螺母向右调,杠杆处于静止或者匀速转动状态,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5)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N.,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6)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P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2-2-78丙所示,为使杠杆平衡,请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两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在右边2位置处挂3个钩码,在右边3位置处挂2个钩码,7)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 (8)小宇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