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医院副院长竞选演讲稿+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150350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4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篇医院副院长竞选演讲稿+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两篇医院副院长竞选演讲稿+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两篇医院副院长竞选演讲稿+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篇医院副院长竞选演讲稿+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1、食物到哪里去了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以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食物在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能较有条理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3、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难点:会设计唾液消化淀粉的对比实验。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 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温度计、烧杯等。2、 搜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及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发现暗箱学生交流自己一日三餐的情况。我们每天都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食物在人体里是怎样旅行的。(板书课题)二、依据事实 猜测暗箱 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变化的呢?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我们先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及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提示:可参考课本第二页左下角的图,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小组合作进行整合。(师适当的评价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最准确)师:很好,同学们说得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师出示人体消化器官图,规范学生的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引出问题:肝、胰是不是消化器官?(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我们知道了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路线了,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食物是不是还是原样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食物在人体里经过了哪些变化呢?(亲身体验:)请同学们将自身带来的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嚼,体验味道有什么变化?(有甜味)猜想假设:为什么会有甜味。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可能是唾液消化了食物)三、模拟验证 揭示暗箱(1)制定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方案一:1、分别向两只试管倒入少量淀粉液,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2、把两只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3、过一会儿,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入二至三滴的碘酒,观察现象。(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要注意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填好记录表。(2)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学生汇报实验成果,师投影实验记录单。小结:加入唾液的淀粉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4)揭示暗箱播放课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视频。(没条件的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三页资料卡)。结合课本食物消化卡通图,让学生说说食物的消化过程。小结: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初步消化,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在胃内由胃液分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四、总结应用 升华暗箱我们平时应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学生参考课本第四页图片分组讨论交流)小结: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板书设计: 1、食物到哪里去了 消化器官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消化腺:肝胆胰五下科学 2、我们的呼吸编委 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猜想、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了解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要求。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是否相同。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 石灰水、水槽、水、集气瓶、橡胶管、玻璃片、火柴、棉布、大烧杯。2、 搜集有关呼吸器官的图片、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发现暗箱游戏体验:学生做“吸气憋气”的游戏。学生交流人不呼吸有什么感受。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关于呼吸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二、依据事实 猜测暗箱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 。学生汇报。刚才我们认识了我们的呼吸器官,气体是怎样经过这些呼吸器官进入我们的身体,又怎样被呼出体外的呢?呼吸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课件演示呼吸过程或师讲解该过程)猜想: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三、模拟验证 揭示暗箱1、制定方案介绍实验仪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定实验的方案。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方案。在这里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师做示范实验(请一名同学帮忙)边做边讲解。老师这儿有点小提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2、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气体收集好了,如何来检验呢?(1)大家请看,这是一根火柴棒,(演示火柴在空气中燃烧)现在我把它点燃。通过以往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火柴能在空气中燃烧,是由于空气中存在着支持燃烧的氧气,而其它气体不支持燃烧。现在火柴能在空气中燃烧,就已经说明空气中是有氧气的。(2)我们刚才猜想,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的。如何来验证这瓶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呢?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去试试,行吗?师生共同提出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分组合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汇报实验结果。为什么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吸入的气体中会继续燃烧,而放入呼出的气体会很快熄灭呢?学生汇报,师小结。5、那这种能让火柴熄灭的气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是不是像我们认为的就是二氧化碳呢?想继续来研究吗?想研究,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来领取材料。(1)师说明实验步骤。(2)学生操作。(3)汇报实验现象,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实验单)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杯内的水变浑浊。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汇报。其实杯子里老师装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澄清的石灰水,而二氧化碳有这样一个特性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多媒体出示)。这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什么气体? 4、揭示暗箱总结: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吸入的气体中含有氧气,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就是呼吸。(大屏幕出示)四、总结运用 升华暗箱1、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学生汇报。师展示收集的图片。(出示正常人的肺和吸烟者的肺)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汇报吸烟的危害。 板书设计: 2、我们的呼吸呼吸器官 :呼吸道: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交换场所:肺口腔不是呼吸器官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五下科学 3、心脏和血管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心脏和血管是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2、技能目标:能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功能。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心脏模型图、长胶管、钟表、漏斗等。2、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师生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师: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或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脉搏的次数。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学生汇报结果:每分钟大约65次、70次、75次小结: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是一样的,每分钟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汇报测量结果。(将三次结果填入第八页表)观察该表,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阅读资料卡)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认识心脏。分组观察心脏模型。(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分为几个腔?)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倒置的梨,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2)、了解心脏跳动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展示心脏的跳动,看看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与心跳有什么关系。(没有课件的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第九页的资料卡再师生总结)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小结: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是我们感到的心跳一次。(3)、认识血管。谈话:刚才我们说有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那么血管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血管。人的血液是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的。我们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满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吗?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血管。观察人体血管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人体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时渗透血液循环的知识)提问:人的血管有几种呢?师生小结:人的血管有三种。(解释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及其作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意义。阅读课本第九页第三段。师生小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小肠时携带上养料,经过肺时携带上氧气,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就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结束了。三、自由活动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活动一:1、师出示资料:据统计,2004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万人,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冠心病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这一数字也在呈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100万。相关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间,中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同期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2、学生讨论怎样预防这类疾病,保护心脏和血管。3、师生小结: 要保护好心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千万不能吸烟饮酒。活动二、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1、师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2、学生分组制作,师巡视指导。3、同学们快用你们的成果来测量一下自己的心跳吧!四、拓展活动办一期保护心脏、血管的手抄报(或让学生课下调查亲朋好友有患心血管病的吗?有什么后果?)板书设计: 3、心脏和血管心脏:梨形,分四个腔 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五下科学 4、脑与神经编委 审稿使用人 使用时间教材简析:脑与神经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之后,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本课通过尺子击打人体的游戏,让学生了解脑与神经在人体反应中的作用。认识保护脑与神经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保健教育。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科学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愿意交流与合作的习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重、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搜集有关脑 和神经的各种资料,图片,白毛巾等2、尺子、木棍、硬币、铅笔、脑神经示意图,与聋哑人进行交流的资料性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活动一:指器管。2、同桌之间玩抓尺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快。思考:人的反应是靠什么来完成的?(出示课件方法: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持平,准备捏住尺子,记录尺子掉下来时捏住的测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自己的反应速度)3、学生活动、交流感受。理解感悟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管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板书课题:4、脑与神经)我们人体的部分活动是受谁的指挥呢?二、实施探究 解决问题1、认识脑与神经出示人的神经系统组成的课件或挂图。让学生思考: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部分组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2、谈话: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进行工作的?结合抓尺子的游戏 进行分析。学生交流分析。小结:眼睛看到尺子,把信息报告给脑,脑经过思考,向手臂发出命令,捏住尺子。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3、游戏:“打手游戏”学生玩打手的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学生玩后交流,在这个活动中,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协调工作的?学生交流。4、了解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写个字或听写汉字,学生分析在这两个活动中,有哪些神经中枢参与了活动。5、当我们的某一器管失去功能时,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学生进行活动,谈感受。(用毛巾捂住眼睛,做事情。)课件出示聋哑人生活资料,体会他们的生活的不便。小结: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所能及的帮助残疾人。三、拓展应用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么?1.学生交流。2.师小结四、课后践行。搜集资料,我们怎样做到科学用脑?板书设计: 4、脑和神经 脑:“司令部“ 神经:“电话线”五下科学 5、凸透镜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及凸透镜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并作好记录。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的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知识改善生活。3、知识目标:知道凸透镜的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会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教具学具的准备:1、 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瓶子、激光灯等。2、 搜集各式各样的凸透镜(或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出示各式各样的凸透镜(或图片),让学生交流对放大镜的认识,说一说放大镜与普通的镜片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小结:放大镜是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活动一、玩一玩放大镜 1、观察桌面上的放大镜,说一说有什么发现?2、师: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放大镜和老花眼镜都是凸透镜。(板书课题)3、提出问题:你还在哪里见过凸透镜呢?(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里、放映机里、有的铅笔头上也有等)活动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什么作用?演示凸透镜改变红外线的传播路线。(光的折射)接下来我们认识凸透镜的三种作用,都与折射有关。1、认识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1)组织学生拿着凸透镜、火柴和直尺到室外阳光强的地方玩凸透镜。(一部分学生用凸透镜自由玩,一部分学生不用凸透镜,直接将火柴放到阳光下晒,然后再交换做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如凸透镜面要和阳光垂直,调节镜面到火柴头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手拿放大镜不要晃动等。也可让学生边玩边研究怎样玩才能达到以上几个要求。(2)、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学生一般会回答:火柴头被点燃了。蚂蚁、小虫被晒死了。纸被烧冒烟了,纸被烧出一个小洞。)(3)师生小结: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成一个亮点,在这个点上集中了太阳的光和热,温度很高,所以能使火柴燃烧。因为老花眼镜也是凸透镜,因此不能用它去看太阳或其他强光源,以防烧伤眼睛。(师板书聚光)2、探究凸透镜的放大作用。(1)、师提出问题:有的同学的铅笔上端也有一个凸透镜,谁知道这有什么用处吗?(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3)、总结:凸透镜 有放大的作用。(师板书放大)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作用。(1)、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凸透镜有聚光和放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的器材进行探究吧!(2)学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现象。(4)总结: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师板书成像)4、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师:刚才的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大有小,引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请各小组继续研究。(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供给学生下面表格,让学生边实验边填写。附表格:凸透镜的位置像的特点填倒或正填大或小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3)汇报交流5、小结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是缩小得像;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是放大的像。(三)自由活动:做个凸透镜用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做一个简单的凸透镜 。(师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做不同形式的凸透镜)(四)拓展活动师展示有关凸透镜的图片、视频、实物等,组织学生搜集其他透镜的知识。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 5、凸透镜凸透镜的作用:聚光、放大、成像五下科学 6、照相机和眼睛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照相机,对照相机有极深厚的兴趣。眼睛是人体的重要的器官,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本课让学生在认识了凸透镜的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认识照相机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究眼睛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1、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照相机、眼睛的结构;2、 2、愿意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用科学的乐趣;3、 3、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认识眼睛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难点: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原理。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相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发现暗箱。1、出示谜语:小小一间漆黑房,平时紧闭小铁窗,只要窗户打开来,平时东西朝里装。学生猜出谜底:照相机2、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很聪明,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下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并提出你想研究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多媒体出示照相机剖面图,认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照相机是由镜头、胶片、光圈组成的。你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吗?照相机是怎么样工作的呢?二、依据事实 猜测暗箱1、猜想假设学生自由发言进行猜想。2、制定方案根据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照相机”。3、实施探究 (两个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的两端,一张透明的纸,一面凸透镜;将凸透镜装在一个纸盒的一端,将纸屏粘贴在另一纸盒的一端;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自由地前后推动。)利用制作的“照相机”体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4、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小组内制作的照相机,并讲述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其他小组进行补充。)5、揭示暗箱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制成的。三、总结应用 升华暗箱(认识眼睛,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1、谈话: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架精美的照相机,你知道是什么吗?(眼睛)谁能说一说眼睛的基本构造?学生交流讨论,根据搜集的资料说一下对眼睛的认识。老师出示眼睛的结构图或眼睛的模型。小结:眼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2、请推理眼睛的各部分构造,对应照相机的哪个部分?小组内观察眼睛模型并与照相机的构造进行比较。小结:晶状体-镜头 视网膜-胶片 瞳 孔-光圈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小组交流讨论小结: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四、课后践行提出探究活动的指向,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板书设计: 6、照相机和眼睛 照相机:光圈、镜头、胶片。 眼 睛: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五下科学 7、保护眼睛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病,重视眼睛的保护,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学会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及提高对信息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取有关保护眼睛的信息,能利用统计等方法分析信息资料,提出保护眼睛的合理建议。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和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近视的形成原因,知道常见的保护眼睛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形成的原因。难点:如何保护眼睛。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教具学具的准备:1、学生近视统计信息表,自己的视力数据。2、蜡烛、凸透镜、纸屏,视力测试表、视频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做游戏:蒙上眼睛在教室里走。学生交流感受。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板书课题)(二)科学探究活动一、眼睛常患哪些疾病?1、提出问题:你知道眼睛常患的疾病有哪些吗?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沙眼、近视、老花眼、白内障、红眼病等)3、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谁知道这些疾病是怎样得的吗?4、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自己的调查记录。(师引导学生从发病人群、发病季节、传染性等角度讨论)师也可以制作一份调查记录表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附表格:眼病名称多发人群多发季节(有的填)近视红眼病白内障老花眼5、师总结: 活动二、探究近视的形成原因。1、提出问题:既然近视有这么多的不便,那么近视是怎样造成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2、学生分组讨论猜测近视的形成原因。3、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可参考课本第18页模拟实验图)4、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5、汇报交流探究结果。6、自学19页文字资料。7、教师利用课件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造成近视的关键是晶状体了发生了病变。(可试着让学生画简图说明)(三)自由活动1、我们知道近视的原因了,那么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呢?2、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讨论交流。(师指导学生参考19页图片)3、小结:眼睛是我们的“侦察兵”,眼睛不好,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学习也受影响。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三注意”: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两不看”:光线太暗不看书。躺卧走不看书。4、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的?(教育学生要注意眼睛清洁和防止意外的伤害。如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不能用手揉眼睛等)(四)拓展活动1、调查研究: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地好?板书设计: 7、保护眼睛 预防近视 注意眼睛卫生 防止意外发生:五下科学 8、潜望镜的秘密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与分析、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潜望镜的原理与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平面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愿意合作交流;2、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难点:会制作简易潜望镜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镜子或镜片、小刀。课前制作好的潜望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暗箱1、谈话: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隔桌找物”的游戏。(出示课件):蹲在桌下,想办法看桌子上面的东西,在游戏的过程中谁都不能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2、我军收到信息,在大海深处,发现有一艘可疑轮船。信息来自海底。你相信吗?学生交流(板书课题)8、潜望镜的秘密二、依据事实 猜测暗箱 1、潜望镜有什么作用?(播放生活中潜望镜应用的视频)学生交流。2、潜望镜的秘密。1、提出问题:谈话:蹲在桌下看不到桌上的物体,用潜望镜就能看到。潜望镜里面有什么秘密?它的里面有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2、学生交流:学生结合资料进行猜想,并画出想像中的潜望镜内部结构图。三、模拟验证 揭示暗箱1、制定方案谈话:同学们对潜望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猜想,但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仅仅靠猜想可不行。潜望镜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玩玩潜望镜。(出示课件)(1)小组同学先玩一玩,蹲在桌下看桌上的东西,做一做“隔桌找物”的游戏;(2)然后打开看里面的结构,并与我们刚才的猜想比较一下;(3)试着改变镜子的角度,看一看还能看到高处的物体吗?2、实施探究:学生分组观察研究,教师提醒学生随时做好记录。3、展示交流:学生交流实验收获。4、揭示暗箱课件播放潜望镜的内部构造视频或图片。小结:潜望镜里面-四 、总结运用 升华暗箱1谈话:了解潜望镜的秘密后,你想不想亲身制作一个潜望镜?学生在纸上自己设计的潜望镜;展示自己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潜望镜。做一个潜望镜。(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镜子或镜片、小刀。)在小组,内完成。)2、学生活动。五、拓展活动;设计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板书设计: 8、潜望镜镜片:反射光线五下科学 9、神奇的“眼睛”编委 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主要探究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人眼观察物体的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了解这些仪器的名称、功能,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增强科学素养,理解科学为生活服务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提出进行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关心新科技、新发明。3、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途。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教具学具的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纸筒、放大镜、显微镜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师创设情景:同学们在晴朗的晚上看到浩瀚的天空,你有什么想法吗?看到杯子里澄清的矿泉水,你又有什么想法呀?2、学生发言。3、师引导: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看到事物的全部,对于非常微小的东西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为此人们发明了许多神奇的“眼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神奇的“眼睛”。二、实施探究 解决问题活动一、认识显微镜1、提出问题:怎样解决肉眼观察不足的缺憾呢?(1)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2)讨论、交流各自的猜想。(3)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4)师生总结:人们为了更好的观察事物,发明了各种仪器,借助这些仪器,人们就能看到用肉眼看不到的事物。2、认识显微镜(1)师:同学们见过显微镜吗?出示显微镜。(2)学生观察桌面的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有的学生可能说的不完整、不准确,师及时给予补充)(4)总结:显微镜主要的结构有: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等。(师可依实物讲解,也可出示显微镜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师边讲解边板书)3、分组观察(1)师:同学们想不想用显微镜观察事物呀?在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热烈的讨论、交流。(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4)师生总结显微镜的用法:(根据四年级学习过的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显微镜的使用知识。)(5)分组观察一滴水里有什么。(师巡视、指导。而对于没有足够显微镜的学校,分组实验可改为演示实验。让小组代表上台观察后回位交流)(6)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啊?(7)小组长汇报发现结果。(8)师生总结:借助显微镜,人们可以看到很小的生物,细菌、细胞等。我们平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另外,还有能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活动二、各式各样的“眼睛”1、师提出问题:除了显微镜,你还知道哪些帮助人们观察事物的仪器呀?2、学生讨论交流。3、师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眼睛”。4、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及资料卡,进一步了解先进的仪器,并对它们的用途大体说明一下。5、看了这些先进的“眼睛”你有什么感想,小组交流一下吧!三、自由活动:做一个望远镜。1、师提出活动指向:用小组内的材料做一个简易的望远镜。2、小组内讨论交流制做方法。3、师生统一认识,师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制做的简易的望远镜。(师指导)四、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的发明、发展史。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一些观察活动。板书设计: 第9课神奇的“眼睛”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调焦螺旋五下科学 10、种子发发芽了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种子发芽了。本课结合学生对植物生长认识的生活经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本课选取常见的植物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重在设计探究实验,研究种子在发芽时必需的条件。 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探究实验,研究植物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2、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种子的构造,能画出或描述出种子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知道种子的构造,了解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镊子、放大镜、小刀、瓷盘、纱布等材料2、在水中浸泡过的大豆、玉米、花生的种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春天里种子发芽的视频引出问题:春天来了,种子落在土壤中开始发芽。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种子发芽了(板书课题)我们来探究“种子发芽”这个现象,你想研究关于这个问题的哪些内容?学生交流。如:种子为什么发芽?种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芽?种子里面有什么?二、实施探究 解决问题1、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谈话:种子为什么会发芽?它有哪些结构特点?你打算怎样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交流研究方法。如: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等。同学们不但要研究,还要记录下你的研究成果。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记录。画一画或者写下来。学生分组观察在水中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师出示课件蚕豆种子结构。小结:蚕豆种子有种皮 、胚根、胚芽、子叶四部分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2、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1) (1)提出问题:谈话:一粒健康的种子能不能发芽长成一株植物,还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你认为种子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芽?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小组内大胆猜想。(2) (2)猜想假设:学生交流自己猜想。如:与水、空气、阳光等有关。(3) (3)制定方案谈话:如何证明我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面上的材料,设计制定实验方案,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方案:种子发芽记录表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我的记录: 1号种子2号种子第一天第二天我的发现: (4) (4)实施探究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课下实验观察(5) (5)展示交流(6)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7)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等。用同样的方法三、课后践行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种植的基本方法。板书设计: 10、种子发芽了 结构:胚根、胚芽、子叶、种皮 条件:温度、水分、空气五下科学 11、种辣椒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让学生利用对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成果,实地种植一种植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掌握栽培植物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有关的资料;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参加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3、知识目标:通过栽培辣椒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学习植物种植的方法,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种植辣椒的方法和长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教具学具的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辣椒的种植方法。预习浸泡辣椒种子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浸泡种子。2、师准备:小铁铲、喷壶、花盆、土壤、辣椒种子(浸泡过的)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谁能说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2、同学们平常都吃过辣椒吧,你们知道辣椒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吗?你种过辣椒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种辣椒。(板书课题)二、共同探究活动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材料。1、师:同学们,课前布置你们搜集辣椒种植的方法,相信同学们都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现在就在各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带来的资料吧! 2、汇报交流。3、师生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主要都体现在下面几点:选择种子选择土壤要有适宜的温度育种或直接播种湿度播种的深度播种的密度等。那么不同品种的辣椒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老师准备的是尖椒,你们准备的是什么品种呀?4、小组汇报所带品种。5、小组根据所带辣椒品种,完成表格内容。(师分发表格,巡视指导)附表格:辣椒品种主要特征根的样子植株高度花的样子对环境的要求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活动二:一起种辣椒。1、提出问题。大家都对辣椒的种植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想不想亲自种下几棵辣椒啊?同学们所带的辣椒种子结出的辣椒是不是像你们表格描绘的一样呢?你准备怎么去证明呢?2、制定种植方案。(师给予必要的指导)3、实施方案。(小组分工合作种植辣椒,没有种子的小组去讲台领。师巡视指导)4、问题反馈。谁来说说在种植过程在发现了什么问题?5、师生总结: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一一破解,各小组都种植的不错。同学们想一想,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是怎样的?你想知道哪些知识?6、学生讨论交流。(可能的问题:辣椒开花是什么样的?一棵辣椒能结多少辣椒?辣椒多长时间能结果等等)师:看来同学们对知识的求知欲很强,这上点值得表扬。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辣椒成长的过程呢?2、小组讨论交流。(拍照、画图、制定表格做记录等)三、自由活动讨论交流如何科学管理辣椒。四、拓展活动请同学们持续观察你们种植的辣椒,待辣椒成熟后,再交流我们的收获吧! 板书设计: 11、种辣椒种辣椒的基本方法:选种、选土、播种、施肥、浇水五下科学 12、植物的花编委 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本课通过开展系列探究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研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构造,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花,制作花的标本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设计实验方案;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3.知识目标:知道花的构造;了解花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解剖、观察花,使学生知道花的构造。难点:解剖花的过程。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各种花花、镊子、放大镜、刀片、白纸 、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花的图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想知道关于花的什么问题?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 我们要想研究这些问题,先要从花的构造入手进行研究。(板书课题:植物的花。) 二、 自主观察活动一:花的构造一样吗?(1)提出问题,引导猜测: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植物的花,各种植物的花一样吗?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的经验进行猜想假设?谈话:怎样证明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实验是最科学的方法,那你打算怎么样做?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你的实验方案。活动一:花的构造一样吗?师:刚才同学们都已经把自己喜欢的花带来了,你现在想怎么研究它们呢? 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实验设计。(出示课件:实验步骤)师:下面我们就以迎春花为例进行研究。开始实验之前,老师还要补充几点(出示课件): 1、解剖要求:解剖时要按由外到里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类摆好、摆齐。并且填好表格。 2、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 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 3、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冠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小组动手解剖。(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解剖活动中,适时进行指导。)汇报成果。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师生总结。(2)制定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实验方案,汇报实验方案: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师:大家的方案制定的很好,再动手之前老师要强调几点:(课件出示)1、认真观察,想一想各部分叫什么名字,数一数每朵花有多少片花瓣(有什么作用)?2、填好实验记录表。(3)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附:实验记录单花 名有哪几部分各部分数量三、交流总结活动二: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师:谁愿意将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师生总结(出示白菜花的构造图)。四、应用创新师: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 生可能会说:按颜色分,按花瓣的数量分,按雄蕊的数量分等。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最科学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出示课件) 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叫做“不完全花”。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出示课件)(3)很高兴同学们掌握了花的构造,并能轻松就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花。下面听一首歌曲茉莉花放松一下。(播放音乐)音乐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想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鲜花呢? (三)回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12植物的花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不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五下科学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编委 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分析:本课从学生十分熟悉的果实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逐步认识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果实有哪些共同特征,能够分辨出果实和非果实,丰富学生有关果实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设计实验方案;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果实结构的实验。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3、知识目标: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知道花的作用,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果实的特征和形成过程。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学生准备:几种果实,有关传粉的资料。教师准备:木板、水果刀、四个果盘、部分果实,图片、多媒体课件(蜜蜂传粉、花受精的视频资料)音频歌曲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暗箱:同学们,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秋天,会硕果累累。春华才能秋实。下面请欣赏几幅花和果实的图片,大屏幕配着音乐出示。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课题: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1、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1) 每个小组都有果实的实物,先在小组内交流果实的外部特征。(2)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同大家分享?学生汇报:有皮、有果柄、能吃、颜色鲜艳等。这些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吗?不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