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寓言二则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重点难点1.理解寓言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学习的感受。3.通过学习,理解寓言的含意。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掩 耳 盗 铃 交代了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只要就”说出了偷铃铛必然会被发现,而“知道”又说明偷铃人对事情的发展十分清楚,明知不能做,却还要做,可见他十分愚蠢。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段导读:有个人想偷别人大门上的铃铛。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 作者用“只要就”这个句式是想告诉人们什么?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 掩住自己的耳朵,别人照样听得到,这样做只能是自己骗自己。可见这个偷铃人真是愚蠢。说明了这个人的滑稽可笑。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从他的想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掩”“伸”等动作说明什么?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你由这个结局想到了什么?段导读:偷铃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偷铃,被人发觉了。滥 竽 充 数 竽(y):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两个“喜欢”说明了齐宣王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点,正好为南郭先生提供了“充数”的机会。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有个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 为下文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吹竽作了铺垫。 南郭:本义是南城,郭就是外城。我国古代有以居住地为姓的,所以“南郭”也是一个姓。“其实”一词点明了真相,与“高待遇”对照,使文章更有讽刺意义。“鼓”“捂”等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丑态。能让他这样混下去,可见齐宣王的昏庸,可见其他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作用?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齐宣王喜欢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使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吹竽,还得到了高待遇。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 挨,在这里读i。用“也但是”的句式说明齐湣王的特点;“一个挨一个”写出了南郭先生要溜走的原因。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却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这个结果让你想到了什么?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齐湣王喜欢让大家一个挨一个地给他吹竽,南郭先生溜走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使用关联词“只要就”。3.理解寓言故事,懂得不要自欺欺人的道理。铃铛、课件。一导语1.谈话回忆: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2.什么叫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二揭示课文题目,初读课文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板书:掩耳盗铃2.解释题目。“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掩住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3.质疑问难。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呢?结果怎样?4.导读提示。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画出自然段。5.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铃铛:“铛”字在词语中读轻声。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一个人想偷铃铛。)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话有几句。自读感悟。(共有四句话)2.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议读交流。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幻灯片。(1)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2)他知道,那个铃铛用手一碰,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讨论: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只要就”在这里表示什么关系?(条件关系)(3)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因为他用手碰了,这是条件。)用手碰铃铛会发生什么现象?(铃铛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4)“碰”和“响”之间是什么关系?(5)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被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5.指名读第二句。出示幻灯片:(1)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2)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了。读句子,理解“掩住”,做动作,理解句子:掩住谁的耳朵?谁听不见响声?默读,画词,区分“偷”与“拿”,“偷”与“盗”。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段话。表演动作。用动作概括出题目。6.从头脑里想到付诸行动,结果怎样呢?(1)读第四句,说出意思,体会“碰”与“发觉”的关系。(2)体会心情。(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7.大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偷铃铛的人前后感情的变化。8.出示幻灯片。“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1)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2)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是被人发觉了?(因为别人听得到声音。)(3)他偷铃铛之前,知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来的?(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4)明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欺骗的是自己。)9.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如果你是过路人,看见他想伸手偷铃铛,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师生合作扮演)五总结全文1.举一些事例说说实际生活中类似掩耳盗铃的例子。2.回到家,给家长讲这个故事。掩 耳 盗 铃1.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而是应该以演为主线,把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基于教材而又再生教材,即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象。“演”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对课本进行再创造。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理解课文,并积极组织排练。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所蕴涵的深刻寓意;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非凡的想象力2.学习寓言不能过早揭示寓意,要注意先引导学生从自读入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去理解课文。之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迁移、拓展去体会道理。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文中的关键句子:“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让学生反复读,观察插图,然后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可他为什么还要去盗铃,他是怎么想的?通过读读议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掩耳盗铃”的人的思想方法是错误的,从而理解体会深刻的寓意。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1)如果把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吗?(要是、假如)(2)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发现)2.比一比,再组词。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不但而且如果就(1)(如果)你答应别人要帮忙,(就)应该尽力去帮他。(2)(因为)他热情为同学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3)小明(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十分关心同学。(4)一个人有了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寓意使学生受到教育,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事求是。彩图。一复习检查1.回忆掩耳盗铃,指名朗读。2.说寓意。二导入课文题目,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文题目:滥竽充数。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则寓言。(战国时候,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地溜走。)三精读课文,感知寓意,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1.按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要有感情、带表情地朗读。2.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标记在书上。(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混到乐队里?(2)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怎样吹竽?在书上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闭眼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3)猜猜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是怎样想的。四重点研读关键问题1.指名读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吹竽的句子,找不同的同学表演一下。(一个同学扮演南郭先生,另一个同学读旁白,解说当时的心理活动。)2.讨论评价:南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样的人有什么下场?学生甲:他是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人。学生乙:他是一个靠蒙混别人过日子的人。3.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五课外拓展,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南郭先生刚要逃走,遇到吹竽的同行,两个人会说些什么?小组讨论,表演。1.南郭先生是怎样在乐队里混的?为什么能混过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发现呢?后来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呢?整篇课文的学习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根据学习要求,应该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文,并在有收获的基础上到小组中交流;然后抓住由这三个问题引出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课文。如每逢吹竽“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南郭先生那不会装会的丑态,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脑海里浮现出的南郭先生描述出来。这样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形象画面,课堂效果会很好。理解“讲排场”一词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排场”在这里是指三百人吹竽的大场面。理解“滥”字时,可用选择字义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同形式的理解词语的方法都是学生应具有的学习能力。此外,注意训练学生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叙述和回答问题,不要复述课文,体现了教学的文本性和工具性,也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学完这篇文章,学生们对南郭先生这种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行为深感厌恶。当南郭先生逃离后,他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他的命运又会是如何呢?可以请学生以“南郭先生下岗后”为题,写一篇短文。这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对全文的一个延续,也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所说或所写的素材非常广泛,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激发其创作欲望。1.照样子,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例:工江(长江)于宇(宇宙)空控(控制)寺侍(侍卫)自息(休息)斤析(分析)欠吹(吹风)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泉水一点一点地滴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对泉水说:“你这软弱的东西,别来碰我!”泉水说:“我软弱吗?我还想在你身上打出一个洞来呢!”石头笑着说:“你有这么大的本领,那就来打吧!”泉水说:“好,你看着吧!”它一点一点地滴,滴了一年又一年,过了几十年,真的把石头打出一个洞。(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由这则故事得来的成语是水滴石穿。(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滴)水一(块)石头一(个)洞(答案不唯一)(4)照样子,写词语。一点一滴一朝一夕一张一弛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答案不唯一)(5)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软弱(懦弱)本领(本事)真的(果然)(6)你喜欢故事中的谁?谈谈理由。喜欢泉水。因为它有持之以恒的精神。(7)在你喜欢的词语下面画“”。1.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多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影射一种教训或寓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他比较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等。2.有关滥竽充数的读后感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先生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为个人、为家庭、为事业而出人头地;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必有超人的人际关系;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人的胆识,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齐宣王:不知道他是如何挑选皇家吹竽乐队的成员的,该制度导致了让一点儿不会自己专业的人都可以在从事专业工作,不是他无能就是其周围的管理乐队的人有问题,可以推论行贿、受贿古已有之;自己不懂音乐还装风雅,连一个不会吹竽的人都看不出,难道不是滥竽充数吗?凭空养三百吹竽的人,以满足个人的喜好,浪费纳税人的钱,古已有之。齐湣王:子承父业,连喜好都继承了,但带来了改革,一代天子一代臣。看样子他是懂点儿吹竽的,一个一个地听或欣赏,这才不会有滥竽充数的故事。一个一个地听,淘汰了南郭先生,下一个淘汰的是谁呢?肯定是那些比较差的人。三百吹竽人人人自危,汗不敢出,个个紧张,汗流如注。然而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为满足个人的喜好,浪费纳税人的钱。更有甚者,一个一个地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历史就是如此!好一个滥竽治国!三百吹竽的人: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吗?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是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大,朝不保夕。
展开阅读全文